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德君
【摘 要】制造業發展的情況往往是一個國家生產力的象征,因而對于現代制造工廠經營管理模式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價值意義。本文主要研究現代制造工廠的卓越運營的模式,并結合相關國內外制造工廠經營管理的實際,提出現代制造工廠的卓越經營的策略。
【關鍵詞】現代制造工廠;經營管理;卓越經營
隨著國內制造技術的不斷發展,制造產業也得到了較快的發展,其作為國家生產建設的支撐性行業,其經營管理建設的先進性以及卓越性會直接影響現代制造行業的發展與建設,因而對于現代制造工廠卓越經營管理模式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價值意義,本文將簡要分析現代制造工廠在國家經濟建設產業鏈中重要地位及其卓越經營的必要性,并進一步分析現代制造工廠卓越經營管理模式。
一、現代制造工廠卓越經營的必要性
隨著國內制造業的不斷發展,國內制造企業取得了一定的發展生機,而且中小型制造企業漸漸增多,但是管理模式方面多以提升生產能力、加大勞動力投入等方面,還未形成一套具有一定競爭效用的一市場競爭為首要目標的現代化管理體系。卓越經營模式,通過質量和績效、質量管理和質量經營的系統整合,最終追求“卓越績效”。這個重要變化來自于“質量”概念最新的變化:質量不再只是表示狹義的產品和服務的質量,而且也不再僅僅包含工作質量。“質量”已經成為追求卓越的經營質量的代名詞。卓越經營模式的運作,注重從質量意識和質量教育入手,改革企業風尚,促使全員樹立正確的質量道德觀念,建設質量文化,樹立質量精神,提高企業的質量形象;注重質量特性、特征(內在質量)與精神質量(外顯質量)的融合統一;注重以人為中心,通過對人的行為管理和激勵,促使全員正確地工作來保證質量的改進和提高;注重質量的經濟性、效益性,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降低質量成本,提高質量效益;著眼于持續性質量突破,實現質量領先,從而提高質量競爭優勢;注重從經營角度,以質量營銷為出發點,著眼于品牌、形象等無形資產的建立,以顧客滿意為目標,開展全方位的質量營銷。
二、現代制造工廠卓越經營管理模式分析
現代制造工廠卓越經營管理模式,其分析如圖1所示:
(1)現代制造工廠經營者應重視戰略管理。現代制造工廠主常見的問題是缺乏戰略思維。缺乏科學的經營思想和經營方針。由于缺乏戰略思想的指導,現代制造工廠的經營行為常常失去目標和是非判斷標準。一些短期內可獲益,但長期卻對企業發展不利的經營行為就會得不到制止。企業缺乏有效的戰略思想,就談不上具有真正的競爭力,要么就導致企業停滯不前,要么就導致企業的加速消亡。為此,現代制造工廠主首先應樹立戰略思想,確定企業的長遠發展戰略,以戰略思維確定企業的發展方向、經營目標、經營方針,并據此指導企業的經營行為,規范員工的行為。實施戰略思維要求企業經營者要有高度的審時度勢的能力,還要有全面而系統地分析和判斷能力,根據環境狀況和企業的優劣勢條件,準確確定企業的戰略方案。而現代制造工廠主往往缺乏這種能力,為此,建議現代制造工廠主可請外腦協助企業完成戰略決策和規劃問題,如請高校的教授和同行專家,通過科學的程序和方法確定企業的戰略方案,并協助實施戰略方案。(2)加強現代制造工廠的創新能力。技術、管理等方面的創新是保持企業活力、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力的關鍵要素。企業創新包括技術和產品創新、組織和管理創新、以及制度創新。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是指新產品研發、設備和工藝技術改造、生產組織方式的改進等內容。企業創新體系的建立目的是為了更有效地創造、引入、改進和推廣新技術、新方法、新知識,進而為企業參與競爭提供有力的支持。創新需要資金、人才、技術與市場信息等資源,然而現代制造工廠缺的卻正是這些資源,因此,現代制造工廠的實施創新策略應采取多元化模式,其中之一是走開放式創新之路,即與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合作,通過產學研聯合形式(如購買研究成果、科技入股、委托開發等形式),這種利用外部資源和力量實施科技和技術創新的模式,既可以加速科研成果的產業化進程,從而進一步推動高校和科研機構的科研水平發展,還可以有效地解決中小企業在創新能力、創新資源等方面制約的問題。
綜上,本文主要研究了現代制造工廠的卓越經營模式的構建,總的來說,現代制造工廠的卓越經營的核心在于技術的更新以及產品質量的提升,因而相關管理者在進行卓越經營管理模式改革時,也應該從生產技術革新方面入手。
參 考 文 獻
[1]黃衛偉編著.生產與運營管理[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
[2]齊二石主編.生產與運作管理教程[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