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運祿?肖萍
摘 要:英語,作為一種國際通用性的語言,其重要性已經越來越得到社會的重視和認可。所以,作為中職英語教師,不僅要給學生傳授有關理論知識,更要傳授運用這些知識的能力和方法。這就需要英語教師根據(jù)現(xiàn)今形式的要求,改革教學方法,講練結合,找出一條切實可行的能提高中職英語教學效果和質量之路。以下是本人的幾點體會,望拋磚引玉。
關鍵詞: 探索;教法;提升;能力
眾所周知,語言有兩大功能:口頭交流與書面交流。而口頭交流的機會遠遠多于書面交流。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使用一種語言比學習一種語言更為重要。特別是在當今我國改革開放、加入WTO后,我們與外國的合作交流日益增多的形勢下,學好外語、運用好外語進行國際交流越來越體現(xiàn)其重要作用。
因此,作為中職英語教師,不但要給學生傳授英語有關的理論知識,而更要教給學生運用這些知識的能力與方法,要教給學生活生生的能夠隨時進行運用和交流的實用英語。語言上的啞巴和聾子,是跟不上形勢的發(fā)展和要求。所以,如何提高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是我們教學中的一個重要課題。本人在教學中進行了一些嘗試,籍以取得一定成效,在此談點個人的看法和體會,望拋磚引玉。
1 把“授人以魚”變成“授為以漁”
在教學中我們常發(fā)現(xiàn)這樣一種現(xiàn)象:不少學生學了很多年的英語,仍不會拼讀單詞,句子中的語音、語調都把握不了,只有教師領讀了幾遍的東西,自己才會讀;老師沒有領讀的或課外遇到的單詞都不會拼讀,連起碼的自學能力都沒有。今天背了單詞,明天又忘了,老師領讀時會讀,自己讀時又不會了,在學習上非常被動。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是教師在初級階段,沒有注意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一開始就學習被動,一切都依靠老師,結果隨著老師領讀的減少,學生對學習就越來越失去信心,學習積極性越來越淡薄,最后導致成績越來越差的惡性循環(huán)。
筆者認為:要改變以上狀況,必須首先設法培養(yǎng)他們的自學能力和獨立能力,從依賴老師的境況中解脫出來,讓他們不時產生一些學習上的成就感,并從中得到學習的樂趣,增強學習的信心,從而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和自覺性。即老師要“授人以漁”而不要“授為以魚”。
為了改變這種狀況,本人在教學中作了些努力,取得一定的效果。我的具體做法是:1、先教會學生運用發(fā)音的教學,他們能學會正確朗讀字母和音標;2、接著教會他們各字母及其組合在不同的情況下通常發(fā)什么音;3、再教會他們劃分音節(jié)和打重音以及拼讀單詞的方法;4、然后再介紹一些基本的英語構詞方法;5、最后介紹句子的基本成分和基本句型,當然在以上教學的同時配以相應單詞和句子進行教學并訓練幾遍,有時還可以配以一些繞口令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如“She sells seashells on the sea shore.”等等。通過字母、音標、劃分音節(jié)、打重音等學習和訓練教學,讓他們能基本正確地拼讀單詞(不規(guī)則發(fā)音的詞除外),從而增強學習的信心,使他們產生成就感:“看,我終于能正確地拼讀單詞了!”;通過構詞法的學習,他們可以自己聯(lián)想或創(chuàng)造出許多新單詞,如:“名詞家名詞可生成新的名詞”這一構詞法就可使他們通過學習classmate聯(lián)想出schoolmate roommate seatmate workmate等類似的單詞。這樣必定會增強他們學好英語的信心:“哦,原來學英語并不難,我也可以造單詞呢!”。通過單詞和句子的循序漸進的學習和練習,學生可以由簡單對話、打招呼到能鄭重其事地面對幾十個同學自由地說上一大篇話,這種學習活動會使學生體會到自己學習上的進步,從而渴望得到更大的進步;通過繞口令的學習和練習,他們會對英語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這一次次成就感的產生,這一次次自己進步的體驗,必定會使學生對英語學得越來越有勁,學得越來越認真。
2 邊講邊練,講練結合
現(xiàn)在中專生生源普遍較差,基礎知識有的幾乎為零。鑒于這種情況,我們不能太急于求成。我們必須在教學初期對現(xiàn)行教材做些改變和調整,補充一些語音、語法知識,打好語言學習的基礎,以確保后面教學的正常進行。開始,我們可以盡可能地慢一點,在學生上路后,再加快速度,按現(xiàn)行教材授課。學習的目的在于運用,要改變學生成績較差、興趣不濃的現(xiàn)狀,我們必須將講和練結合起來邊講邊練。我們在講解了一些基本句型后,要讓學生多一些練習的機會。課堂練習的方法很多,我多采用以下幾種:
1、句型替換練習。即:句型講解完后,把句型中的有關部分去掉,換上相應的替代部分,反復練習。熟能生巧,練過幾遍后,學生對句型就滾瓜爛熟了。
2、對話練習。即:根據(jù)所學的內容,所學的單詞或句子,同座位的或前后左右的同學自由組合兩個以上的學生進行情景對話。如:上學路上互相問候、打招呼等。
3、模擬表演。根據(jù)所學內容需要,按角色扮演劇中人,進行公開表演,老師也可參加進去。如:到商店買東西情景練習:有的人扮演店員,有的人扮老板,也有扮演顧客的人等。
4、復述課文。課文講解完畢,要學生用英語把自己的話把課文復述出來。
5、課前演講。每次課前,讓學生按順序或按學號:由一、二位學生自由演講三到五分鐘。其他人聽后翻譯,老師最后講評。
其他練習還有單詞接龍,單詞拼寫、拼讀練習,單詞聽寫練習,課文朗讀等。經過多年的嘗試,這些課堂練習口語的方法很受學生的歡迎,對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很有幫助,并能保證課堂的活躍氣氛。不少學生很珍惜這些練習的機會,能主動爭取參加。
3 開展第二課堂
中職生在學習上的時間上是比較寬松的,很多學生認為無事可做。因此,我們可以利用一些空余時間,開展英語第二課堂,組織有關英語活動,吸引英語愛好者來參加。第二課堂的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我校采用的主要有以下幾種:
1、英語協(xié)會。經過嚴格考試和篩選把英語成績較好的學生集中起來進行有關的英語語法、口語、精讀、快速閱讀的訓練,讓他們能夠盡情地發(fā)揮自己的特長,得到更多地鍛煉。
2、英語角。在一定的地點,一定的時間,所有英語愛好者匯集起來進行英語口頭交流,提高自己的口語交際能力。
3、英語興趣小組。各班把本班英語學習較好的學生或者說對英語感興趣的學生組織到一塊利用固定的時間和地點,進行有關的英語學習活動等。
4、經常舉行各種形式的英語朗誦賽和演講賽等。
4 走出去,請進來
走出去:我們不能光圈在學校這個小圈子里學習語言。我們可在適當?shù)臅r機,把學生帶出去,到附近的風景區(qū)或公園等處進行實地模擬或訓練,如有可能最好是到外籍人員常出入的地方去直接與外籍人交談,提高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和膽量。
請進來:1、請外籍教師到校指導,給學生創(chuàng)造親自接觸外籍人員的機會,鼓勵他們主動與外籍人員交談,也可請外籍教師介紹學習外語的經驗和方法。近幾年來我校請了三次外籍教師參加我們英語協(xié)會的活動,效果不錯。不少學生能珍惜這個機會,主動和外籍教師用英語交談,還留下了一些珍貴的照片。2、加強與其他兄弟院校英語愛好者或團體的聯(lián)系,經常進行交流,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我校也曾和兄弟院校的英語協(xié)會進行過交流活動,效果也很不錯。
通過這些活動,師生雙方都深受鼓舞,不少學生進步很快,積極性大大提高。
參考文獻
[1]李庭薌,《英語教學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 。
[2]邵瑞珍,《教育心理學》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