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琦,許曉莉
近幾年來,高校不斷擴招,使得高校畢業生人數急劇增長,大學生就業形勢不容樂觀,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問題也日益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在當前的就業環境下,大學生的職業教育、就業指導是高等院校學生工作的重心。教育部于2007年專門印發《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教學要求》的通知,要求各級高等院校將“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納入教學計劃,但就業指導課程在落實過程中并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甚至在某些高校僅僅是以輔導員老師的一次講座簡單了結,這使得高校畢業生就業能力長久以來并沒有得到顯著改善。在認識到就業指導課在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后,高校相關部門意識到就業指導應該貫穿在從入學至畢業的整個培養過程中,尤其是從入學時的職業生涯規劃抓起,加強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幫助大學生順利就業。
對學生來說,大學是職業生涯的重要轉型期,也是職業生涯發展的最佳時期。積極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能夠使大學生充分認識自己,了解客觀環境,明確未來的職業發展方向,并針對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有目的、有計劃地學習。因此,對高校大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
職業生涯規劃也叫職業生涯設計、職業生涯輔導,是指個人與組織相結合,在對一個人職業生涯的主客觀條件進行測定、分析、總結的基礎上,對自己的興趣、愛好、能力、特點進行綜合分析與權衡,結合時代特征,根據自己的職業傾向,確定其最佳的職業奮斗目標,并為實現這一目標作出行之有效的安排[1]。對當代大學生而言,職業生涯規劃就是在充分了解自身興趣、愛好、能力及價值觀的基礎上,結合社會要求,聯系自身的專業領域、知識結構、理論水平,綜合以上各方面因素實施規劃,制定出符合自身實際并科學合理的職業生涯發展規劃。
某省屬高校自2008年開始面向大一新生開設職業生涯規劃課程,課程內容包括認識職業生涯規劃、自我認知、探索工作世界、決策與目標設立、評估及行動五個方面,共計20課時。課程開設至今的四年時間里,對學生產生了一定的積極效應。為了更好地了解目前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的教育教學情況,為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課的教學理論和教學方法提供建議,本研究擬從職業生涯規劃課帶給大學生的變化以及學生對這門課程的滿意程度兩方面來研究職業生涯規劃課的教學效果,分析出現的問題,探討其發生的原因,找出相應的對策。
1.大學生群體對課程不夠重視
調查發現,職業生涯規劃課并沒有得到大學生群體的足夠重視,絕大多數學生缺乏明確的奮斗目標,在大學期間學習目標不清晰、學習動力不足,甚至沒有人意識到職業生涯規劃對自己今后的幫助程度有多大。不少學生對自己今后的發展茫然無知乃至驚慌失措,不知大學的生活何去何從,只好隨波飄蕩。于是往往就把時間浪費于看小說、上網、游戲、過度的社會交往等行為中,懷抱著得過且過的心態面對學習[2],這是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的教學效果不達標的表現之一。
2.現行課程內容寬泛,缺乏針對性
時代的快速發展進一步導致大學生群體的思想不斷趨于成熟,而職業規劃課程對生涯規劃內容的安排多年來停留在同一個高度上,越來越不能滿足廣大學生的需要。而且有越來越多不同專業的學生呼吁課程內容契合自己所學專業,針對不同專業設置的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對教學效果的提升起著重要作用。
在現階段,我國高校就業指導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實踐操作、輕理論研究的傾向[3]。同時教學內容的缺失在教學過程中也是一項不容忽視的問題,課程體系中包括“職業生涯與發展規劃”、“職業素養提升”和“就業指導”三個主要環節。受到上課時間和課時的客觀因素限制,教學內容幾乎都會被壓縮或刪減,形同虛設的實踐環節讓學生越發地抗拒枯燥的理論課程。
3.教學內容不能滿足各年級學生的需求
課程需求分析表明學生對職業生涯規劃課程表現出強烈的需求和極高的興趣。對于課程內容的需求,各年級的學生也不盡相同,低年級的大學生希望在課程中增加更多的職業生涯規劃案例的分析;高年級的大學生則更希望課程中的求職技巧及就業政策能夠緊跟當下的社會現狀,以便更好地面對就業與擇業。在課程形式上,學生普遍希望增加豐富的社會實踐活動以及意義深遠的課堂活動。同時,學生也非常期待能與授課教師在課后有更多的個性化交流,以獲取針對個性化問題的指導。
4.學生的規劃執行能力較差
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所傳授的方法和思想能夠應用到學生的發展與適應中,是課程設計的歸宿[4]。在現有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中,課堂活動基本都集中于課上進行,課后作業并沒有很好地得到應用,這使得課堂的內容很少在課后得到鞏固。另外即使設計了課后作業或實踐活動,學生由于沒有得到足夠的指導和幫助,課后任務往往也很難完成,這大大降低了課程的有效性。
1.大學生自身原因
很多大學生由于對自身認識不足,學習缺乏積極主動性,更有甚者整個規劃基本要素缺失,條理不清,思維混亂[5]。不少大學生還沒有真正理解職業規劃確切含義,對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意義認識不足,規劃流于形式,或不顧主客觀條件任意“規劃”,導致職業生涯規劃中出現諸多問題[6]。幾乎所有被訪談的學生都提到,以往大多是埋頭學習,很少關注社會環境對自我未來發展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大學生對學校所提供的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給予的關注度過低,從而導致課程教學效果降低。
2.學校原因
就目前情況來看,有些高校就業指導中心的職業生涯規劃設計指導并沒有起到實質上的指導作用,有的甚至形同虛設,出現了“盲區”[7]。高校就業指導機構的工作大多停留在就業信息提供、就業政策宣講、求職技巧培訓和就業手續辦理等事務性工作的層面上,面向全體學生的高層次、個性化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明顯不足,因而很難從根本上提高大學生的就業能力和就業質量[8]。作為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管理者和規劃者,高校對課程的管理和引導有限,對曠課的查處也很輕,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對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的教學效果產生一定的影響。
3.教師原因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在專業教師的指導下開展才會取得預期的課程設置效果。在當前課程的情況下,職業生涯規劃教師要在掌握最新就業政策及就業技巧的同時對教育學、心理學以及管理學等方面有很好的掌握。我國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起步較晚,專業的授課教師較為缺乏。目前,高校從事生涯規劃的教師大多數是由學校就業指導機構或基層學生工作部門和政務部門的教師兼任,專業領域的授課教師極其缺乏。而在這些兼任性質的生涯規劃教師中,部分教師在接受一兩次相關培訓后就走上講臺進行授課,直接結果是他們對就業和就業管理工作的要點掌握得比較好,但從專業的職業生涯規劃角度來說,這些兼任教師并沒有得到專業的技能培訓,也沒有系統了解過業務知識,并且從教老師素質參差不齊,在信息獲取以及知識儲備方面都無法達到專業生涯規劃課授課教師應有的水平。
另外,由于兼任教師多數時間要處理自己的本職工作,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的授課業務水平被忽略一邊。僅僅是在課前匆忙的備課,導致教學質量下降。在教學過程中,授課形式枯燥乏味,教學方法單一無趣,教學內容空洞泛泛,過多地側重于理論闡述,卻忽略了最重要的實踐能力的培養。職業生涯規劃授課教師的大面積缺乏人員和素質良莠不齊,嚴重影響了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的開展。這些問題與當今大學生對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教師的高期望之間產生了不可調和的矛盾。因此,提高職業生涯規劃教師的專業水平和業務素質成為目前要解決的問題之一。
1.課程需要注入本校特色
職業生涯規劃課程體系要從高校自身的實際出發,注入本校特色,與學校學生的就業情況進行有效結合,對學生的擇業觀教育要與學校的育人理念相一致,避免千篇一律。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工作,也是一個系統性、長期性和全程性的工程。在現階段,高校應該多形式地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課程,逐漸形成完備的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體系,成功搭建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平臺[9]。
2.構建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
新生入學存在“目標定位、人際交往、學習問題、就業壓力”四方面的問題。可見,就業問題不僅困擾著面臨畢業的學生,更對剛入學的新生有著不可低估的影響。因此,職業生涯規劃課應從新生入學開始,實現課程教學的全程化、全員化,面向全體學生,貫穿在學生整個大學學習期間。并在教學過程中根據不同階段安排不同側重的課程內容。如,大一大二期間幫助學生樹立合理的就業觀念,增強就業意識,強化競爭意識,培養創業精神,開展職業生涯規劃,培養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通過生涯規劃課進一步明確學習目的,加強學習的主動性。大三年級著重就業政策的學習,就業形勢的分析,就業信息的搜集,求職準備、擇業技巧、自主創業、心理調適等具體問題的指導和訓練。
3.師資隊伍建設
高校應成立專門的職業規劃指導服務機構,建立具有較高水平的既要專業化又要專家化的職業規劃隊伍[10]。要實現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工作者的全員化和專業化。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工作的全程化必然也要求其工作的全局性,要求所有人員的全力參與和配合,形成一套以職業生涯規劃中心為核心的隊伍顯得意義深遠而重要。
[1]王毅.對當代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思考[J].教育與職業,2010(24):88-89.
[2]祝治國.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執行困難的干預研究[J].湖北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5):110-112.
[3]曹虹.當代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其對策探討[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07:14-16.
[4]陳健源,于海琴.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指導中存在的問題與實踐探索[J].閱江學刊,2011(3):100-105.
[5]蔣嶸濤.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思考[J].湘潭大學學報,2004(5):139-142.
[6]高燕定.人生設計在童年[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10):381.
[7]賀江平.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設計現狀及思考[J].湘潭師范學院學報,2008(1):158-160.
[8]李江紅.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存在的問題及應對措施[J].改革與開放,2009(8):185-186.
[9]劉朋朋.高校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現狀與發展探索[J].時代教育,2011(6):294-295.
[10]汪素芳,卓玉國,郝東.當代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中的問題和對策[J].河北科技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3):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