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君
摘 要:日記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具有自身獨有的特點。日記是學生的隨筆記錄,生活、學習情況都可以記。日記課堂教學能夠讓生性好動的小學生動起來,聯(lián)系生活實際,變“要我寫”為“我要寫”,用“我手寫我心”扎扎實實地打好日記基礎。
關(guān)鍵詞:小學低年級;日記教學;寫作能力
日記應當是每天的記錄,把自己一天生活中比較有意義的事情記錄下來。日記教學有助于激發(fā)兒童的學習動機,提高兒童的學習興趣。而“動”就是培養(yǎng)低年級學生把學習活化為口語交際,把自己想說的話以日記的形式寫下來。下面就談談如何讓小學低年級日記教學“動”起來。
一、講故事,讓心動
好的故事不僅能美化孩子的心靈,而且能激勵孩子的進步,調(diào)動孩子的寫作欲望,讓孩子在故事中明白生活中的道理。教師將日記知識融入故事中,從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入手,結(jié)合學生的年齡特點,既能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又能引發(fā)學生的情感表達。上日記第一課時,我就用動畫片《藍貓寫日記》的故事導入,藍貓將告訴我們寫日記的最好方法,而且藍貓看到你們的日記寫得好,還會獎勵大家一個小故事……一下子,孩子們興趣高漲,對寫日記充滿了期待。藍貓把日記的格式講得清清楚楚,然后又把自己釣魚的日記展示給孩子們看,孩子們小聲地說:“日記就這樣寫
啊,我也會。”教師這時順勢指導孩子們寫出自己的第一篇日記——聽藍貓講故事。教師問:“你覺得日記應該是什么樣子的?”“日記可以寫自己看到的事情。”“日記還可以寫高興的事、悲傷的
事。”……我驚嘆孩子們對日記的理解。巧妙地用故事牽動一顆顆童心,讓孩子們心動,課堂也就活起來了。有趣的故事導入可以充分調(diào)動學生寫日記的積極性,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二、學表演,讓口動
指導低年級學生寫日記,應以培養(yǎng)興趣為主要目的,以詞語和句子的訓練為主,對學生日記的內(nèi)容要予以適當點撥。世界是多元的、五彩的,我們的思維應當是開放的、多維的,孩子們的視野應該是開闊的。陶行知說過:“解放小孩的頭腦,使他們創(chuàng)造新的思想,解放小孩的手,使他們能干,解放小孩的眼睛,使他們能看事實,解放孩子的嘴,使他們能自由說話。”表演能促進學生思維活躍,開發(fā)智力,激發(fā)孩子的寫日記欲望。
三、寫生活,讓手動
低年級日記教學應注重把寫作內(nèi)容向生活故事延伸。在和諧的社會生活環(huán)境中,喚起學生認識生活的情感波瀾,激發(fā)寫日記的興趣,寫自己的童真、童趣和童情。如“母親節(jié)”的前一天,放學時教師布置了一個特殊的作業(yè),讓每個學生為自己的媽媽洗一次腳,然后把洗腳的經(jīng)過寫下來。對低年級的小學生來說,他們從來沒有給媽媽洗過腳,教師是讓孩子們表達一份孝心。結(jié)果孩子們稚嫩的日記感情真摯,愛意濃濃,真正踐行了我手寫我心。
總之,愛動是孩子的天性,尤其是低年級的孩子。在日記教學中,教師要本著發(fā)展“學生的思維,積累寫作素材”的信念,讓日記教學“動”起來。
(作者單位 江蘇省濱海縣第二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