張明鳳
摘 要:識字教學是小學低年級教學任務的主要內容之一,是基礎,是工具,但讓具體形象思維為主的低年級學生“愛學、樂學”這些抽象化了的漢字,是有一定難度的,所以教師應根據學生生理、心理、思維特點,采用多種教學方法有意識地激發他們的識字興趣,拓寬識字途徑,培養識字能力。
關鍵詞:識字教學;識字方法;教學;記牢;運用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小學一至二年級的學生認識常用漢字1600個左右,識字教學作為小學低年級教學任務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學生今后學習的基礎,是工具性的東西,同時也是學生從口頭語言表達轉向書面語言表達的橋梁、紐帶。然而當還在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的低年級學生,一打開課本,那么多的抽象化的漢字蹦著跳著擁擠到他們的眼前的時候,我想,即使是再聰明的學生都會有點手足無措的感覺吧。
“人生識字聰明始”,如何開好學生的這個“始”?我在教學工作中總結了以下三點:
一、如何教學這個字
學生有了學習的興趣,才會有學習的動力,有了學習的動力,才會有學習的效率。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紐斯曾說過:“興趣是創造一個歡樂而光明的教學環境的主要途徑之一。”可見,我們低年級的識字教學也不例外,興趣在其中充當著重中之重的角色。如一位老師在執教北師大版語文第二冊《小山村》一課時,就沒有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師:圖上畫的是什么?生:房子。師:房是一個半包圍結構的字,它由兩部分組成,外面是戶,里面是方。記住這個字了嗎?生:記住了。師:那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學生讀漢字。師:你能記住它嗎?學生和老師一起數筆順。師生又用同樣的方法學習了“家、清、曲”等字。一節課下來,學生無精打采,學習效果就不言而喻了。那么在識字教學中都有哪些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我在平常的教學過程一般都采用以下幾種方式教學生字。
1.利用實物、簡筆畫輔助識字
圖畫、實物形象直觀,易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教學識字的過程中凡是能用實物、簡筆畫、直觀教具展示的生字,我都盡量用此種方法,激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如在學習《字與畫》一課時,一目了然的簡筆畫,學生很快就學會了“日、月、水、火”等字。
2.利用多媒體課件輔助識字
多媒體可以把一些抽象的字,形象直觀地展現在學生面前,
如在教學“眼、根、跟、很”,我就利用多媒體將這些字的偏旁進行交換組合,強化了學生對字形、字義的認識。
3.通過猜謎語識字
字謎激發了學生的思維,引發了他們豐富的聯想,如“大雨推倒一座山——雪”“大口吃小口——回”“一山又一山——出”等等。
4.編順口溜輔助識字
順口溜,幽默風趣,朗朗上口,易學好記,學生印象深刻,既體現了語文學科的趣味性,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如“渴了要喝水,喝水要用嘴”“有水清,有目睛,太陽出來天就晴,有心情誼濃,來米就精神”等等。
當然學習生字的方法還有很多很多,“加一加,減一減”“互動游戲”“編故事識字”等等,但“萬變不離其宗”只要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從而達到“想學、愛學、要學”,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二、如何記牢這個字
德國心理學家艾濱浩斯的遺忘曲線告訴我們,遺忘的進程是先快后慢的,所以及時組織學生復習鞏固就顯得尤為重要了。怎樣記牢這個字呢?我是這樣做的:
1.利用游戲復習
“打牌游戲”:學生制作生字卡片,同桌互相讀手中的牌,讀對了,贏走一張,誰先贏光對方的牌誰勝利。
“摘果子游戲”:教師制作多媒體課件,出示掛滿果子的大樹,學生開火車讀生字,每讀對一個,果子落下,表示已被摘下。
……
2.創建“生字會”,讓學生在互讀互學中鞏固
開學始,就準備一個本子,專門收集自己認識的字,可以是課文中,也可以是自己在課外閱讀中積累,定時開展生字交流會,學生在交流中鞏固學習。
三、如何運用這個字
漢字是一種非常有趣的文字,它和我國的傳統文化是緊緊聯系在一起的,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表形表音表義,學生只有在學習過程中了解了這個字的意思,就不會用錯,如“河上( )著一條小船,天上( )著朵朵白云”“有水用漂,有風用飄”,學生只要想起我們學習生字時的順口溜,就不容易填錯了。說到這個“用”,其實它和“教、學”是密不可分的,有“前因”才會有“后果”,“教、學”扎實了,“鞏固”“運用”就顯得輕而易舉了。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識字教學要注意兒童特點,將學生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引導他們利用各種機會主動識字,力求識用結合。”只要我們正確把握識字的教學規律,拓寬識字教學渠道,優化識字教學方法,激活學生識字興趣,讓識字教學充滿情趣,還識字教學以精彩,學生豈會有“厭學、苦學”之道理?
(作者單位 福建省泉州臺商投資區百崎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