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芳平
摘 要:近年來,國有企業經濟得到了穩步發展,但隨著國內改革的不斷深入和國際形勢的復雜多變,引發的一系列錯綜復雜的新情況、新問題亟待解決,同時也給思想政治工作帶來了更多難題。在新的形勢下,我黨召開了第十八次全國黨員代表大會,對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為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開展指明了方向。筆者結合香港中旅集團駐深機構實際工作的實踐體會,對如何加強開展新形勢下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談談自己的一些思考,僅供交流。
關鍵詞:新形勢;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多元化思想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的深入,我國國有企業也發生深刻變革,呈現出經濟結構多元化、勞動關系復雜化、就業方式多樣化的趨勢。實踐表明,要確保國有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能最終促進企業的經濟發展,必須確保其具備科學的理論指導和明確的政治思想,黨的十八大中提出的一系列新亮點、新舉措,無疑給處于新形勢下的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發展方向。因此,如何以十八大精神為指引切實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成為國有企業當前乃至今后長時期內緊抓的重要任務之一。
1、對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目標特點的認識
黨的十八大提出了“以科學發展觀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努力提高廣大人民的生活水平,調動廣大人民的積極性,努力實現中國夢”為主線的重大戰略部署。港中旅集團是中國旅游產業鏈完整、要素齊全、競爭力較強的大型旅游企業集團,具有較強市場影響力和良好發展基礎。面對當前的嚴峻形勢與挑戰,港中旅集團要進一步創新體制機制,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產業結構,提高經濟效益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實現科學發展,這既是集團的目標,同時也是職工的夢想。要實現這一目標,對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而言,如何教育引導職工認真學習領會黨的十八大精神,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創新科學理論,探索先進工作方法和創建符合企業實際的思想政治工作機制,成為新的歷史時期思想政治工作必須思考和重視的課題。
2、當前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新挑戰
近年來,隨著國際國內環境的不斷發展變化,經濟全球化、政治民主化、社會信息化、文化多元化、個體獨立化已經逐步滲透到社會的各個方面,僅僅依靠傳統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不能滿足當前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影響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效能。具體而言,當前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主要面臨如下挑戰:
(1)國有企業獨立性增強,思想政治工作局面更為復雜
十八大報告中明確指出,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必須更加尊重市場規律,更好發揮政府作用。而從另一個方面來講,就是要求國有企業能夠真正進入到市場之中,逐步擺脫政府對國有企業的影響,避免越位、錯位等方面的問題。2012年港中旅集團部分產業受行業形勢影響,出現增速放緩的情況后,集團全面貫徹落實國資委穩增長提效益通知精神,推出十項具體應對措施,重點落實抓好經營要效益、降本控費保效益、盤活存量找效益和金融理財添效益四項具體工作,切實履行國有企業政治意識、大局意識和責任意識,扭轉經營下滑趨勢,全力確保全年取得好的經營業績。
(2)國有企業關系多元化,思想政治工作針對性要求高
隨著國有企業進入市場,企業自身資本結構也逐步發生變化,從以往的絕對控股變為相對控股,從傳統的一家獨大變為如今的多方合作,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企業職工、管理者、所有者的觀念、思想認識更為多元,價值觀更為多樣,就使得傳統的“通用性”工作方法效用降低,對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要求更高,若只注重某一層級的思想認識,一元化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必然會引起其他層級的不滿,帶來新的問題。
(3)國有企業市場性凸顯,思想政治工作實用性受質疑
隨著我國社會主要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完善和國有企業改革步伐的深入,國有企業已進入到市場競爭之中,企業的逐利性增強、員工的流動性增強、管理層的權威性增強,而與之相反的是員工的歸屬感降低、企業行為的短期性增加,無論是企業管理層還是員工都會對思想政治工作的積極作用產生疑問,甚至認為這是上世紀的產物,已經難以在新時期發揮有效的作用。因此,如何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質量的迫切性更加突出。
3、新形勢如何加強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
3.1 認真貫徹十八大精神,夯實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組織基礎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呈現多元化趨勢,人們思想觀念轉變巨大,思想政治意識日益淡??;另一方面,部分企業的政工人員沒有及時轉變觀念,在工作中仍堅持固有的舊內容、舊方法、舊手段,缺乏活力和創新點,其結果必然造成思想政治工作難以到位,職工的思想政治觀念淡化,部分人不能很好地認清當前的國家形式,盲目悲觀,加劇社會的不安定因素。筆者認為,應從以下三個方面夯實企業政治思想工作的基礎,關鍵如下:
(1)企業政工人員在工作中要以十八大精神作為政策指導,切實轉變自身觀念。很長時期以來,部分企業政工人員的思想政治工作主要圍繞企業經濟效益進行,一切以效益為重,不注重培養政治思想認識,一定程度上導致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性不高。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明確提出了一些黨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具體做法的理論指導,企業政工人員應認真學習研究并深刻領會黨的十八大報告的精神內涵,深入挖掘報告中蘊含的各種科學理論與方法,并積極主動地將這些理論和方法運用到今后企業政工工作中,以確保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能緊跟時代脈搏,增強工作的有效性。在人數眾多的員工中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先進性活動,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努力把各級黨組織建設成帶領員工努力工作、團結奮進的堅固堡壘,成為公司發展的組織者、推動者和實踐者,積極探索企業與黨組織共同發展新模式。
(2)要緊密結合當前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形勢,建設一支觀念創新、能力卓著的政工干部隊伍。企業政工人員要提高創新能力,必須加強學習,認真研究掌握黨的十八大精神中關于創新發展的主題思想,切實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最終建設一支具有良好創新能力的政工干部隊伍,并在深刻領會十八大創新發展主題思想的基礎上,將這種創新的觀念融入到日常的思想政治工作中,豐富政工方法。
(3)加強實踐探索,全面提高思想政治建設工作的科學化水平。企業的政工部門應結合十八大精神中關于黨的建設的要求,緊緊圍繞“服務企業,建設隊伍”這一核心任務,找準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業務工作的切入點,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不斷探索實踐,采取新措施,建立新機制,不斷豐富和創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內容和形式,全面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建設的科學化水平。
3.2 認真貫徹十八大精神,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點
十八大報告中提出了一系列意義重大、思想深遠的新提法、新舉措、新亮點、新部署,其內容涵蓋社會各個層面,企業應結合自身思想政治工作的實際情況,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點,如此才能確保思想政治工作富有成效。筆者以為,就企業而言,應突出強調十八大報告中的“三個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具體措施如下:
(1)加強對職工進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思想教育。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面貌發生巨大改變,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這些事實都強有力地說明,走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是中國人民的正確選擇。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我們應堅持對職工進行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思想教育重點,如對職工進行生活變化及經濟收入的宣講,讓職工認識到正是由于堅持走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我們才能取得如此傲人的成果,增強他們對走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心。
(2)加強對職工進行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思想教育
政工人員要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對職工加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教育,使職工在理論上深刻地認識該如何走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怎樣實現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并讓職工深刻認識到,在相當長一段時期內,我國仍將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一條漫長而曲折的道路,不能急躁冒進,也不能因此而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失去信心。
(3)開展紀律教育學習提升服務效能
加強黨性修養、推進作風建設,是長期以來我們黨執政能力建設和保持先進性的重要內容。近些年,香港中旅集團駐深機構開展加強思想作風建設活動,取得了一定成績,干部職工干事創業的精神風貌有了較好轉變。當前,通過抓好紀律教育學習,充分發揮紀律教育的引導、滲透、警醒功能,有利于幫助解決黨員領導干部在黨性黨風黨紀方面以及領導人員在工作作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切實增強黨員干部的黨性觀念、紀律觀念以及制度意識;有利于培養企業領導人員良好的工作作風和思想作風,把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貫穿于決策、管理、生產、經營的全過程,進一步加強集團公司干部隊伍的修養,促進隊伍以更加熱情的態度、更加優良的作風、更加高效的服務促進各項工作的開展。
3.3 認真貫徹十八大精神,強化理論實踐謀和諧促發展
近年來,社會矛盾加劇,群體性事件激增,不利于社會的和諧穩定發展,同時,社會上的各種矛盾和沖突也必然會給企業職工造成一定的沖擊和影響,這種影響作用一旦擴大,勢必削弱企業職工隊伍的穩定性,影響隊伍的凝聚力和戰斗力,不利于企業的持續發展。黨的十八報告中著重強調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提出要“以人為本”,“解民憂、辦實事、促和諧”,具體到企業,就是要我們從“以人為本”的理念出發,全心全意地為職工服務,謀和諧,促發展。其關鍵如下:
(1)正確處理好企業與員工的關系
企業與員工猶如大海與水滴,互相依賴,相輔相成,黨的十八大報告給企業的發展設定了目標,指明了方向,在這個關鍵時刻,企業更應重視與員工之間的關系,增強自身發展的內部動力。當前,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職工的思想觀念已發生了巨變,越來越多的職工期望自身的價值能夠得到體現,對企業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一旦要求難以實現,其落差必然巨大,對企業怨言責備,甚至造成嚴重后果。因此,有必要通過持續長久的思想政治工作對職工進行教育和引導,端正其思想態度。
(2)結合職工需求做細人文關懷
做好人文關懷,切實調動職工工作積極性。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強調:“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對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而言,要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就是要結合職工的個人需求,將人文關懷做細做深,對此,要強調如下兩點:一是要拋棄以前固有的低端人本的不良傾向,提升人文關懷的層次,在工作中除了對職工進行扶危救困,更重要的是強調職工生活條件的改善;二是拋棄固有的人文關懷隨意化、零散化、固定化的模式,在全面理解職工需求的基礎上,從行為科學提示的規律出發,結合每個人的不同實際實施人文關懷。而對政工人員來說,要做好人為關懷,除了要認真學習和研究行為科學,還要特別學習和掌握赫茨伯的“激勵——保健說”以及馬斯羅的“需要層次論”等管理理論。
(3)構建和諧企業文化培養職工健康平和心態
當前,社會上諸如仇恨、急躁、狹隘、偏激等不良情緒彌漫,很多人缺乏講道理的想法和耐心,不利于社會和諧。為此,企業有必要通過文化建設,構建企業共同的價值基礎和精神家園,培養職工健康、積極的社會心態,培育“和而不同”的思維方式,促進職工理性平和心態的形成,為實現社會的和諧穩定添磚加瓦。
4、結語
總之,黨的十八大為國有企業如何在新形勢下加強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提出了新要求,為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在新要求下進一步拓展工作理念、改進工作方法、創新工作思路指明了方向,也使我們找到了工作的重心和著力點。在新形勢下,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只有抓住企業核心思想,以求同存異、兼容并包的思維不斷改進和創新,才能適應發展變化的新形勢,才能在企業改革和生產經營中真正發揮作用。
參考文獻:
[1] 姚芳.關于加強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J].青年文學家,2012(05)
[2] 張苑青.基于新形勢對國有企業政治思想工作的若干思考[J].東方企業文化,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