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芳
【摘 要】出現錯誤對于學生語言學習而言是常事,錯誤糾正是一個極其復雜的過程,教師在糾錯時應該考慮學生的認知水平、情感狀態、學生對錯誤糾正的偏好,科學選擇糾錯策略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錯誤;初中英語;糾錯;情感
初中英語學習發生語言錯誤是學生學習的過程之中不可避免的事件,傳統的做法是灌輸正確性的做法,或是覺得沒有太大價值的錯誤就視而不見,筆者認為這些做法都是有問題的。新課程指出學生是教學的主體,對于糾錯也是如此,為此我們的英語教師在課堂上應正確認識和對待學生學習和訓練過程中的語言錯誤,切忌武斷處理,應從學生的具體實際出發,注意保護好學生的自尊心,合理把握糾錯時機和方法,讓糾錯過程變成重要的學習反思過程,保護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其正確的糾錯思維,形成良好的糾錯習慣。下面就初中英語課堂糾錯談幾點筆者的看法,望能有助于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實踐。
一、有選擇地糾錯
“什么樣的錯誤應該糾正,什么樣的錯誤可以忽略不計?”這是一直困惑我們英語教師的難題,對待不同類型的錯誤,不同學生的錯誤,應采取何種態度?是嚴厲點還是溫和點?更是讓我們英語教師頭疼。筆者認為,對待學生的錯誤應抓住一個重要的原則:對學生已出現的錯誤既不能抓住不放也不應忽略不計。首先應該對學生的錯誤進行分類,對于不同類型的錯誤采用不同的做法進行糾錯。因為過多的糾正會影響學習者的自信,而一味容忍又會導致錯誤的頑固化。建議教師注意區分全局錯誤和局部錯誤。全局錯誤指妨礙人們對部分信息的理解,影響交流的錯誤。局部錯誤指只牽涉到句子的一部分,人們通過上下文可以進行推測,并不影響整個信息理解的錯誤。教師的任務應當是糾正那些妨礙交流的全局性錯誤,而對局部錯誤可以不必計較。也就是說,教師應選擇有選擇的糾錯,而不是一味地抓住學生的語音語調和語法錯誤不放。
二、結合直接糾錯與間接糾錯
從本調查中發現,很多教師喜歡對學生的錯誤進行直接糾錯,直截了當地指出學生的錯誤雖意義明確,卻容易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和面子,繼而使學生對交流采取抵觸的情緒,影響學習的效果。教師們也開始意識到了如果每次都直接糾錯是不行的, 所以開始結合直接糾錯和間接糾錯。間接糾錯,也就是說學生出現語言錯誤后,教師不是直接給予糾正,而是通過擴展句子,重述學生的錯誤旬段,或改變語調,或加重語氣,或附加話語把正確的語言形式用于教師自己說出的句子中,以引起學生的注意,間接示范提醒學生使用正確的語言形式。間接語言現象是Searle首先注意到并提出來的。他認為間接言語現象實際上是“通過實施另一種言語行為來間接地實施某一種言語行為”。這種語用策略的使用,其主要考慮的是話語的得體性,即出于禮貌和尊重對方的情感。
(1)通過擴展句子間接糾錯
(2)通過示范間接糾錯
(3)通過教師提示和引導間接糾錯
教師在課堂上糾錯時,結合直接糾錯和間接糾錯能有效地起到尊重學生的情感,向學生移入情感的作用,從而使更多的學生樂意接受教師糾錯。
三、提倡自我糾錯和集體糾錯
雖然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大多數的教師喜歡對學生的錯誤進行糾正,學生也愿意讓教師來糾錯自己的錯誤。但是在教師的心目中,學生的自我糾錯和集體糾錯才是理想的糾錯方式。不少語言學家認為教師應該推動學習者去發現和糾正錯誤;在二語外語課堂上,應該為學習者提供自我糾正和他人糾正的時間和機會。糾正錯誤的最佳方法是讓學生自我糾正。如果出錯的學生不能自我糾正,那么教師在給出正確答案之前,可以讓班上其他學生幫助他。這樣做的好處有:一是有助于讓全班同學在個別學生回答問題時也參與到解決問題的活動中;二是可以讓學生通過相互糾正,明白語言學習也是個合作性的活動;三是可以幫助教師克服課堂上過分熱心糾正學生錯誤所帶來的不足。即使個別學生或全班學生都不能糾正,教師還可以先不提供正確答案,教師可以重復講析錯的部分,在錯誤的前后反復停頓,進行強調。這樣做寄希望于學生能自我進行糾正。這樣糾錯看起來很費事,也很費時間,但它能讓全班學生都參與進來,效果會比教師自己解決要好得多。再者,學生與學生之間并不存在太明顯的“權勢”或“等級”關系,相互間的糾錯也是一個交流切磋過程,大部分同學不會因此感覺“丟面子”,傷自尊。
四、公平地糾錯
對學生來說,錯誤是什么?錯誤是一種經歷,錯誤是一種行為,錯誤是一種認識的暫緩,錯誤是一種履歷性的成長資源。錯誤,是每個學生都會犯的;而每一個錯誤都需要處理的。所以教師在糾錯時需把握一個原則:針對錯誤本身,而不牽涉學生內在的本質。不管學生的英語水平高或低,都應該公平地對其進行糾錯,可以通過不同的糾錯方式來進行。譬如,對英語水平高的學生,可以采取教師糾錯或學生自我糾錯的方式;而對英語水平低的學生,可以采取同伴糾錯或小組糾錯的方式。只要教師給英語水平低的學生的足夠多的陽光,他們才會變得燦爛,才會激起學習英語的興趣。
當然,要想提高課堂教學糾錯的效果,初中教師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應該不斷提高自己對英語教學在新課程背景下的理解,轉變自身的糾錯理念,考慮到學生情感方面的需求,因人而異的進行糾錯。教師必須和學生有一種良好的互動關系,經常與學生交流,了解他們在糾錯方式方法上的需求,幫助學生進一步提高英語水平。
【參考文獻】
[1]王登云.課堂糾錯的語用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5(12)
[2]郝興躍.外語/二語習得中的錯誤分析[J].山東外語教學,2003(l)
[3]何自然.論外語教學的逆向思維[J].外語界,2004(6)
(作者單位:江蘇省靖江外國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