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戈
摘 要:隨著經濟文化的的不斷發展,信息交流的日趨便利,當前建筑設計的風格正在向地域化和民族化逐漸邁進,商業建筑設計也迎來了一個多元素共生的時代。我國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經濟文化的多元化發展,對促進我國綜合國力的增長有著積極的作用,因此,在城市商業建筑設計中使用傳統文化內涵和中國元素,可以很到地表達出人們內在的文化訴求,更關系到人文關懷的視角和人性化表達局限的超越。
關鍵詞:中國元素;城市商業建筑設計;傳承與超越
中國元素作為民族文化回歸表現之一,體現了民眾對于傳統文化的以及民族形式的需求。中國的發展始終以尊重自然為前提,這一思想內涵對中國古代文化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如何能使在繼承中國優秀民族文化的同時,合理的將中國元素運用到商業建筑設計中來,保護以至復興傳統商業建筑,使現代商業建筑得到認同感是本文研究意義所在。
1 傳統元素和建筑設計的關系
1.1 建筑設計立足于傳統文化之中
現代商業建筑設計中,應實際結合中國文化的人文特征,將傳統文化中的溫、良、恭、儉、讓、禮、義、廉、恥等觀念結合起來。我們知道,從古至今,中國就是亞洲文化的核心地段,由本土滋生并向四周傳播的中國文化無疑是世界人類文明不容分割的部分,如果在這方面缺乏傳統文化的滲透,那么,任何宣傳建筑藝術的方式,都是不具有生命力的,而一旦缺乏本土元素,這種藝術形式也是難以流滲到現實生活世界中。所以說,只有將現代城市商業建筑設計與我國傳統文化融合在一起,并在此基礎上投入人力、物力、財力,才能取得我國社會多元化的發展功效。基于此,可見中國元素能夠很好地融入到現代建筑設計之中,并得到巧妙傳承與發展。
1.2 傳統文化給予建筑設計以創作的源泉
事物總有發展的源頭,建筑設計也一樣,一般任何一個建筑設計都可以在傳統文化的漫漫長河中找到源頭。建筑設計是一種藝術的創新,而創新是在原有源頭上的發展。安上治民,莫善于禮;移風易俗,莫善于樂。為了使還處在蒙昧狀態下的廣大人民有一個秩序穩定的生活,孔子制定了“禮樂”的倫理規范。國際會事是社會的一個側面,也應符合禮制的規范和秩序。因此,西方媒體對北京奧運會的評價非常正面,這也就在意料之中了。可以看出,傳統文化是現代建筑設計得創作源泉。
2 傳統元素對現代商業建筑設計的影響
2.1 建筑布局元素
在我國古代,建筑布局元素主要是指風水學思想。首先,建筑選址的規劃及經營,非常重視它的朝向和日照,為了選擇最佳方位,以達到天時地利人和的和諧統一,在這一過程中通過不斷研究發明了指南針及磁偏角,追求向陽,而避開“背陰”。這些除了得到好的建筑日照,逐漸改善住房條件外,還能有效保持建筑的氣溫。實際上,大量的商業建筑調查結果顯示,建筑的朝向及布局大多數都是以氣候、地形地貌和使用功能等自然要素為依據而確定。建筑的采光,基本取決于朝向。不合適的朝向,即使前排沒有建筑物遮擋。室內日照也不會理想。根據日照和通風判斷,建筑朝向以朝南為佳,冬夏受益。在于它順應太陽的運行規律,冬季太陽能夠最大限度地照射到室內;夏季光線方向較陡,室內日照時間很短而且深度小,很容易就避免陽光曝曬。總之,建筑朝向的確定,涉及到各地氣候條件、地理面貌等情況,要全面考慮,并盡量使建筑朝向好的景觀。總原則是保證在節約用地的前提,然后滿足冬季能較多的日照,夏季避免強烈的日曬,還有利于自然通鳳。
2.2 人文思想元素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浩瀚如煙,在古代文化長河中,不乏有儒家、道家及佛家這樣的思想大家流派,對后世影響深遠,其中,對于現代建筑設計領域也是影響頗大。儒家主張“天人合一”、和諧統一,在建筑設計中,則體現為建筑對內嚴格封閉、對外自由天地。天人合一的思想起源于《易經》,《易經》是中國傳統哲學思想的總源頭,被稱為群經之首、百家之源。其從開始出現到完善的過程也是 “天人合一”思想發展和完善的過程,按照一般的說法“人更三圣,世歷三古”。中國古代哲學認為宇宙是一個大系統,追求天地人宇宙萬物的和諧統一,以之為最高的準則。為了達到這一境界,《老子》提出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次第。“天人合一”就是人與自然的和諧,它既成就了中國古代的文化精神又體現了中國古代社會人的生活理想。幾千年來,中國建筑的發展也始終以尊重自然為前提,這一思想內涵對中國古代文化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中國傳統的建筑到處體現著文化哲學思想。例如,中國古代的社會認為一切事物,無論是有形或無形,都是由陰陽二氣和木、火、土、金、水五行衍生出來的。它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中國城市建筑的選址、取向、方位等。可見,傳統人文思想元素的影響主要是通過影響設計師的審美觀念、性格等來達到左右建筑設計的境界。
3 傳統元素在現代商業建筑設計中的傳承
3.1 傳統符號的傳承
傳統符號的傳承是傳統元素在現代商業建筑設計中傳承的重要體現,在商業建筑設計中,應積極注意對于傳統符號的認識與吸取,融合于現代建筑設計中。商業建筑的總體結構、空間和平面布局等,風水和宗教信仰對它們都有重要的影響作用。風水理論是吸取了巫術及陰陽五行、八卦等后產生的,形成“太極”、“九宮”等觀點,構成了中國傳統建筑的總框架和基本模式,使人與自然環境共生。現代商業建筑都在“風水理論”中尋找著建筑的靈感。裝飾商業建筑的木雕、石雕及室內裝飾等都寄托著人們對幸福的向往,主要是通過有象征意義的圖案、色彩等來表現。如:要表達“喜上眉梢”只需畫一只喜鵲站在梅花樹上即可。此類實例還有許多,如臺北的101大廈便吸取了中國傳統古銅錢圖騰和“8”的意寓;而上海環球金融中心則是采取的中國古代的“天圓地方”思想,與東方明珠電視塔虛實呼應。
3.2 傳統材料的傳承
傳統材料的傳承則是在現代建筑設計中傳承傳統元素的又一重要方面。建筑材料可是說是建筑設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是古代,還是在現代建筑設計中,都是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傳統元素在現代建筑設計中的傳承另一方面則需要深化對于傳統材料的傳承上。傳統材料與當地環境結合也十分融洽,也節約了運輸成本。然而傳統材料在使用中常表現出很多方面的生態功能,來自大自然的材料,廢棄時又回歸自然,循環使用且不污染環境。就地取材減少了材料裝運等方面附加能源的消耗。而且具有靈活輕盈之感,滕然升空之勢,能創造出各種不同的造型,而且典型的梁柱體系靈活分割出空間。木構架作為民居經常采用的形式,原始社會末期逐漸形成,歷代沿襲相承,而且用材漸趨標準化,結構漸趨規范化,構成了自己獨特風格。這樣的傳承,是對傳統元素實質的深入理解與認識,也是對傳統元素的尊重和創新,自然實現了對傳統元素在現代建筑設計中的有益傳承,一方面積極運用平面實現了對于不同景致、意境和空間的引入,另一方面也巧妙地傳達了生態、環保及現代中國建筑的發展方向。
4 結語
綜上所述,在現代商業建筑設計中,積極深化對于我國傳統因素的認識與準確定位,積極運用傳統因素于商業建筑設計之中,不但可以開拓我國現代建筑設計的民族之風、區域特色之風,同時也是自然環境、經濟、文化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參考文獻
[1] 白藝佳,傳統元素在時代建筑精神傳承中的應用[J],山西建筑,2009(05):23-25.
[2] 馬佳,高建志,淺談現代建筑創作與傳統建筑文化的結合[J],四川建筑,2007(S1):48.
[3] 田鵬,論建筑設計中傳統與現代元素的和諧共生[J],藝術與設計(理論),2008(03):11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