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枝
【摘 要】所謂語文,筆者認為,語即語言,指的是說話;文即文章,指的是寫作。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注重貫徹落實新課程改革精神,改進語文教學方法,優化語文教學過程,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不斷提升學生的能力素質,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并能在生活實踐中加以靈活運用,不斷提高學生的思維層次、思辨能力和思想素質,使學生成長為適應時代需求的新型人才。
【關鍵詞】小學語文;優化過程;激情引思;走進心靈;提高成效
優化教學過程,一方面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催生學生語文情感,使學生愛上語文、樂學知識。另一方面可以落實教學目標,提升教學效益。教學中,教師要整合利用各種教學資源,優化相關因素和各個環節,正確處理各個環節之間的關系,使教學要素得到有機整合,教學目標得以明確,教學重點得以突出,教學方法更趨合理,教學效果得到保證,實現素質教育教學的目標。
一、發揮主導作用,尊重學生情感,創設學生樂學情境
所謂教學,有教有學,教師教,學生學,是一個雙向互動的過程,教師要把握教學的節奏和關鍵,使教學活動相輔相成,相得益彰。作為語文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更是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塑造者。對學生的學習活動和身心發展起著主導作用,教師要深入鉆研教材,了解掌握學生的不同特點、不同學情,根據具體的教學目標和要求,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升學生語文學生的能力,指導學生全面掌握語文知識,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教學過程中,學生的身份具有雙重性,既是受教育者,又是教學活動的主要參與者。教師精心設計教學目標,不斷優化教學過程,科學地處理、利用好教材,創造強烈的誘因,尊重學生的情感愛好,發揮學生的主體,通過創設猜謎、游戲、表演等情境,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優化教學過程,讓每個學生都能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積極參與,開展相互交流合作,鍛煉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筆者在教學中,注重了解、掌握學生的興趣、特點、學情,研究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研究教學規律,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使學生積極思維,展開聯想,不斷進取,同時認真鉆研教材,把握教學重、難點,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不同學情,由易到難、難易適中地對學生進行教育、引導,所講的內容,所學的知識,盡量使每個學生都能理解掌握,靈活運用。
二、創新教學策略,改進教學方法,優化語文教學過程
教學方法是否具有多樣性、生動性、啟發性、靈活性,往往決定著課堂教學質量的效果。教學實踐中,教師要采取學生“喜聞樂見,樂于參與”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不斷誘發學生的能動性、創造性,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身于各種學習活動。教師要堅持“一法為主,多法輔助”的方式,不斷增強教學的趣味性、直觀性、深刻性、藝術性,提高課堂教學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學生積極思維、善于思考。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讓每個學生都得到全面發展,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提高,教師在設計課堂提問時要堅持面向全體學生,讓每一位學生都有表現的機會,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教師要根據問題的難易程度提問不同的學生,使優秀生、中等生、學困生都能收獲答問的喜悅,從而實現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在學生回答問題時,讓其他學生學會傾聽,并就同學的回答發表自己的看法,讓每一位同學都能積極動腦,啟發心智,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增強學生的感悟能力,讓學生探索領悟作者的情感體驗,捕捉作者融于作品中的情與意,獲得情感的共鳴。如,筆者在教學《小草和大樹》一課時,我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學習,熟悉課文內容,說出主人公遭遇到了哪些家庭的不幸?面對這些不幸,主人翁是怎樣艱難謀生的?引導學生抓住“洗衣,燒飯、縫縫補補、拾柴、撿破爛”等生活細節體會主人翁為生活而奔波忙碌的形象,感受主人翁吃苦耐勞、堅忍不拔的性格。抓住“再艱苦再勞累,都不肯放棄學習,上不起學,在家里跟父親讀書”等細節體會作者筆下的主人翁熱愛學習,奮發向上的情感;體會主人翁不甘命運驅使,富有理想的性格。讓學生體會、把握“小草”成長為“大樹”的艱辛歷程,夏洛蒂成功的人生啟示。領悟到一個人在逆境中只有運用自身的聰明才智和堅強的意志,通過不懈的努力,才能擁有精彩人生。
三、整合教學資源,多種方法并用,提高語文教學質效
優化語文課堂教學,就是要向課堂教學要質量。教師要正確處理好各個環節之間的關系,整合教學資源,多種方法并用,不斷優化語文教學的結構,提高語文教學質效。讓學生抓住知識的關聯點,學會學習,靈活運用,激發學生嘗試,探究新知的欲望和興趣,使全體學生投入解決問題的探索之中。在學生思考之時,教師可用各種不同方式,進行外向引導,使學生始終處于積極的思維狀態之中,充分調動其積極性。教師要加強每個學生的聽、說、讀、寫練習,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讓學生從廣角度,多渠道理解知識,把知識活學活用,始終保持旺盛的學習熱情,進一步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如教學《記金華的雙龍洞》一課時,筆者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設計,不拘泥于游覽線路,通過生動的畫面給學生強烈的視覺沖擊,讓學生從感受深的段落學起,打破按順序講解的傳統教學方法,達到了設計新穎,頗有創意,倡導寬松愉悅的學習方式,培養和發展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達到了師生雙向互動的效果,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綜上所述,教師要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培養學生學生語文的興趣,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語文教學走進學生心靈,對于促進學生成長進步具有重要的意義,可以提高學生的整體素養,為社會輸送優秀的人才。
(作者單位: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政平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