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素琴
摘 要:教育部最新頒布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中明確規定了“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在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中,聽力的比重占到整份試卷的35%。由此可見,英語聽力水平的培養與提高在整個大學英語學習環節中的重要性。從多年的教學實踐與經驗和對東湖學院非英語專業學生進行的教學實踐調查中總結出適合于基礎階段學習者提高聽力能力的“四步”訓練法,分階逐步提高大學生英語聽力水平。
關鍵詞:聽力水平;教學實踐;“四步”訓練法
一、聽力理解的本質
美國教育學家奧馬利(0Malley)認為,聽力理解的過程就是在目的語的環境中利用聽覺對該語言知識的學習過程,聽的過程就是回憶并鞏固已經學到的知識的過程,是運用學到的知識理解正在聽的文章的過程。加拿大語言學家范德格里夫特(Vandergrif)則表示,成功的聽力理解是將所聽到的信息與收聽者頭腦中固有的知識以及說話背景知識的比較。簡言之,聽力理解的本質即是聽話人根據聽力材料的聲音信號,以事先通過多種途徑對材料的預測為線索,結合個人文化生活背景,對輸入大腦的信息進行識別、補充、選擇、推理和判斷的過程。
二、聽力理解的難點
聽力理解是一個極其復雜的過程,它涉及學生在語言、認知、文化、社會知識等多方面的綜合能力。學生在聽力過程中遇到困難是在所難免的。這些聽力的重難點主要可以歸納為缺乏背景知識、生僻詞匯、習語、較長或者復雜的句子、語法、語音、語調、語速、連音及略讀音等。還有許多學習者反映,在聽力過程中,耳朵對詞匯的敏感度不夠,個別的單詞或者短語需要在聽完若干秒鐘之后才能反饋給大腦并進行信息處理,更有甚者,有時明明是已經認知了的詞匯,卻聽不懂。其原因主要在于學習者對詞匯的熟悉度和辨音能力還不夠。其次,學習者缺乏對英語學習的興趣,缺乏對于學習持之以恒的毅力,不斷受挫的自信心等心理障礙,都是造成聽力障礙的重要因素。
三、訓練素材的要求
教師需搜集一定數量的聽說文本和音頻的訓練素材發放給學生。素材難度可分成教育部頒發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中的基本要求、一般要求和較高要求三個階段。根據學生的進展程度,逐步加大訓練難度,直至達到課程要求規定的較高要求。訓練素材應覆蓋人文、社科、歷史、教育、日常生活等多領域的話題,音頻朗讀應該為清晰的標準語音語調,音質優美。每一階段的素材難易程度均等,并且集趣味性與知識性于一體,這樣更能激發學生的認知熱情。
四、提高聽力水平的“四步”訓練法
學習者在聽力過程中應不斷地對自身所遇到的問題、難題進行細致而具體的歸納總結,而教師此時也應對學生所遇到的問題進行分析和干預,指導學生能夠有意識地對自己的認知行為進行調整修正,并采取正確而有效的個性化學習策略。以下即為筆者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與經驗和對東湖學院非英語專業學生進行的教學實踐調查總結出的適合于基礎階段學習者提高聽力能力的“四步”訓練法的具體實施步驟。
第一步:普聽
要求學生先不看聽力文稿,激活耳朵,以自己現有的英語基礎聽一遍聽力材料,并嘗試抓住其中心意思。
第二步:聽一句,寫一句
這是聽力中最難的一個部分。學生可以使用暫停鍵,由最開始的五至六個單詞,慢慢加長至十個單詞左右的長度,這一過程可以反復連續地聽四至五遍,提高學生對詞匯的敏感度,仍然聽不出來的單詞可以留白,先空著。
第三步:對照原稿聽
拿出聽力原稿,對照自己所聽寫的內容,補缺沒有聽出來的部分,熟悉聽力題的句式和問話規律,并記錄導致部分信息沒聽出來的原因,學習者需對這些難點進行總結歸納,下一步就知道該采取何種對策一一補救了。
第四步:跟讀
這一步主要是用來提高語音實力。語音實力提高的核心在于“模仿”。鼓勵學生嚴格按照聽力音頻的語音語速及語調,并對照原稿逐句進行模仿,直至爛熟才能進行下一篇聽說材料的訓練。
教師可依據學生具體程度分階段、靈活制定進階目標和訓練任務,規定學生在一定時間內必須完成一定數量的聽說訓練。學習目標的制定力求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相結合,時間分配要合理,練習時長要適度,一定數量的訓練定會帶來一定程度上質的飛躍,達到提高大學生英語聽力水平的目的。
參考文獻:
[1]OMalley J M,Chamot A U.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2]Vandergrift,L. & Goh,C.Teaching and Learning Second Lan-guage Listening: Metacognition in Action.Routledge,2012.
(作者單位 武漢東湖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