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樸
摘 要:高中體育教學中,出于教學效果和安全考慮,很少有教師進行體操教學。本為以獨特的視角闡述中學體操教學在具體實施中一些方法和注意事項,從而為更好的完成體操教學任務,提供了科學有效的手段。為廣大體育教師上好體操課創造了行之有效的教學思路。
關鍵字:中學;體操教學;見解
中學體操教學是體育課的重要教學內容之一。體操包括身體鍛煉的一切活動,如走、跑、跳、投擲、摔跤、騎馬等。直到19世紀歐美出現了許多新的運動項目,才產生“體育”這一新的概念,在很長時期內,“體操”與“體育”是同義的。到1922年在學校中才用“體育課”取代了“體操科”一詞。可以說體操一直是世界公認的體育運動基礎項目,也是我國體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學校體育自有體育課程以來,體操教學就一直是體育課必不可少的重要內容之一。體操教學在中小學體育教材中也占不少比例,可真正的體操教學不是因為學生害怕受傷,就是因其枯燥乏味而導致教學效果欠佳,這就要求體育教學不僅要具有扎實的基本功,而且會利用各種教學方式,才能收到滿意的教學效果。下面我談一些粗淺的方法與同行共勉。
1 體操教學過程中的教法
體操教學的過程主要是“看”。
1.1 看教師課前所畫的示范圖
為了更好地讓學生有個感性認識,教師在每節體操課之前備課時,可以利用小黑板把要學的體操動作過程用簡筆畫,畫出運動過程和形狀,這樣學生就會一目了然地看出來,讓學生對今天要做的動作軌跡有一個完整的視覺認識。
1.2 看教師給學生的漂亮示范
教師的示范動作要能準確地顯示出動作的技術結構和過程,體現動作的規范,姿態要優美,幅度的大小、節奏的強弱要合適。示范完成一遍后讓學生再對照教師的示范看著圖解聯想一遍,教師可再示范一遍,加深學生的這種表象印象。根據教材的不同要求,可以分別采取正面、側面、背面和鏡面示范的方法,示范的時機也要把握在初學階段。完整的示范動作完成后,根據教學的要求,并結合動作的要領進行分解示范,讓學生了解動作之間的聯系與區別,再聯系所畫的示范圖中是哪個動作過程,從而再次加強對動作的印象。教師示范完后讓學生做,看學生的動作是怎樣完成的,然后根據大部分學生對動作的理解再講解糾正動作,直到學生完全掌握動作要領。
1.3 看學生表演
當練習幾遍之后,讓動作協調好的同學表演一遍。往往有時學生的示范對于其他學生來說其影響力會比教師大,教師應給學生一個自我展示的舞臺。當動作不能順利完成時,教師要給予糾正幫助與保護,使其完成動作,體驗成功的喜悅,樹立學生學習的自信心,激起他們積極練習的欲望。另外,學生在認真看他人的動作時,可以發現其優缺點。在學生練習的過程中,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無論是動作糾正還是保護與幫助的方法,都會讓學生在觀看時得到一定的啟發。
2 體操教學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2.1 把動作要領簡單化
在教師做完示范后,就要準確的講解動作要領以及保護與幫助的方法,學生只要能熟練記住動作要領,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就能更好地掌握技術動作。教師這時可編寫口訣便于學生記憶,如前滾翻的動作要領簡化成:蹬、屈、團、抱、起。
2.2 教師講解要精煉
很多體育教師只會做動作,不會講解或愿做動作不愿說的情況,教師可把動作分成塊按動作過程說,如頭手倒立的做法:蹲撐,兩手在體前撐地與肩同寬,用頭的前額上部,在手前約等邊三角形頂墊,首先將臀部高提,使一腳稍蹬地,另一腿向上擺,接近倒立時,并腿上伸,身體挺直成頭手倒立。教師可按動作過程歸點講:1頭手撐地的動作2蹬擺腿3身體重心,這樣學生記起來就會容易些。
2.3 加強練習
在體操教學中,為了讓學生多加練習,可以采用游戲的方式,讓學生有競爭意識和團隊精神,這樣更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加強學習效果。
2.4 重視安全保護
保護與幫助是體操教學內容的特點之一,其具體方法既有節奏快慢、幅度大小、保護時機、保護方法和保護部位等區別,又有身體各部位用力順序和用力時機的技巧要求,且大多體操動作受身體素質的限制,在練習時會顯得力不從心,這時保護與幫助者掌握保護與幫助的方法尤為重要。在訓練過程中,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和畏懼感,是提高學生練習積極性的保障,教師除了教給學生掌握自我保護的方法之外,還應教會他們如何保護好別人,這樣學生才敢做練習。
3 體操教學過程中意外傷害事故處理
(一)體育教師必須認真學習《中小學意外傷害事故處理條例》
(二)體育教師遇到學生活動時發生意外傷害事故應根據受傷程度采取措施。
(三)體操教學過程中,經常都是閉合性損傷!閉合性損傷處理方法為:1挫傷:系指組織直接受打擊后出現較輕的,仍能維持該組織完整性的運動損傷。皮下組織或肌肉的挫傷,局部表現為皮膚青紫、皮下瘀血、腫脹,由于能自行修復,通常也無需特殊處理。但有血腫者,應短時制動、抬高患肢,頭兩天冷敷止血,以后則予熱敷,加速吸收。2扭傷:一般是指關節附近的韌帶在過度屈伸、旋轉活動時,受力過大而導致撕裂傷,也就是說肌肉、肌腱、腱膜等軟組織被強力牽張后受傷。表現為局部腫脹、疼痛、青紫等。處理方法基本上與挫傷相同,但要求制動時間更長,待結締組織修復較牢后才能逐步恢復,否則會轉為慢性損傷。
(四)然后將受傷學生即送衛生室,由醫生處理。
如果傷勢嚴重應當即報告學校領導,班主任以及通知學生家長。
對傷勢不明、學校不能處理或嚴重者立即送往相關醫院治療。
四、加強理論學習、提高自身素質
目前,中學體操教材教學方法的創新現狀不容樂觀,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部分體育教師對《新課程標準》認識不全面,理解不深刻,對教學內容的選擇一味以學生興趣為主體,不合理、不科學。《新課程標準》取消了對中學體操教材教學內容的統一限制和具體要求,但在內容標準中提出,當學生達到水平四和水平五的學習目標時,應能完成一兩套技巧或器械體操動作。有的教師由此誤以為體操教學不重要了,隨意減少了教學,那么,還談什么體操教材教學方法的創新呢!2中學體操教學本身有一定的難度和危險性,容易發生傷害事故。體操教學易出現傷害事故。現在的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被家長視為掌上明珠。當學生在學校出現傷害事故時,不少家長往往會做出一些令學校和教師難堪的舉動。于是,學校領導為減少麻煩,責令體育教師不要從事有危險的體操教學,以別的運動項目取代。這種因噎廢食的做法顯然不符合《新課程標準》,扼制了中學體操教材教學方法的創新。
總而言之,體操教學做到以上幾點,就會更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通過各種靈活多樣,切合實際的方法和手段,就會消除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出現的各種不同的心理障礙,就能順利完成教學任務,提高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