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平
摘 要:在對合作學習大力倡導、積極實踐的同時,還應對在探索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不斷思考,在冷靜的思考中不斷調整、改進。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理解和把握合作學習所秉持的各種學習理念,并在教學中靈活應用合作學習的各種基本策略,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逐步走向真正有效的合作學習,促進學生主體性的發展。
關鍵詞:合作學習;數學課堂;合作意識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1-182-01
《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合作學習作為新課程倡導的三大學習方式(自主、合作、探究)之一,是課堂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一種有效方法,也是當前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的重要途徑。但是,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許多教師只把合作學習作為一種教學的組織形式在課堂上使用,學生的合作意識淡漠,從而不能真正發揮出合作學習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方面的優勢。如何開展富有成效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呢?本文主要從激發興趣——想合作;加強指導——會合作;體驗成功——樂合作三方面來探討。
一、激發興趣——想合作
合作學習的倡導者認為學習是滿足個體內部需要的過程。“只要愿意學,才能學得好”。因此,我們應將教學建立在滿足學生心理需要的基礎上,使教學活動帶有濃厚的情意色彩。
1、學習任務的設置。并不是所有的學習都需要合作,組織合作學習要把握好契機,精心設計合作學習的內容、要求和呈現的方式。
(1)在新知探求過程中,組織合作學習。例如,在教學“質數和合數”時,我出示1-20的數字,讓學生分別寫出他們的因數,然后觀察,看有什么發現。但是數太多,如果每個人都逐一去寫,不僅費時間,而且對新知的理解較模糊。因此我采用合作學習的方式,把講授之權下放,鼓勵學生大膽自主探究,看那組同學寫得既快,發現的規律最多。于是學生帶著責任、帶著興趣、帶著自信快樂地投入到了合作學習中。每個合作小組各顯神通,互相配合,分工協作,不僅很快寫完每個數的因數,而且發現很多分類方法。組內合作、組間競爭的格局不僅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重要的是換來了合作能力的培養、群體凝聚力的增強、學習自信心的激發。
(2)個人能力不能或難以解決的問題。如教學“長方體的特征”時,單獨讓每個學生通過觀察發現長方體的所有特征很困難。因此,我及時安排合作學習,讓每個同學都從別人那里看到問題的另外一些角度,培養了學生全面考慮問題和善于從別人身上取長補短的好習慣。這樣,合作時機的恰當把握,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發揮了主動性,活躍了思維,學生不僅加強了對知識的理解,而且掌握了學習數學的方法。
(3)學生意見不一致,而且有爭論。如在說出既是2、5的倍數,又是3的倍數的最小三位數時,有的同學認為是300,有的則認為是330,還有的同學認為是120。這時我適時組織交流,讓學生充分發表見解,結果問題越辨越明,最后達成共識,結果是120。這樣在合作交流過程中,學生的思維得到了鍛煉,知識得到了拓展,同時也逐步養成了虛心聽取別人意見的良好習慣。
2、合作學習的評價。對學生合作學習進行評價的主體可以是教師,也可以是學生。無論是學生自評,組內互評,還是集體評價,對學生個體行為方式的評價都要突出“合作”二字。
組內成員互評時,要以小組為單位,對組內每個成員的學習情況互相評價,如對問題的分析是否正確、有條理,表達是否簡練,操作是否正確、規范等;評價小組合作過程,多肯定集體的智慧和力量。教師要適時調整和改進自己的教學過程,及時運用教學語言,對組及組員進行綜合評價。組內互評可以讓組員充分展示各自理由,為組員提供再學習的機會;組內互評也給不同的學生搭建了成功的平臺,人人有機會,人人有發展,從而解決合作學習中對個體的評價難的問題。這樣評價做到既有個體又不失去全體,實現評價體系的多元化。
二、加強指導——會合作
有效的合作學習離不開教師的指導。教師對學生合作學習的指導,除了要注意異質分組、加強評價等要素外,還要注意以下兩方面。
1、合作技巧的指導。只有讓學生學會合作的技巧,才能開展好合作學習。教師可以在合作學習前正面教給方法,如“交流時,組長指定輪流發言”,“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認真聽同學發言,說出你的看法、意見”,“認真聽,評出最佳選手,說明理由”。教師也可以在小組合作學習時,個別引導,與學生一起參與學習,培養合作意識,不著痕跡地讓學生學會合作學習的技巧,做到“潤物細無聲”。
2、學習困難的指導。當合作學習小組遇到學習困難時,教師可以適時點撥、指導,提供必要的幫助。如:在教學“長方體的體積”時,我要求每個小組通過擺木塊,觀察、討論,找到長方體的體積與長方體的長、寬、高有什么關系?很快大多數小組找到了答案。可有一個小組卻一團霧水,于是,我走過去,點了一下,既然長方體的體積知道了。想一想長、寬、高可以運用什么運算?小組成員頓時恍然大悟,也找到了求長方體體積的方法,臉上露出了笑容。
三、體驗成功——樂合作
我們經常發現,在合作學習小組剛組建時,學生往往具有很強的合作愿望,而經過一段時間之后,則變得興趣全無,應付了事。其中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恐怕在于學生沒有體驗到合作成功的喜悅,沒有看到合作是個人取得成功的重要的基本途徑。這時,教師就必須成為一名有心人,留意學生在合作學習中的一舉一動,及時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加以肯定與鼓勵,引導學生用心思索,在與同伴的情愫交流中享受那獨特的愉悅。
在對合作學習大力倡導、積極實踐的同時,還應對在探索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不斷思考,在冷靜的思考中不斷調整、改進。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理解和把握合作學習所秉持的各種學習理念,并在教學中靈活應用合作學習的各種基本策略,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逐步走向真正有效的合作學習,促進學生主體性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