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桂榮
〔關鍵詞〕 學困生;轉化工作;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25.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4)01—0029—01
在落實素質教育的過程中,教師除了重視學生的知識技能目標,更要關注學生的內心世界,培養他們健全的人格與心理素質。由于每個學生的家庭環境、社會環境、自身的心理素質和基礎不同,每個學生都存在著一定的差異。素質教育的精髓就在于面向全體學生, 加強對學困生的轉化,這不僅是對教育工作者職業道德的要求,更是時代的需要。
一、關心愛護學困生是做好學困生思想工作的重要前提
教師要誠心、耐心地與學困生進行情感交流。對學困生要對癥下藥,要了解其后進的原因,有的放矢、因人而異地采取措施 。多從心理的角度去分析,給予他們真誠的指導和幫助,懷著真誠、理解、尊重、信任和愛護學困生的一顆心,了解學困生,關心學困生,尋找學困生身上的閃光點。尋找與學困生交流與溝通的橋梁,動之以情,使他們確實感受到愛的溫暖。同時要做到少批評、少發火,不體罰 ,消除學困生的逆反心理。要正確評價學困生,公平對待學困生,讓他們感到老師正期盼他的進步,只有這樣,才能得到學困生的真誠回報。
二、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是轉化學困生的基礎
要使學困生對學習感興趣,教師必須得到學困生的尊敬和愛戴。因此,教師要處處嚴格要求自己,努力使自己成為學生喜歡的知識廣博、善解人意、品德高尚的老師。在教學中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創設情境讓學困生主動參與,創造機會讓學困生表現自己的才能,向學困生多提問一些基礎性知識,減少學困生學習中的挫折感,使他們盡可能多地獲得老師的肯定、表揚和同學們的贊許,增加學困生學習的自信心,提高學習的興趣。一旦發現他們的優點和進步就要及時給予表揚;當他們的作業出現較多錯誤時,教師要當面批改,指出錯誤,耐心指導,不要一看到答案不對就打×,應分析思考的過程是否正確,是否合情,指出對的部分,劃出錯的地方,幫助學困生彌補知識上的缺陷,發展他們的智力。
三、獲得成功的愉悅是轉化學困生的動力
學困生也具有進取心、自尊心,同樣渴望進步,渴望得到關愛,渴望得到理解和慰藉。法國教育家盧梭曾經說過:“表揚學生微小的進步,要比嘲笑顯著的惡跡高明得多。”為此,教師應贊賞每一個學困生所取得的進步,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困生,激發他們成功的自信心,形成積極的自我學習內部動力。
亮亮是我班上一個聰明又淘氣的小男生,他的爸爸、媽媽由于工作太忙,沒有時間照顧他,所以他好動、貪玩,上課注意力不集中。面對他,出于教師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我常告誡自己:要有耐心,決不能放棄。我千方百計地挖掘他的閃光點,哪怕是微小的進步,都及時給予肯定。有一天數學課 ,我講解一道思考題時,亮亮竟然能用多種方法解答。于是,我抓住這個契機,及時表揚了他,全班同學都向他投去了羨慕的目光。只要體驗到一次成功的歡樂,就會激起無數次追求成功的努力。在畢業復習期間,亮亮在紀律、聽講、作業完成等方面都有了明顯的進步。
四、持之以恒是轉化學困生的保證
學困生的轉化工作是長期而又復雜的,因而,我們在做學困生轉化工作時,不能企圖通過幾次談話、補課、家訪就立竿見影。對他們轉化過程中出現的反復,應客觀地加以分析,明確“反復”是學困生轉化過程中的一個特點。我們要了解這種反復,接受這種反復,疏導這種反復,當學困生再次出現行為偏差時,不要暴跳如雷,不依不饒,要平心靜氣,寬宏大量,再一次地、進一步地幫助學困生深化認識 。因此,教師必須抱著“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的信念去做好學困生的轉化輔導工作,循序漸進,持之以恒,只有這樣,轉化工作才能有成效。
五、家校合力是轉化學困生的外部條件
學困生的轉化是一項充滿智慧與挑戰的工作,只依靠學校和教師是不夠的。父母在學生成長過程中的影響是很明顯的,也是極為重要的,缺乏家庭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為此,教師應通過家長學校、家長會議、家訪等多種形式與家長相互交流,溝通信息。只有學校與家長配合緊密,共同努力,共同督促,學困生的轉化工作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編輯: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