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成虎
〔關鍵詞〕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 氛圍;興趣;探索;開放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4) 01—0060—01
新課改要求,小學語文教學要創設愉快的課堂氣氛,倡導學生主動參與、勤于探索,培養學生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在此,筆者根據多年的教學實踐,談一談構建高效課堂,提高課堂效率的幾點認識。
一、 注重情感,創設和諧氛圍的課堂
奧地利教育家貝爾納曾強調:“沒有情感的教育不會成為成功的教育;沒有情感的課堂不是成功的課堂。”因此,教師要善于通過各種手段和方法建立一個平等、和諧、信任的師生關系,營造一個自由、寬松、和諧、樂學、互相信任、心情愉悅的課堂氛圍。教師的一個微笑,一句鼓勵的話語,一個富有啟發性和創造性的問題,都能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這樣的教學,不僅能使學生學會知識,形成技能,也能使學生獲得情感上的豐富體驗。除此之外,教師還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充分信任學生,給學生提供發表不同見解的機會,引導、鼓勵和督導學生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體會,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的思維才不會受到壓抑,才會有不同的聲音產生,才能有不同的觀點自由綻放,學生的學習潛能才會不斷地被開發。
二、 積極引導,創設激發興趣的課堂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飽含了深刻的道理,令人深思。教師的責任不僅是授業解惑,而且是以豐富的經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之爆發出強烈的學習動機。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注意選擇適合學生年齡特征的話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之樂意學。心理學研究表明:小學生的有意注意時間短,無意注意占優勢,游戲是學生樂意為之的活動。在課堂中,教師將游戲與教學內容相結合,能夠使學生真正地“動”起來,做到在玩中學習,玩中思考,玩中創新。值得注意的是,課堂表演也是低年級學生感興趣的活動之一。筆者在教學中,常常引導學生抓住課文的重點字句來理解課文,然后讓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并在朗讀中加上適當的表情、動作。這種教學方法為學生營造了一種輕松愉快、生動活潑的學習氛圍,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三、聯系實際,創設自主開放的課堂
學生的潛力是無限的,只要教師給學生足夠大的平臺,就能激發出學生無限的創造力。筆者在教學《烏鴉喝水》一文中“鳥”和“烏”、“喝”和“渴”兩組生字時,鼓勵學生思考,找出識記的方法。學生經過思考后竟然得出了這樣的答案:“烏”表示黑色,“烏”比“鳥”少一點,是因為烏鴉全身都是黑的,以至于我們看不到它的眼睛;“喝水”是因為口喝,而且必須把嘴張大,所以是口字旁,“渴”是因為口渴了特別想喝水,而想喝水不一定要張大嘴巴,所以是三點水旁。創設一個開放式的課堂,既能滿足學生的好奇心理,又能激起學生的表達欲望,使語文課堂真正地做到自主、高效。
四、質疑解難,創設主動探索的課堂
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而在于激勵、啟發和引導,教師的職責不在于“教”,而在于指導學生“學”。因此,教師的角度定位不應是一個好“演員”,而應是一個好“導演”。由此可見,教師應該充分地尊重學生,讓學生提出問題,在課堂上靈活地按照學生的問題來組織教學,適時解決重點和難點,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討論中滿足欲望,學到知識,提高能力,讓學生通過自讀、討論和交流來學習。同時,教師應在學生思路阻滯時給予疏通,認識模糊時加以點撥,方法欠妥時給予指導,表達不暢時給予幫助,學有成效時給予鼓勵,讓學生自主求索,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總之,教師應著力構建自主課堂,讓學生在生動、活潑的狀態中高效率學習。教師應給學生一些權利,讓學生去選擇;給學生一些機會,讓學生去體會;給學生一點困難,讓學生去解決;給學生一個問題,讓學生找答案;給學生一種條件,讓學生去鍛煉;給學生一片空間,讓學生去開拓。“教無定法,各有各法”,作為新時代的教師,只有不斷學習,與時俱進,才能在教改的路上越走越寬,才能更好地教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做人。
編輯: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