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素梅
摘 要:中職生是經濟發展第一線未來的勞動者,不僅要掌握好專業技能,還應該要重視道德品質的培養。本文針對企業對中職生的德育要求以及中職校學生的德育教育的現狀,提出了中職生德育教育培養的途徑,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從而提高學生職業素養和就業競爭力,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關鍵詞:德育教育;體驗式德育教育;途徑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1-018-02
一、企業對中職生的德育要求
近年來中職生的就業前景非常樂觀,主要是因為中職生以技能學習為主,動手能力強,能很快適應企業崗位的需要,到企業馬上就能上崗,深受用人單位歡迎,所以就業率居高不下。我們也走訪了一些企業調研,了解他們對中職生的素質要求。這些企業的觀點基本相同,他們認為中職生動手能力強,能馬上就上崗,但是在職業素質方面有待加強。他們認為現在的學生眼高手低,嬌生慣養,對住宿條件、工作環境要求過高,承受壓力的能力不夠,經常抱怨,不能吃苦耐勞,不夠穩重。歸納起來就是企業對中職生的要求:敬業、穩重踏實、謙虛好學、懂得做人、能吃苦耐勞、與人溝通的能力、有較強的團隊合作精神。
二、中職生德育教育的現狀
根據企業對中職生的職業素養方面的要求,中職生在校學習期間,不僅要把
專業技能學好,更重要的是將職業素質培養好,要先學會做人。近年來我們覺得學生的“質”大不如從前,感覺一界不如一界,教師德育工作的難度越來越大,任務變得更加艱巨。雖然有部分學生有自己的目標和希望,想在職校學點知識,學點技能,為自己將來能自食其力奠定一定基礎。但也有部分中職生道德情感現狀不是很理想。
1、學生不愛學習
主要原因是在初中階段沒有打下或養成良好的學習基礎和學習習慣,造成學生學習主動性、積極性差,不愛學習,不會學習;有些學生選擇職校是因為父母的意愿,他們根本就不想繼續讀書,不愛學習;有些學生覺得學了也沒有用,出去也是要從基層做起,工資低又辛苦;由于現在正值用工荒,就業門檻低,即使沒有高學歷也很容易找到工作,因此有些學生覺得學不學都一樣。
2、行為規范及自律能力差
相當一部分學生紀律觀念淡薄,經常遲到、曠課、逃學、打架斗毆、亂扔垃圾、破壞公物、辱罵教師、不參加勞動,缺乏責任感。他們明明知道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但是有時候就沒辦法控制自己,自律能力差。
3、心理承受能力差
部分學生到企業見習,初到企業有時候在工作崗位上還不夠熟練,難免會被主管領導、老員工批評,學生就覺得受了很大的委屈,有時候工作量大一些,學生就受不了。
4、意志力差
現在很多學生的家庭環境比較好,父母比較寵愛,在家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遇到什么事情都讓家長來解決,物質給予多,精神給予少;有些家庭雖然并不富裕,但為了不讓自己的孩子吃苦,什么事情都不讓孩子做,嬌生慣養使孩子們形成懶惰的行為。當學生見習的時候,嫌工作累,跟家長訴苦之后家長就讓學生回家不同意繼續見習了。這使學生缺乏獨立自主的生活能力,缺乏克服困難的決心和毅力,缺乏艱苦奮斗,遇到困難,不謀求解決,只有退縮或放棄,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總嫌工作吃力,工作時間長。
三、中職生德育教育培養的途徑
中職生是經濟發展第一線未來的勞動者,不僅要掌握好專業技能,還應該要重視道德品質的培養。傳統德育教育偏重說教,缺乏交流和融入生活,沒有注重德育實踐,忽略了自我教育和同伴教育,效果不明顯。在此我們突破德育教育單一的說教方式,引入全心的體驗式德育教育理念,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有效的實踐體驗,讓學生力求自主參與、積極體驗、內省感悟、思想升華、從而提高學生職業素養和就業競爭力、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1、開展豐富的課外活動
雖然職業學校的學生成績都不大好,但是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優點、一技之長,我們可以組織各種各樣的課外活動讓學生能表現自己,為他們提供一個施展個人才華的舞臺,讓他們有一個能夠站在領獎臺上的機會,去感受成功者的喜悅心情,體驗成功。在課外活動中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團結友愛的互助精神,增強集體主義感和責任感。例如:技能比賽、文藝匯演等。我校每年都舉行技能大比武,學生都踴躍參加一顯身手,而且技能比武是采用小組為單位,因此小組的每個成員都要齊心協力,只要有一個掉隊,那整個小組就有被淘汰的可能。通過技能大比武,學生能體會到團結的力量,從而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集體主義感和責任感。
2、讓學生在實踐中參與,在實踐中獲得體驗
讓學生到企業實踐,讓學生在實踐中參與,在實踐中獲得體驗。實踐對學生來說不僅是將課堂上所學的理論運用到實踐上,更多的是他們接觸到社會就會領悟、體驗到除了學習之外他們還要學習很多課堂上沒有的知識。例如:耐挫能力 、與別人的溝通能力、與別人的合作意識、獨立工作的能力、吃苦耐勞的精神、遵紀守法的自控力、承受壓力的能力等等。例如:我校09旅游班的同學,在學校學習的時候有部分同學經常遲到、曠課,可是到了企業參加見習工作,在工作崗位上的要求是和正式員工一樣的,是不能遲到的、曠工的,否則就要扣工資,情節嚴重也是要開除的,學生通過這次實踐工作體驗到了要遵守紀律按時上班,回學校后在紀律方面也表現的好多了。還有些同學剛到企業就哭了,吵著要回家,經過老師的了解學生是覺得住宿條件差、工作辛苦,后來經過老師的開導和鼓勵這些學生都能堅持到見習結束,學生也從這次實踐中體會到父母的艱辛、也提高了他們吃苦耐勞的精神。這些平日里都是父母的心肝寶貝什么都是父母包辦,到了企業什么都是靠自己了,工作是獨立完成,而且還要學會與人溝通、與人協調、與人合作的能力。因此到企業實踐可以讓學生自己去體驗,比老師的傳統說教更有效,對于其良好的道德能力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學生在參與活動過程中,不斷補充,優化和融合已有的道德體驗,有助于他們妥善處理現實中遇到的各種道德問題。
3、培養學生的專業情感
我們也對一些不愛學習的學生做了一些調查,其中有部分學生對自己所學的專業是什么,將來要做什么工作不是很了解,有部分學生知道是做什么但是覺得畢業出去不能馬上做管理層,要從基層做起就覺得學了也沒什么用。要使學生對學習感興趣、穩重踏實,培養學生的專業情感是很有必要的。要培養學生對于本專業的熱情,我們可以通過講座的形式對他們進行專業歷史教育,讓他們了解本專業的過去、現在和未來,使他們對本專業產生自豪感和使命感,這樣,他們對于專業的熱情就會被激發出來,他們對于專業的學習也就自然而然變得主動。我們也可以帶學生到企業參觀、培訓讓學生了解本專業工作崗位的要求,有利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以此為目標。我們也可以邀請優秀畢業生來學校給同學們講述他們的成功經驗,與在校生交流,增強他們的學習動力,也使學生知道做什么工作都是要從基層做起一步一步走上成功,有利于培養現實化,培養學生穩重踏實。
德育教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具有漸進性,反復性,復雜性和曲折性。只有我們充分認識中職生德育教育的特點,引入全心的體驗式德育教育理念,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有效的實踐體驗,讓學生力求自主參與、積極體驗、內省感悟、思想升華、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從而提高學生職業素養和就業競爭力,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參考文獻:
[1] 李 雪.淺談中職生道德情感的培養.黑龍江省農業經濟職業學院.
[2] 曹淑蘭.淺談中職生的思想道德教育[J].科教文匯,2007(4):28.
[3] 張永正.淺談中職生德育教育.宜賓市商職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