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琳
摘 要:初中數學作為義務教育課程中一門基礎的教學課程,它除了要求學生掌握基礎知識之外,還要求學生能夠有獨立思考、自我解決疑難問題的能力,有較高的創新意識,而這些問題都可以在合作學習中來實現完成。合作學習在數學教學中合理恰當的應用決定著初中數學的發展。
關鍵詞:合作學習;初中數學;教學應用
一、科學合理組建合作學習小組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有一個重要的活動就是組建合作學習小組。合作學習小組就是根據學生的基礎學習狀況、能力、興趣愛好等各方面將學生進行分組。老師可以將他們按共同興趣分為幾個小組,由能力最強的擔任活動小組的組長,讓他負責本小組討論學習的情況。或者老師為了讓大家共同進步,一起學習,可以將學生進行混合搭配。學習成績優良的和較差的一起進行討論學習,讓他們相互幫助,一起進步,以優帶劣。
這樣組建的學習小組,不僅帶動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而且容易使學生之間形成互幫互助的良好風氣,提高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習慣
學生要想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得更多的知識,就必須與其他同學合作,養成良好的合作學習習慣,這樣才能獲得更多的學識。
老師在數學課堂上進行教學之前,首先應該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思考時間和討論空間,讓他們對本節的數學教學知識有一個充足的準備,對教學知識有一個比較準確的認知和了解,培養他們合作學習的良好習慣。
老師課堂教學之前可以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合作學習時間和空間,以及學生自己在課程開設之前做好合作學習,學生逐漸培養起良好優秀的合作學習習慣。
三、客觀、多樣靈活、評價學生
數學是一門比較難懂的學科,個別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有時候理解得會慢一點,老師和學生不應該嘲笑他們,而是應該幫助他們,客觀地評價他們。
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很在意老師對自己的評價和看法,因此老師要注意自己對學生的評論,不能言過其辭,進行尖酸嚴厲的批評,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和求知的欲望。老師要從多方面對學生進行評價,綜合考慮,不足之處應委婉提出,表現好的應該進行表揚獎勵。學生之間不應相互嘲諷,而應互相幫助,對他們的不足之處進行指點和更改,在學習合作的過程中建立良好的同學關系。
合作學習是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的重要手段,同時也是學生學習很好的辦法。為了促進初中數學的進一步發展,還需要我們探索出更好的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崔吉兵.初中數學教學中應關注的細節問題分析[J].未來英才,2013(23).
?誗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