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爭妍
摘要:隨著社會信息化的快速發展,現代信息技術與語文課程的整合可以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信息技術與語文課程整合的總體目標是為了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還有助于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和高效學習,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的指導有助于發揮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優勢,避免信息技術運用的弊端,從而創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環境,發揮網絡資源的優勢。
關鍵詞:信息技術;課程整合;自主;合作;探究
信息化是現代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大趨勢,信息技術的核心是網絡技術和多媒體技術。新課程標準在課程“基本理念”中指出:“語文課程應密切關注當代社會信息化的進程,推動語文課程的變革和發展”。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一條重要的途徑,就是信息技術與語文課程的整合。現代信息技術的出現,為我們改進教學手段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現代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起到了優化課堂的效果。
一、什么是信息技術與語文課程的整合
信息技術與語文課程整合,是指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把信息技術、信息資源、人力資源以及語文學科教學的內容有機結合起來,共同完成語文教學任務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信息技術與語文課程整合的重點是信息技術要服務于語文課程,信息技術是為語文教學服務的工具,整合的主體是語文課程而不是信息技術。
二、信息技術與語文課程整合的目標
(一)可以提高學生使用和處理文字信息的能力
語文課程目標是要讓學生初步具備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信息技術與語文課程的整合就是為了要讓學生初步掌握檢索信息和積累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通過信息技術查閱語文的有關信息的能力。
(二)可以培養中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精神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是為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與他人的合作精神。如學生可在教師指導下進行語文信息資料的搜索、存儲和處理,同時,還可以通過在網上合作以及小組合作的方法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這樣就可以使學生在使用信息手段進行語文學習的同時也提高了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的能力。
(三)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現代化的多媒體技術提供了豐富的圖文視覺效果,可以使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并且可以持續延長注意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突破時空限制,運用多媒體畫面的形象,生動、直觀地表現教學內容,激發學生想象,并在想象中產生豐富的聯想,從而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三、信息技術與語文課程整合的優勢
(一)使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可以提高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學習
網絡技術是通過超文本結構,使信息呈現多形式、非線性網狀結構,它的特點是大容量存儲,從而可以提供豐富的知識和學習信息,并且界面友好,可以多向交流,實現資源共享的交互式教育環境。這種環境可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自主學習的需求,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為學生提供了自主學習的條件和空間。在這種環境下,學生就會從一個被動的“聽課者”成為一個主動參與學習過程的“探究者”,在自主學習過程中,他們不僅獲取了知識信息,也學會了思考與研究問題。
(二)信息技術有助于學生進行高效學習
學生獲取知識最直接的場所就是課堂,課堂教學是實現教學結果的主要途徑,在有限的時間里,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可以將大量信息高效率、高質量地傳遞給學生來改變以往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學生不僅掌握了知識,也提高了綜合能力。
(三)有利于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等名言都強調了興趣激發學習活動的重要性。如果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學活動就不能順利進行,更談不上學生充分發揮其主體性了。現代信息技術的滲入,使學生感到新奇而有趣,客觀上加強了學生的感官刺激,可以迅速充分地調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充滿學習的欲望,變被動為主動,從而進入良好的狀態。
(四)有利于增強學生成功的體驗
每個人都渴望成功,體驗成功對于學生來講就更強烈了。蘇霍姆林斯基說:“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學生好好學習的愿望。”對于學生來說,成功的情緒就是學習的動力。體驗過成功,就會更加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就會更高,獲得知識的可能性就更大。我們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都盡量多地讓學生體驗成功,利用學生都喜歡在眾人面前顯示自己的才能的心理,使學生成功的體驗充分到位。
四、信息技術與語文課程整合的策略
信息技術與語文課程整合,可以側重以下幾個方面:
(一)構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環境
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特點和學習內容,以及學校的教學條件,為實現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創建網絡環境,創造有利條件,促進學生扎實基礎,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現代的課堂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成為知識的主動構建者,成為信息加工的主體,從而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加發揮其主動性、積極性。
(二)充分發揮教師的指導、協調和監控的作用
網絡最大的特點就是資源豐富,在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師生關系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大大增強。網絡在新的師生關系中成為了聯系教師與學生的關鍵因素。課堂運用信息技術是利弊并存的,不利于學生的方面:一是網絡本身沒有生命,這種特征決定了網絡教育中會發生疏于思想品德教育、人格感情熏陶的情況;二是豐富的網絡資源中也有很多不健康、不科學的內容,還有網絡游戲的存在,這些都可能會使學生墮入其中;三是網絡資源的信息內容多而廣泛,重復出現的內容很多,出現查找到的信息與教學內容無關,學生很難找到主體,容易產生迷茫。教師應該努力克服這些不利因素,加強教學手段,教師要及時通過教學軟件或是巡視加強對學生的監控,防止學生做與學習無關的事情。平時,教師還要教育學生要把電腦當成學習的工具,不能把電腦當成玩具。在網絡教學環境下,教師要把精力放到電腦和課件上面。但是,教師的注意力不能全部放在機器上,還要時刻注意學生的情緒變化,及時了解學生對所學習的知識技能掌握的情況,該停就停,該慢就慢。
總之,現代信息技術與語文課程的整合給教育教學改革帶來了新的機遇,我們要不斷探索,不斷總結,從而更有力地推動現代信息技術與語文課程整合的實踐。
【責編 金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