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鳳
隨著計算機的日益普及、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和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傳統的教學模式已不適應現代教學改革的要求。多媒體技術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為我們的英語教學在很大程度上帶來了質的飛躍,它徹底地突破了傳統的英語課堂教學模式,極大地改變了英語教與學的方式及手段,優化了英語課堂教學環節,豐富了英語教學內容,有效地提高了英語課堂教學質量。下面筆者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就如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合理運用多媒體技術,提高英語教學質量談一些粗淺的看法,和大家共同探討。
一、運用多媒體技術,創設語言環境,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
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英語教學注重語言情境。在初中英語教材中,交際用語和對話比較多,我們在Presentation 這一教學環節中,適當使用多媒體技術,效果則會比較好。例如,我們在介紹一段新對話時,可以用動畫的方式先呈現對話人,并讓學生談論對話人的情況,猜測他們的談論內容。然后口頭呈現對話內容,學生聽并且重復。最后再書面呈現對話內容。這樣,調動了學生視、聽覺等多種感官參與教學活動,加深了學生對新對話的印象,同時也促進了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和掌握。
二、運用多媒體技術術,利于提高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
電教媒體以其特有的聲、光、形、色的特點,能創造豐富多彩的語境,使課堂教學情景化、交際化,引導學生在接近真實的語境中開展聽、說、讀、寫的練習,使學生的各方面綜合能力得到訓練。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經常會遇到生日、看病、就餐等特殊情景,要想創設真實情景就得準備大量的實物、道具,費時又費力。但是如果運用電教媒體來展示情景對話,效果就會大不一樣。色彩鮮明的人物畫面,配以對話性的文字(從外部飛入),再配以適合的音樂。如描述生日時,播放“Happy birthday”這首歌,再對重要文字進行加亮、加粗、閃爍、放大等,這樣就形成了栩栩如生、鮮明靈活的教學情景,很大程度上吸引了學生們的注意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有了興趣,才會想學,才會樂學,才會主動去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才會喚起他們的求知欲。多媒體融聲,色,文為一體。對學生的感官和視覺產生強烈沖擊,學生在課堂上會很活躍,就會變被動為主動,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就會爭先恐后的回答問題,積極配合老師的教學,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滿腔熱情參與活動,參與交際,形成了師生,生生互動交流,與老師共同完成教學任務。
三、以任務為核心,充分發揮多媒體的優勢
信息技術課程整合通常以各種各樣的主題“任務”驅動教學,這些“任務”可以是英語學科的任務,也可以是學科“任務”包含其中的真實性問題情景,使學生置身于提出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動態學習過程中。在這個整合過程中,把英語學科的知識和技能要求作為一個整體,通過一個個的“任務”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強調信息技術服務于具體的真實的任務,學生以一種自然的方式對待信息技術,把信息技術作為獲取信息、探索問題、協作解決問題的認知工具,學生使用計算機獲取、處理信息就像使用電話、鉛筆、橡皮那樣自然。教師執行“任務”時,要盡可能體現學科整合的思想,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得到鍛煉,培養學生綜合處理問題的能力。例如:學習被動語態時,要做必要的練習,加以鞏固。這一練習要涉及到初中所學的六種時態(中考復習時,要復習八個時態),用手在黑板上抄,上課時間有限,不可能;用小黑板寫,版面容量有限,不全面。我就設計了一張復合投影片,六個時態,每個時態出十到十五個小題,有填空、有選擇、有翻譯;有簡單基本題型,有中考拔高題型,使學生在新穎變換的題型中,在美麗優雅畫面中,輕松愉快地完成了學習任務。最后,課前十分鐘還做了一個小游戲:讓兩個學生一組,一個同學從事先準備的信封里拿出不同的詞組和時態,組成一句完整的帶有被動語態的句子,另一個學生翻譯,然后再換位練習。通過練習和游戲,不知不覺地掌握并鞏固了被動語態的結構,也改變了以往練習時只一味做試卷的弊端,加大了練習密度,增加了容量,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活用教材,促進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的整合與當前初中英語課本及其相關練習和閱讀材料相比,信息技術與互聯網所提供的資源是超乎人們的想象的。信息技術和互聯網正在為改變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和建構新型教學模式服務,為教師和學生提供豐富的資源。教師和學生可以借助網絡收集和整理相關學習資料作為教材教學與學習的拓展。在學習過程中,還可通過文本閱讀討論,或以幻燈片形式學習,也可以在學校主頁上建立鏈接進行網絡學習,例如:在七年級(上)英語“ Unit 1”的教學中,筆者用信息技術展開教學,作出了如下的總體設計;首先利用多媒體技術將“Section A”的對話過程用動畫的形式形象地展示出來,讓學生通過課堂教學初步了解所學知識要點。然后,制作網頁,其中設計游戲園地(主要訓練對話)、詞匯園地(主要記憶詞匯)、語法園地(主要是句子結構特點)、學法論壇(主要介紹學習方法)、跟蹤檢測(主要是讓學生自我檢測學習情況)等內容,并把此網頁與學校主頁建立鏈接,讓學生在網上學習。這樣的學習使教學信息得到極大擴充,知識范圍廣泛拓展,課堂結構更趨開放,學生的視野獲得開拓,思路更加開闊。傳統教學中課本就是世界,而今世界成為課本,學習資源可以隨時隨地選取,只是要注意一個恰當的方法罷了。顯然,這是信息技術與教材整合的優勢,值得我們認真探討。
現代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是學科發展的必然趨勢,但在實際應用中還受很多因素的局限,有很多問題需要我們不斷的思考、探索。在具體教學實際中,根據需要,找準切入點,合理運用信息技術,發揮其優越性,為有效教學服務。
(作者單位:福建省永春縣東碧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