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教育作為小學德育的重要內容,一直貫穿于各年級的教學內容之中。《燦爛的姐妹花》一課是廣教版《品德與社會》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五星紅旗,我為你驕傲》的第二課。本課從初步了解有關祖國統一與“一國兩制”的相關知識;感受祖國的逐步強大和鄧小平同志提出的“一國兩制”的正確性;簡單了解香港與澳門的有關歷史與地理知識,感受港澳人民回歸祖國的心聲,從而激發學生的愛國之情、報國之志和強國之心。讓學生記住“貧窮落后挨打”這一沉痛的歷史教訓,并引導學生立志為祖國富強、昌盛、繁榮、發展而發奮讀書。
【學情分析】
備課之前,曾在五年級做了一個簡單的調查,結果發現,非常了解改革開放的占15%,而感覺一般的約占53%,不了解的占32%。可見,學生對改革開放的了解只是淺層次的,只有引導他們走出校園、走進社會、走入書海,才能深切地感受祖國改革開放前后的變化,才能觸動他們心靈深處的琴弦,從而潤物細無聲地激發他們熱愛祖國的情感。
【設計思路】
根據本課教材內容和編排特點以及我校五年級學生的實際水平,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兒童社會生活為主線的指導思想,引領學生進行課外實踐體驗和課內交流感悟。根據遵循兒童社會生活等一系列原則,讓學生在主體的參與中通過多種手段了解、感受祖國的變化和發展,激發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活動目標】
1.能夠說出“一國兩制”的基本含義,初步了解“一國兩制”的相關知識。
2.感受祖國的逐步強大和鄧小平同志提出的“一國兩制”的正確性。
3.簡單了解香港與澳門的有關歷史與地理知識;認識香港、澳門的區旗、區徽;感受港澳人民回歸祖國的心聲。
【重點難點】
簡單了解香港與澳門的有關歷史與地理知識;認識香港、澳門的區旗、區徽;感受港澳人民回歸祖國的心聲。
【課前準備】
1.搜集香港、澳門的名勝古跡,選擇一處作簡單介紹。
2.錄制歌曲《春天的故事》;學唱《七子之歌——澳門》《大中國》
3.自制區旗。
【課時安排】
第一課時:初步了解“一國兩制”的相關知識;簡單了解香港與澳門的有關歷史與地理知識;認識香港、澳門的區旗、區徽;感受港澳人民回歸祖國的心聲,并讓學生記住“貧窮落后挨打”這一沉痛的歷史教訓。
第二課時:引導學生調查了解身邊的港資、澳資企業,從中感受祖國的逐步強大和鄧小平同志提出的“一國兩制”的正確性,引導學生立志為祖國富強、昌盛、繁榮、發展而發奮讀書。
第一課時
【活動過程】
一、音樂渲染,激情導入
1.課前播放《春天的故事》(課件1)生輕聲跟唱。
2.師激情引入:和煦的春風吹開冰凍的山河,改革開放喚醒了中華大地,一對美麗的姐妹花在祖國母親的懷抱里燦爛盛放!瞧,她們是誰?
板書:(香港、澳門)今天我們走進香港澳門,來領略這對姐妹花獨特的風采和動人的故事。(齊讀題目:12燦爛的姐妹花)
二、知識交流,了解港澳
過渡:課前同學們都制作了區旗區徽,來,向大家展示你的作品吧。
(一)認識區旗、區徽
1.生展示自制的區旗、區徽,各小組評選最好的高高舉起。
師:誰能向大伙介紹這些區旗區徽的寓意呀?同學,你做得最好看了,給我們講講吧。
2.推選兩名同學上臺介紹(課件3依次出示)。
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中有一朵白色洋紫荊花,紅色底色。洋紫荊花是香港市花,代表香港。紅色底色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的底色一樣,象征香港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花中的五星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上的五星相對應。區旗用紅白兩色作主色象征香港實行一國兩制。
香港區徽是代表香港的徽章,區徽模仿香港區旗的設計,內圓有一朵白色洋紫荊花,紅色底色。外圈則為白底紅字,寫有繁體中文“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及英文HONGKONG(代表香港)。底色是紅色,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的底色一樣,區徽圖案的含義與區旗相同。
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區旗為五星蓮花綠旗。五顆呈弧形排列的五角星,象征著國家的統一,象征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澳門是祖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含苞待放的蓮花是澳門居民喜愛的花種,既與澳門古稱“蓮島”,舊稱的“蓮花地”“蓮花莖”“蓮峰山”相關,又寓意澳門將來的興旺發展;三個花瓣表示澳門由澳門半島和氹仔路環兩附屬島嶼組成;大橋、海水反映著澳門自然環境的特點。底色象征著和平與安寧,寓意澳門四周是中國的領海。
澳門特別行政區區徽上有五星、蓮花、大橋、海水圖案,以綠為底色。區徽中間是五星、蓮花、大橋、海水,周圍以中文書寫“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下為澳門的葡文名“MACAU”。區徽圖案的含義與區旗相同。
過渡:講得真好!掌聲送給……課前預習很充分,接下來我們進一步來了解關于香港和澳門的地理、歷史知識。
(二)知識交流,了解港澳(課件4出示)
1.自主瀏覽學習課本76~80頁,劃出介紹香港、澳門的地理、歷史、名稱由來等知識,欣賞一些名勝圖片。
2.小組交流,互幫互學。
3.簡略匯報,共享習得。
4.評選優勝組,嘉獎大紅旗。
三、共享互動,激發共鳴
過渡:同學們了解得真多。那么,美麗的香港和澳門是怎么被列強所侵占的呢?
1.誰來給大家講講這段歷史?
預設:
生1:講香港淪陷史。
生2:講澳門淪陷史。
師補充:同樣被外國列強割占的還有臺灣、威海衛、廣州灣、九龍、旅順、大連等領土。著名愛國詩人聞一多于1925年3月在美國留學期間創作了一組詩歌——《七子之歌》,既表達了對祖國的 又表達了 )
2.聽完老師同學的介紹你有何感想?
(預設:生1:落后就要挨打!生2:當時的貧窮落后、朝廷政府的腐敗無能。生3:……)
過渡:百多年來,港澳同胞日日夜夜盼望回到祖國母親的懷抱。來!讓我們一起唱一唱其中的《七子之歌——澳門》,邊唱邊體會同胞們歷經百年、風雨兼程、日日思歸的愛國情懷。
3.唱一唱《七子之歌——澳門》(課件7出示:《七子之歌——澳門》錄制歌曲視頻)。
四、重溫回歸,“一國兩制”
過渡:百年期盼終于迎來曙光。在改革開放春風的吹拂下,我們的祖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經濟實力、綜合國力不斷增強,加上“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促使香港澳門這對落難的姐妹終于結束了百年的漂泊,踏上歸程,她們回來了!回到祖國母親的懷抱!讓我們一起來重溫這一激動人心的歷史性時刻吧!請起立!
1.課件8播放香港和澳門回歸交接儀式。(剪切視頻)生起立揮動手中的旗幟,國歌奏響時則要肅立、行隊禮。
2.生暢談觀后感受。
3.一起朗誦《最后一分鐘》。
五、組織討論,引發思考(課件9出示)
1.如果現在中國還像以前那樣貧窮落后,我們能把香港、澳門的主權收回來嗎?為什么?
2.作為祖國的小主人、國家的未來,我們能為維護國家的和平和發展做些什么呢?
(1)小組討論。
(2)生自由談(如“香港和澳門的回歸,讓我們感受到只有國家強大了,才有可能使港澳回歸作國的懷抱,才能洗刷歷史的屈辱等”。“落后就要挨打!”“努力學習……”等)。
六、暢談收獲,升華情感
1.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2.師:同學們說得真夠振奮人心的,少年強則國強啊!我們堅信:在祖國的懷抱里、在萬眾一心的努力下,香港、澳門,這對姐妹花的明天會更好!祖國的明天會更好!(板書:祖國、明天會更好)
3.高歌一曲《大中國》獻給我們親愛的祖國吧。(課件10播放歌曲及錄制視頻)
過渡:香港澳門回歸之后,“一國兩制”獲得了巨大的成功,讓我們在課后繼續去領略它們的風采吧!
七、鏈接生活,布置實踐(課件11出示)
1.繼續收集香港、澳門名勝古跡資料,自編導游詞。
2.調查身邊的港資、澳資企業,感受“一國兩制”獲得的巨大成功。
作者簡介:盧幼丹,女,1974年8月出生,大專,就職于廣東省汕頭市澄海城西樹強小學,研究方向:品德教學實現回歸兒童生活。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