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語是中學的三大主要課程之一,因此培養中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和策略已成為當前中學教育界的焦點。本文通過對學習興趣和學習策略的闡述就如何提高中學生英語學習提出一些對策。
關鍵詞:興趣;策略;英語
對于英語這門既興趣盎然又枯燥無味的課程,多數中學生在學習上遇到很多問題。《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明確指出:“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是英語課程的重要任務之一。我認為要學好英語,最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教師要有意識地加強對學生學習策略的指導,讓他們在學習和運用英語的過程中逐步學會如何學習。”
1 影響中學生英語學習的主要因素
1.1 學習者自身影響的因素
(1)學習動機
初中生學習英語的時間為3年,而學習英語的目的大部分還是為了考試、升學或出國。處在這樣的年齡段,并且還是學習另外一門語言,再加上英語本身的知識點需要強化記憶和大量應用,而這必然會極大地影響他們英語學習的興趣和英語學習策略的制定。當學生在這一方面碰到問題,便沒有了努力的方向,也就失去了繼續學好英語的決心和動力。
(2)學習策略
學習策略是學習方法的另外一種形式,是學習者對學習目標和學習過程的宏觀調控和計劃。Oxford把語言學習策略分為六大類:①社交策略;②情感策略;③補償策略;④元認知策略;⑤認知策略;⑥記憶策略。按其功能,上述策略又可劃分成兩大類:前三種為直接策略,指的是在各種語言環境中運用語言本身的策略;后三種為間接策略,有助于學習者有計劃地安排其學習過程。中學生會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按照自己的英語學習興趣設計出不同的學習策略。但是并不是哪一種學習策略恰好會適合自己,有些同學用學數學、地理等學科的策略學習英語,這樣往往會事半功倍。
1.2 教師教學方法影響的因素
教師的教學經驗、教學方法和教學過程都會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和學習策略的形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比如:教師總是在學習課文之前學習生詞,并根據教材提供的單詞表逐個帶讀和解釋單詞。學生往往會認為這是學習詞匯的有效方法。以后在其自學的過程中,盲目的去記憶,不理會單詞在不同語句中的含義;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用漢語與學生進行交流,沒有營造英語交流的氛圍;教師沒有對一些英語知識點進行歸類和分析,使得學生盲目的記憶。顯然,這都不是有效的學習策略。教師教學的每一個細節、過程和結果都會無形之中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和學習策略的形成產生著積極或消極的影響。
2 中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和學習策略形成的對策
2.1 中學生自身方面的對策
中學生自身在學習動機和學習態度方面影響著學習興趣的培養和學習策略的形成。中學生處在十三四歲左右,對自己的生涯規劃有了懵懂的認識和思考,所以處在這個年齡段的學生更應該把握好自己的學習動機,形成良好的學習態度。首先,學生要正確地看待英語學習,并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做好面對和克服可能出現的困難的準備。其次,對自己要求要更加嚴格。中學階段,中學生容易產生叛逆心理,極易受網絡游戲、言情小說等外界不良因素的干擾和誘惑,再加上這個階段貪玩的性格,使得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缺乏持久性。此時應嚴格要求自己,在英語學習中注意勞逸結合,適當的讓老師和父母給予監督和鼓勵。另外,學生之間要相互學習,時常借鑒英語成績好的同學的學習策略,并找到最終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
2. 2 教師教學方面的對策
(1)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積極的情感態度
國內外的相關研究表明:在學習過程中,學習成績優秀的中學生往往有比較明確的情感態度,對自己的學習能力充滿信心;而學習成績一般的中學生會懷疑自己的學習能力,產生一種學習的恐懼感。所以,對中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培養和學習策略的形成應該從培養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的情感態度入手。一方面要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英語教師要探索多層次、較全面的課堂活動,使教學生動有趣,以啟發學生的興趣,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授課過程中,盡量避免知識的單一化呈現,而較多地采用多維的呈現方式和練習形式。比如單詞在不同語句中的重復解釋,利用投影儀進行經典英語電影、英語動漫片的鑒賞等,激發學生對英語這一語言的好奇心。另一方面要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在中國,英語的教學大多采用國人授課的方式,在營造教學環境方面確實存在不足,要使學生增強對英語學習的信心確實比較困難,這樣更需要教師的努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發現學生學習中的點滴進步,不擇時間、地點地進行表揚和鼓勵。同時在面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錯誤要寬容以待,以啟發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
(2)在教學過程中進行英語學習策略的講解和調整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光要教會學生如何記憶知識,更重要的是對這些知識進一步的深化運用。這需要教師教會學生如何進行英語學習策略的培養。首先要使學生在英語學習方面對學習策略有一個整體的認識,明確運用學習策略的內涵。教師可以通過舉辦語言學習策略的講座、講習班、課外閱讀、小組討論、運用策略的實踐活動等形式,提高學生的策略意識。在教學過程中要結合教學內容向學生介紹適當的學習策略,要因時、因地、因人而異的選擇不同的學習策略。比如,對英語基礎比較好的同學可以采用選擇性的讀英文報紙、看英文圖書等方式,使其英語在聽、說、讀、寫這四個部分都得到提高;對英語基礎比較薄弱的同學可采用記筆記、寫英語日記等方式,使其在詞匯量和寫作方面得到提高。同時,教師要認真調查學生之間英語學習的差異,了解學生當前使用的學習策略和學習風格,根據學生的學習風格調整自己的講授方法。
(3)教學方式的改進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多媒體等多種教學工具也應運而生。教師在教學方式上也發生改變,在英語的教學上可借助于新的教學工具采用以下的方式。
①模擬情景教學法
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光要營造全英語的課堂氛圍,還要采用投影儀和多媒體等多種教學手段,模擬課本知識,將教學內容變得形聲并茂、圖文并茂。如在教授新單詞時,可以通過實物或模型形象、直觀地教學,也可以通過圖片或幻燈片等各種直觀手段來教學。在講解短文時,可以利用生動逼真的多媒體動畫來介紹教學內容,創設真實情景,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在講解例題時,可以結合多媒體等教學工具,讓學生自由討論,讓學生真正明白正確答案的來源。直觀情景教學法不光使英語學習變得聲形并茂、栩栩如生,更能激發學生英語學習的熱情和興趣。
②游戲法
中學生處在探索求知的階段,也熱衷于做游戲。教師可以在英語課堂教學中設計游戲,讓語言“活”起來、“動”起來。比如:分組進行英語小短文的創作、模擬課本場景進行對話、用英語唱歌等游戲。目的是活躍課堂氣氛,增加英語授課的新鮮感。學生可以在游戲中收獲樂趣和知識,增加對英語課程的興趣和求知欲。
3 結語
英語學習過程中,智商和努力程度固然重要,但學習興趣和學習策略更不容忽視。教育的根本目的不僅僅是“學什么”,更重要的是學會應該“如何學”。學習興趣的培養和學習策略的形成需要時間和條件,長期以來很多學者和一線教師也都在探索這個問題。本文從學生本身和教師方面分析了影響英語學習興趣培養和學習策略形成的因素,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法。筆者希望能以此調動起學生對英語學習的關注,從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培養入手,培養學生學習策略的形成,使其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找到樂趣。
參考文獻
[1]李艷梅.淺談高中英語教學中的問題與對策[J].快樂閱讀·經典教學,2010.
作者簡介
潘素花(1965-),女,漢族,蘇淮安市人,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