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鵬
摘 要:液壓傳動技術是機械工程專業必修的專業課程。針對當前職業院校液壓傳動技術教學存在的問題,筆者提出從企業的典型任務出發,將教學主體由教師轉向學生,多學科理論和實踐統籌結合的一體化教學的看法。
關鍵詞:職業院校 液壓傳動技術教學 一體化教學
液壓傳動技術是機械工程專業必修的一門專業課程。這門技術滲透到許多領域,在民用工業、機床、各類機械、汽車、船舶等行業得到廣泛應用和發展,已成為包括傳動、控制和檢測在內的一門完整的自動化技術。現今,采用液壓傳動的程度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工業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社會對液壓維修維護人才需求非常大,但是高校畢業生卻難以勝任企業的工作需求。職業院校的液壓傳動技術教學往往只停留在理論學習方面,而且由于相對抽象,學生的認知結構較低,基礎知識薄弱,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一是內容抽象、理解困難。液壓傳動課程最終的目標是讓生學會分析液壓回路,能夠找出并解決其相應的故障。其概念、原理較抽象,各類元件及傳動的原理不直觀,學生較難理解和掌握。同時,該門課程實踐性較強,有的學校雖然安排了實驗,但絕大多數為驗證性實驗,實驗課上很多學生是“看”實驗,而不是“做”實驗,很少去思考為什么要這樣做。由此出現學生理論學習困難,應用基本不會的局面。二是知識滯后,缺乏應用。現在企業中實際應用的液壓系統往往是疊加閥組成的集成工作站模式,而現有的液壓傳動教學還停留在板式閥、插裝閥的層次,教學內容與實際應用有一定的滯后性。同時在進行液壓傳動教學過程中,往往只是對于基本原理的講解和實驗驗證,并沒有考慮到企業實際應用中所要面臨的問題。學習內容與生產實際脫節,學生學過后不能轉化為生產技能。三是連貫性強,統籌性差。液壓傳動技術每一部分的內容,如流體動力學、液壓元件的基本原理和結構,以及液壓基本回路和液壓系統回路,其知識層次是遞進關系。這就要求學習過程中必須逐層深入。學生在學習中往往存在對回路實驗印象深刻,但對元件原理模糊不清,對流體力學基本不知道的情況。如何把所學知識有機統籌為一個整體,讓學生整體認識是教學的關鍵。
一體化教學模式是以國家職業標準為依據,以綜合職業能力培養為目標,以典型工作任務為載體,以學生為中心,根據典型工作任務和工作過程設計課程體系和內容,按照工作過程和學生自主學習的要求進行教學設計并安排教學活動,實現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融通合一、能力培養與工作崗位對接合一、實習實訓與頂崗工作學做合一。這種教學模式可以改變目前液壓教學的弊端。
一、學習內容從企業的典型任務出發
一體化教學把原來的知識點和企業的實際問題聯系在一起,把枯燥的圖標和線條與實實在在的問題聯系在一起,把知識學習過程轉變為實際問題的解決過程,不僅讓學生在學習中獲取知識也讓其學會所學知識的應用方法,激活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滿足將來用人企業的需要。例如,在講到換向閥原理和作用時,引入平面磨床工作臺故障這一課題,讓同學們從觀察故障出發,通過教師引導和自己努力逐步找出故障,排除故障。達到“工作即學習,學習即工作,工作怎么干,就怎么教,干什么,就學什么”的要求。
二、教學主體由教師轉向學生
一體化教學的特點就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把原來的教師在講臺上講解,轉化為教師提出問題,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在通過實際問題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后,教師通過合理的設問“換向閥出現了故障”,引導學生逐層深入探究換向閥的基本原理,讓學生通過查閱資料、小組討論、實際拆裝驗證,逐步完成知識的積累,然后通過實驗解決實際問題,最終在自己的腦海中形成自己的一套理解。把原來枯燥的知識轉化為真實的體驗。通過體驗對知識進行驗證和強化,最終成為自己的能力。
三、多學科理論和實踐統籌結合
教師通過實際問題設問,使學生告別了原來枯燥的聽講和被動的實驗。通過學生大膽地嘗試、觀察、思考、體會,實現在學中做,在做中學,學做合一的學習模式。通過對磨床工作臺實際問題的解決,學生不僅進行了換向閥知識的學習,也對其他知識,如裝配工藝學、機械制圖等多學科知識做了復習,同時鍛煉了裝配技能、液壓故障分析和解決技能,在不知不覺間把多學科的知識進行了統籌整合,達到了鍛煉綜合能力的目標。
目前,高校畢業生就業難,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高校培養的人才企業用不上,而企業需要的人才高校卻很少,學校教育與實際需要脫節。我們采用一體化教學模式,使液壓傳動技術這門課程以企業的需求為根本出發點,以解決企業實際需要為學生培養目標,以企業的要求去管理和引導學生學習,讓學生從學習之初就養成良好的職業習慣,滿足了企業的需要。
(作者單位:淄博市技師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