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婧 董偉
摘 要 本文針對當下通信專業英語的教學現狀和不足,運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和人本主義學習理論,對課堂教學模式和方法的改革進行一些有益的思考和探討。
關鍵詞 通信專業 英語教學 建構主義 人本主義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1 通信專業英語教學現狀
(1)師資儲備不足。通信專業英語對任課教師具有兩方面的要求:即過硬的通信專業理論知識和良好的專業素養,另一方面還要熟悉英文語法和翻譯技巧。單純的英語專業教師或者英文基礎薄弱的通信工程專業畢業教師任教,均難以達到教學要求,這也是大部分高校面臨的一個問題。(2)授課方式單一。通信專業英語的授課方式主要是教師帶領學生通讀教材原文,并逐句翻譯分析,遇到生詞加以強調。這樣可以在課堂上時時敦促學生把注意力集中在課本內容上,缺點是時間長了,全文本的學習內容容易顯得枯燥乏味,而且這種單一的教學方式也很難進一步激起學生學習專業英語的積極主動性。(3)課程學時較少。在大多數院校中,通信專業英語或者是被設置為考查課,或者課時直接被設置為每周2個學時。這樣的設置讓教師很難科學、系統地展現整個本科階段的課程內容,同時也由于課時較少,很難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熟練掌握整個教學內容,較難達到教學要求。
2 兩種新近學習理論
人本主義學習理論和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均是近年來興起的兩種學習理論,它們能夠較為有效地解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知識的主動構建問題,對實際教學具有切實有效的指導作用。
(1)人本主義學習理論認為教育的目標就是培養學生學會學習,從而達到自我實現。它主張學生在教育中的主體地位,強調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保持和產生好奇心,以自己的興趣為導向去探究任何未知領域。(2)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知識不是單純通過教師的授課內容獲取的,而是學生個體在一定的社會情境下借助其他的幫助(包括教師和學習伙伴),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構建的方式獲取的。
可以看出,以上兩種學習理論均比較強調學習的交互性 ,情境性,積極主動性。因此我們認識到,在授課過程中教師應該改變課堂上“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積極嘗試“在教師引導下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模式,積極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教師成為學習的促進者 ,學習過程的組織者。
3 通信工程專業英語教學探索
嘗試建立多媒體化立體的教學體系:(1)現在的通信專業英語教材的課文內容普遍信息量大,這無形中加大了本課程對學生的綜合能力要求。教師可以嘗試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背景下利用多種教學手段和必要的學習資料達到最終的教學目的。比如在豐富多樣的網絡資源中搜集一些通信專業,計算機專業的講座視頻;認真準備通信領域內標志性人物的生平,生活圖片等,讓枯燥的文本內容形象化具體化;多采用多媒體教學,精心制作上課課件,更加直觀地展現各個知識點;各種途徑并進,目的就是積極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吸引課堂注意力,從而更好地學習本課程。(2)在現代教學中,利用網絡技術,采取多種教學手段,嘗試“在教師引導下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模式,借此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效率,強化課堂教學效果。例如,設立課堂教學QQ群或者架構通信專業英語教學交流論壇,拓寬與學生的交流渠道。借助網絡技術的力量,在群內和論壇里不僅可以共享各種學習資源,而且也可以最大程度地保障學生的自主學習性。
通信專業英語是在通信工程專業理論知識背景下學習的,因此結合理論知識和學術背景的授課也是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增強學生學習興趣的一種有效手段。
(1)教師在講課之前,利用查找書籍,上網搜索等手段穿插和授課內容有關聯的通信理論知識,喚起學生對通信知識的回憶。(2)通信系統模型是《通信原理》教材中的中心架構圖,在講解時可以嘗試將每個方框和英語詞匯對應起來。這種方式應該可以取得比傳統方式教學更好的效果,同時學生也較好地將理論知識和專業英語結合起來。
課堂教學形式的探索:(1)傳統的教學模式多以教師為主體,如何探索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我們可以做出以下的嘗試。以最近的教學主題章節為中心,首先在課堂上采用啟發式、提問式等多種方法讓學生初步了解課文內容。然后讓學生自行講解此次課堂內容并總結學習要點,同時其他同學向此次主講學生提問以補充知識架構,最后由學生和教師一同總結出講解的優點和缺點。這種教學模式的前提,需要學生在課前和課后積極搜集和查閱與課堂內容有關的中英文資料,并做好與同學溝通和表達的準備,在難度上對學生是一個挑戰。(2)設置課堂討論環節。設置這個環節是受人本主義學習理論的啟發,嘗試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并以自己的興趣為導向去進一步探索,從而學會學習。教師可以嘗試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圍繞教材中每個單元主題,利用網絡、圖書館、國外文獻等多方面搜集材料,對這些主題進行不同側面的闡述。要求在闡述過程中盡可能使用英文,同時用圖片、視頻資料進行幻燈片展示。
4 重視教師的再學習和再培訓
一名優秀的通信專業英語教師一定具有過硬的專業理論知識和較高的英語素質,通信專業英語在本質上是一門多學科交融的科目,要想教好這門課,教師還要有很強的知識整合能力。但是多數高校的教師很難達到以上要求,所以作為學校應該重視教師的再學習和再培訓,比如多組織專業教師和基礎英語教師之間的教學研討會,給多學科教師在英語語法、句法的學習上,在專業理論知識框架的加強上,在課堂教學方法的溝通上搭建一個平臺,在這些研討會上讓教師進行學習,交流和溝通,集思廣益,共同提高教學質量,從而進一步提升自身的教學素質。
5 結束語
通信專業英語在本科學習階段是一門實用性和綜合性很強的課程,尤其在全球化的今天,熟練掌握專業英語在學生個人職業發展和專業素養提高上起著很大作用。因此如何科學地開展專業英語的教學、更新教學方式和方法,對于提高高校學生專業文獻的閱讀和寫作能力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在新近的兩種學習理論指導下對本課程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進行了一些嘗試性的思考和探討,希望在多課程交叉融合的教學道路上指出一條可能的途徑。
參考文獻
[1] 劉春穎.電子信息工程專業英語教學研究[J].中國電力教育,2007(11).
[2] 陳宏濱,王玫,林基明.關于通信專業英語教學的幾點思考[J].科技信息,2009(28).
[3] 趙敏華,時燕妮.通信專業英語教學研究與實踐[J].科技信息,2010(1):8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