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新虎
摘 要:新教材在學習水平把握上注意了降低知識難度,拓寬知識面,強調人文因素,重視科學方法培養,有利于學生科學素質的培養和提高。
關鍵詞:物理教材;師生關系;教學方法
我有幸作為一名物理教學工作者親身體驗到了新教材帶來的沖擊波。新教材在編寫體例、情景引入和圖片選擇等方面均有新意、思路清晰、有時代感,體現了“新”的特色。在知識水平把握上注意了降低知識難度,拓寬知識面,強調人文因素,重視科學方法培養,有利于學生科學素質的培養和提高,我在教學實際中深切地感受到新的教材觀念、教學觀念、學習觀念、評價觀念帶來的新理念,現在把它整理出來,供大家分享:
一、“新”之一——新的師生關系
新教材從學生的切身體會出發,密切知識與社會、科技、生活之間的聯系,幫助學生自主地進行知識的建構。新教材從多種層次、多種途徑突出學生的自主探究活動,學生對身邊的、日常的現象所蘊藏的物理道理的成功探索,使得心里感到滿足,增強了自信,在學習活動中取得身心愉悅,這有利于師生互相尊重、互相探索、真誠交往,共同獲得知識的體驗,有利于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
二、“新”之二——新的教學方法
新教材要求改變傳統的單一“接受式”學習模式,而采用“探究式”與“接受式”相結合,相互借鑒、相互補充的教學方式,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探究實驗的教學中,我大膽地讓學生自己從實驗室用實驗先去探究,從網絡、圖書館去查閱資料,組成文稿,上講臺展示研究的過程和成果,讓同學與自己一起分享自己的成功。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得到了極大的提高,規定的展示時間結束了,但上臺展示的同學往往還欲罷不能,臺下的學生聽得津津有味,課堂紀律比老師講課時還要好。
我們平時說要培養學生對學科的興趣,學生才能學好這門學科。這興趣就是情感、態度、價值觀,興趣的產生都是依附在知識的產生、發展過程之中,是在探索知識的過程中得以建立和發展的。新教材特別強調學生的體驗與過程,哪怕是簡單的現象也要去觀察,簡單的實驗也要動手做一下,其目的就是有意識地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感受、積累情感、培養態度。收獲盡在過程中,教材推動學生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新教材不是一味排斥接受學習,而是有創新、有繼承,是改變過去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學習狀態。可以想象,一個學生如果以聽講、記憶、模仿、練習等方式進行學習,就必然使其主體性、能動性、獨立性不斷消失、冷落和忽視,創新和發展就沒有基礎。從這個角度來講,新教材提倡的學習方法創建了和諧、良好的課堂氛圍,師生可以平等、民主地進行對話。學生可以在愉悅、積極的心態中接受新知識,通過動手實踐、主動探究、交流合作的方式,親身體驗知識的發展過程,這種方法對人才的培養,具有十分深刻的影響。
三、“新”之三——新的評價體系
新教材改變了傳統的“考試是最為重要的評價方式”的評價體系,建立了定量與定性相結合、靜態與訓練相結合、互評與自評相結合的多元化的評價體系。
新教材帶來的作業似乎少了,但這并不影響教學目標的完成和落實。培根說,“知識就是力量”。今天的評價,關注能力的提升、科學方法的培養、價值觀的確定、個性的發展、創新的成就,但這一切并不能使我們忽視對物理學目標的認知和追求。離開了這一點,都會失去其改革的價值。
實踐初步證實,學生的口頭表達、自主設計探究方案、自主評價作業,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獨立性。通過這些活動的鍛煉,學生與他人的交往能力,正在發生可喜的變化。對有多年教齡且對老教材輕車熟路的中老年教師來講,短時間內難免困惑、迷惘、舉棋不定、不知所措,但是我相信隨著新教材的實施,困惑的問題會越來越明朗化,思想也會解放許多。
四、“新”之四——創新思維遍地開花
學生在動手實踐、主動探究、交流合作的方式中,主動、積極地學習,教師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讓學生感到自己與眾不同。老師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也采取鼓勵、啟發的方式展示教學。因此,各層次的學生都能主動學習,主體性也得到發展。學生在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時,形式變了,方法變了,思路廣了。通過觀察學生的作業本及學生制定的實驗探究方案,我們不得不承認,學生的能動性調動起來了,創新思維的火花越來越多,這是老教材無法比擬的。
新教材帶來了新局面,這是主要的,但同時也帶來了新問題。例如,如何更有效地控制教學、如何設計教案、如何有效地實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實驗室標準有待提高,實驗設備急需添置和補充完善。這些問題也恰恰是新一輪課改的課程資源和有待深入研究的課題。
(作者單位 山東省榮成市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