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勇
摘 要:課改后,初中生學習出現了一些不適應,剖析原因,主要存在學習興趣不濃,思維方式單一,學習方式不正確等。找出問題所在,探究應對的方法與策略,培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他們能夠更好地適應課改的要求。
關鍵詞:課改;數學;教學
一、學習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學習思維方式不夠靈活
初中階段,尤其是初二年級數學成績分化最為明顯,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思維方式的不適應。初中之前學生思維主要以直觀形象思維為主,進入初中以后,要逐步過渡到以抽象邏輯思維為主。由于學生個體差異較大,有的邏輯思維能力發展快,有的慢,因此表現在數學學習接受能力方面也出現了很大的差異。很多同學在思考問題時習慣于一種單一的思維定勢,對于探究型
題、開放型題、發散型題及一題多解、多題一解等,感到束手無策,創新思維、發散思維、逆向思維等訓練不夠。
2.學習方法不能適應新課標要求
新課標要求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以探究學習為主的學習方式,但有的學生卻不能適應探究學習的要求,自己提不出問題,也不能很好地分析問題,他們仍然習慣于一問一答式的教學。學習流于形式,有探討無結論。
二、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改革的誤區
1.以滿堂問代替滿堂灌
有些教師在教學中把提問式教學與啟發式教學混為一談,導致課堂教學以滿堂問代替滿堂灌,問題設計欠合理化、科學化,提問隨意性大,缺乏精心安排,忽視對重點、難點的講解。啟發式教學就是在教師的誘導、點撥下,使學生通過親自嘗試探索,建立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將新的知識納入到已有的認知結構中去的再發現過程。顯然提問式教學是貫徹啟發性原則的有效手段,但兩者不是等同的。提問不一定都有啟發,啟發性原則是否得到貫徹,不是看形式上的提問,而是看學生的心智活動是否達到頓悟。
2.用“少講少練”代替“精講精練”
主要表現在教師對重點、難點內容不進行深入分析講解,照
本宣科;以學生模仿練習為主,練習的題目無針對性、概括性、層次性;重復題型多次出現,學生機械套用公式、定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對知識前后之間的聯系不清楚。所謂“精講”,就是以完成教學任務和學生實際水平為依據,以科學、藝術的教學方法為手段,作適度講解。所謂“精練”,就是以完成教學任務和學生實際水平為依據,以提高能力為目的,以科學、藝術的訓練措施為手段,做典型而又有針對性的適量練習。精講精練的要點是內容精要、方法精巧、語言精練、難度適當、多少適量,絕不是少講少練。
3.重結果不重過程
教學中,過分偏重于數學知識的傳授,忽視了它在發展思維方面的價值,削弱了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忽視了直覺思維、形象思維的培養,過分偏重于邏輯思維的訓練。在解題過程中,過分強調“框題型、對套路”,企圖強化思維定勢,結果使學生陷入思維呆板、單一的狀態。改變這些教學現象,教師必須提高認識,轉變觀念。數學教學是數學思維活動的教學,要認真研究概念的概括過程、結論的推導過程和解題方法的思考過程。
三、認真學習,加強研究,走出誤區
1.加強理論學習,提高教師業務素質,是走出誤區的關鍵
教師必須加強理論學習,認真鉆研數學教學法、數學教育學、心理學等基礎理論。在專業知識、理論方法上,要以進取思想為指導;在教學藝術上,要立足實際,不斷創新;在教學改革上,要認真研究,結合實際走“用中求實,仿中創新,先死后活再提高”的逐步發展的路子。把學習、教學、科研融為一體,不斷提高理論修養,克服教學改革中的盲目性。
2.更新觀念、增強新的意識是走出誤區的根本
教學觀念的更新是教學改革的先導,只有徹底摒棄陳腐僵化的教學思想,從全新的角度來認識、探索教學問題,才能使課堂教學改革具有生命力。首先,要更新教學觀念。如數學的教學過程應該是在教師指導下再發現的過程,把怎樣思考、為什么這樣思考的道理及曲折尋找解題途徑等,準確、鮮明、深刻地展示給學生;沒有反饋的教學是盲目的教學,是脫離實際的教學。其次,要增強新的教學意識。如:在教學中應嚴格按大綱要求進行教學。大綱要求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知識內容的范圍要求;二是知識點的層次要求。目前教學中超內容范圍的較少,而超知識層次要求的較多。義務教育每節課都有認識目標,目標制訂要具體化,目標實現程度要清楚,便于測量、評價。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真正體現他們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這里的參與主要是學生思維活動的參與,特別是差生參與教學。只有這樣,才能從本質上走出教學改革的誤區,促進教學改革的迅速發展。
總之,初中數學課改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作,會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響,作為一名教師,要有戰勝困難的勇氣和信心,不斷推進數學課改,促使學生全面發展。
(作者單位 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公園路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