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偉歡
摘 要:體育教學是關乎國民素質,關乎學生未來生活,關乎學生身心健康的大事。體育教學不是為考試服務,也不是為提高學生的中考成績服務的。初中體育教師應該樹立的是“健康第一,生命第一”的理念,不斷提高自身素養,完善教學手段,積累教學經驗,為學生的發展提供最有利的支撐。
關鍵詞:初中體育;體育教學;教學質量
《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指出:突出強調要尊重教師和學生對教學內容的選擇性,注重教學評價的多樣性,使課程有利于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養成堅持體育鍛煉的習慣,形成勇敢頑強和堅韌不拔的意志,促進學生在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諧地發展,從而為提高國民的整體健康水平發揮重要作用。
初中體育教學以傳授學生體育知識、體育技能、體育情感為目標,包含了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五個領域,體育教學能有效地促進學生發展,增強學生體質,提高學生整體的運動水平。所以,體育教學是義務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是當前教育改革的組成部分,是提升國民素質的重要途徑。當前體育教學中還存在一些問題,部分教師的理念跟不上時代的變化,學校對體育教學不夠重視等。為此,初中體育教師應該樹立起現代化的體育教育理念,不斷提高自身素養,完善教學手段,積累教學經驗,為學生的發展提供最有利的支撐。下面談一談當前體育教學存在的一些問題及如何更好地開展體育教學。
一、當前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
1.教學觀念相對落后
體育教育教學應該樹立的是“健康第一,生命第一”的理念,體育教學不是為考試服務,不是為提高學生的中考成績服務的。
體育教師不應像傳統的體育教學那樣,將體育知識與技能傳授給學生,考試用什么我們上課就學什么,這樣的體育教學觀念不適應新課標的要求。
2.教師沒有發揮自身的指導作用
體育教學也是有規律、有方法的,不是任由學生發揮“主體作用”,毫無約束的放任,不是發揮學生的主體意識,而是放任學生,學生無法從一堂熱鬧的課堂中學到任何體育技巧、技能,不利于學生身心的發展,更不利于學生未來的生活。
3.學校整體對體育教學認識有偏差
體育教學不是可有可無的工作,不少學校對于體育教學工作的認識不足,可以說從領導到教師到學生都對體育教學的認識存在偏差。即使能認識到體育教學的重要性,但在實施過程中也會大打折扣。許多學校都在追求升學率而減少體育課,有的甚至整個學期都不開設體育課,體育在整個學校教育中處于較薄弱的地位,屬于邊緣科目。學校不重視,導致了一些體育教師,特別是年輕的體育教師由此產生了自卑的心理,從而對上體育課抱有得過且過的思想,忽視了培養學生的體育素質和體育興趣與情感。
我們教師把體育理解為機械被動的教育,學生不過是學會了“伸手摸球”“抬腳踢球”,這無法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能力及以后的鍛煉意識。其實體育教學的真正目的是讓學生具有健身意識、健身能力、健身習慣,使學生能在未來的社會中健康的生活。
二、遵循體育課教學特點,提高教學質量
1.注重安全意識
如何減少或避免體育教學中傷害事故的發生,成為體育工作者必須認真思考研究的重要課題。其中,制訂相應的安全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如在衣著方面:盡量使用寬松些的衣服,鞋類要選擇適合運動的。體育課上的訓練內容是多種多樣的,在上課前除最基本的熱身活動外,每個運動訓練項目的安全措施也因訓練的內容不同而有所區別,如對跳躍項目,該項目是以助跑、起跳、騰空、落地幾個步驟來完成,起跳前,前腳要踏住木制的起跳板,起跳后落入沙坑并有緩沖動作。
2.堅持開放性和互動性
教學中,應多給學生自由發展的空間,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讓學生自主進行體育鍛煉,避免讓學生統一汲取某些知識、技巧和能力,這有利于發展學生的個性,為終生體育奠定基礎。
對于集體性或游戲性的活動,教師要率先示范,積極參與,使課堂氣氛更加活躍融洽,提高學生練習的積極性。師生互動能夠教學相長,使教學實現最大效益。因此,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師應該增強服務意識,增強互動、開放意識,本著為學生服務的態度,深入了解本校學生的愛好和需求,注重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需要,真正實現學有用體育的目的。
三、利用游戲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教學
體育游戲主要是指教師借助游戲的功能,結合體育內容開展的一種教育性體育活動。它是由基礎運動動作組成的、具有情節性的一種教育手段,是一項古老的、至今仍充滿活力的活動。運動游戲具有趣味性、競賽性、教育性、娛樂性、自主性等特點。
1.開展具有教育意義的體育游戲
體育教學也具有其德育功能。體育教學的目的是為社會主義事業培養合格人才,開發學生智力、發展學生個性、培養學生的修養和增強學生體質。為了對學生進行愛護公物教育,在“模擬過草地”這一游戲中,有的學生在做游戲中不遵守游戲規則,一邊跑一邊人為地破壞草坪,有的學生游戲活動不積極,遇到這種情況,教師應積極誘導,對學生進行正面教育,并對學生講解花、草、樹木與我們人類的關系,我們應該關心愛護它們,同時要尊重學生,關心學生,幫助學生。
2.開展競技性體育游戲
體育活動本身就是具有競技性的,如果在游戲中加入競技功能,也就更加有利于發展學生的體育思維了。競賽貫穿于整個教學中,有利于活躍課堂氣氛,增強學生競爭的意識,更好地完成體育教學任務。如在“列隊訓練”中,加入兩人一組列隊比賽,可以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而后增加到3人列隊、4人列隊、小組列隊,這樣既達到了教育的目的,又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意識。
四、體育教學需要尊重學生
任何教學都是師生平等的交流,體育教師更應該注重對學生的關愛。教師不能采取硬暴力(拳打腳踢),也不能采取軟暴力(對學生不聞不問),這樣會挫傷學生的積極性,甚至影響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教師的尊重、微笑才是融洽師生關系,促進學生樂學、好學的制勝法寶。
體育教學是關乎國民素質,關乎學生未來生活,關乎學生身心健康的大事。我們教師唯有不斷地與時俱進,提高自身的教學理念,真實的用心教學,尊重學生,不斷積累教學經驗,努力學習,才能更好地提高體育的教學質量,更好地為現代化建設培養身心健康的公民。
參考文獻:
[1]姜洪利.如何提高初中體育的教學質量.學周刊,2013(5).
[2]印青松.丹陽市初中體育教學現存問題及對策探討[A].校園文學編輯部寫作教學年會論文集[C].2007.
[3]趙印飛.體育課堂質量之研究[J].考試周刊,2007(36).
[4]任海東.激勵方法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運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09(7).
(作者單位 廣東省興寧市葉東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