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娟
【摘 要】化學基本觀念,是指學生通過化學課程的學習,在深入理解化學學科特征的基礎上所獲得的對化學的總觀性的認識。它具體表現為個體主動運用化學思想方法認識身邊事物和處理問題的自覺意識或思維習慣。
【關鍵詞】化學教學;基本觀念;建構
德國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馮·勞厄曾經說過:教育所給予人們的無非是當一切已學過的東西都忘記后所剩下來的東西。是學生通過化學課程的學習,所形成的從化學的視角認識事物、解決問題的思想、觀點和方法,即植根于學生頭腦中的化學基本觀念。化學基本觀念的形成包含三個層面:學生對化學學科知識的學習與反思,主要形成有關化學知識類基本觀念,如:元素觀、微粒觀、變化觀;對化學學科本身的認識與反思,形成化學在社會生產、生活中價值方面的基本觀念,如:化學價值觀;對化學學習過程的反思,形成有關化學學習方法類的基本觀念,如:分類觀、計量觀、實驗觀。
元素觀包括:所有的物質都是由最基本的元素組成的;一種元素對應一種原子;通常我們見到的物質千變萬化,只是化學元素的重新組合,在化學反應中元素不變;元素性質隨原子核外電子排布呈現周期性變化的規律。
微粒觀包括:物質都是由原子、分子、離子等基本微粒構成的,這些微粒非常小,它們是運動的,有間隔的,微粒之間存在著相互作用;在化學反應中分子發生變化,而原子不變,原子間通過化學鍵結合成分子。
變化觀包括:物質是不斷變化的,變化是有層次的。變化分為物理變化、化學變化、核變化等;化學反應是在一定條件下發生的,其本質是化學鍵的斷裂和形成;化學反應遵循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都伴隨著能量變化,通過化學反應人們可以獲得或消除物質,可以儲存或釋放能量。
實驗觀包括:實驗是化學研究的重要實踐手段;實事求是、不畏艱辛、持之以恒是對待實驗工作的科學態度;科學嚴謹、系統設計、安全環保是進行化學實驗的基本保障;全面的觀察、記錄實驗現象,科學的分析、解釋實驗結果,將觀察與思維緊密結合是完成化學實驗的基本方法;技術的進步促進了實驗手段的更新,從而極大的推進了化學科學的發展。
分類觀包括:分類是一種科學的思維方法,是人們認識事物的一種重要手段;分類的標準不同,分類結果也不一樣;通過分類可以更好的認識和把握同類事物的本質。
化學價值觀包括:化學是推動現代社會文明和科技進步的重要力量;是材料科學、生命科學、環境科學和能源科學等的重要基礎,在解決人類所面臨的自然和社會問題方面起著關鍵的作用;化學科學能增進人們對物質世界的認識,對豐富人類的文化有著實質性的貢獻;倡導綠色化學,實現自然和社會的可持續、和諧發展是化學科學的價值追求。
化學基本觀念不是化學知識,而是對化學知識和化學知識的學習過程進行反思,形成概括性的能夠反映化學本質特征的綜合性認識。中學化學教學必須超越對具體知識本身的追求,從傳授事實、掌握知識轉變為使用事實、發展觀念,即要從“知識為本”的教學轉向“觀念建構”的教學。化學基本觀念的形成,將會有助于提高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化學學習的興趣、動力和效率,有助于化學知識的學習和理解,因此在課堂中建構化學基本觀念對化學學習有著重要的意義和價值。
一、統籌規劃、循序漸進
在中學化學教學中,要盡可能早的讓學生接觸化學基本觀念,傳授知識的同時注意觀念的培養,教學之初可以只從學生的已有知識經驗出發,呈現一個一個描述性的、低層次的化學觀念,隨著知識由淺入深,觀念的層次也不斷加深和提高,使前一個觀念的形成自覺成為后繼問題的基礎,這就需要教師在把握學科整體的基礎上,系統的設計化學教學,把握本質,逐漸的培養學生用化學基本觀念來統領化學學習的意識,最終使學生的化學基本觀念得到發展和完善。
二、設計驅動型問題、激發思維
學生化學基本觀念的形成需要積極主動探究,深刻理解與掌握化學知識的核心概念,一方面從形成基本觀念所需要的素材來看,必須有合適的、能有效形成化學基本觀念的核心概念以及能形成這些核心概念的具體的化學知識;另一方面,從基本觀念形成的過程來看,必須充分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使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探究活動中,深刻理解有關的知識,并通過具體應用,不斷提高頭腦中知識的概括性水平。我們可以根據課程進度,將化學觀念的基本含義轉化為問題的形式呈現給學生,用問題驅動學生進行深層思維活動,在利用問題促進觀念建構時,設計的問題要具有吸引力和啟發力,并與學生的已有知識經驗相聯系。
三、創設情境、活動探究
觀念為本的教學注重情境的創設,主張在探究活動中完成對觀念的建構。我們必須充分考慮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來創設學習情境,讓學生主動運用原有的知識生活經驗的相關內容來吸收和整合新知識,形成核心概念,不斷提高學生頭腦中知識的整體性和概括性水平。
同時,化學知識的學習需要融入到有關的社會現象和解決具體的社會問題中去。用真實具體的社會生活情境和基于問題的探究活動來代替靜態事實、結論的傳授,為學生創設一個參與交流、表達討論的親身經歷的活動,借助對客觀事物的體驗和感受,把內心的經驗世界與外在的事實結論聯系在一起,有利于學生體會化學在日常生活和社會實踐中的價值,促進化學觀念的建構。
四、反思概括、遷移運用
通過對問題解決過程和結果的反思、概括,以及在具體情境中的遷移應用,促進觀念的建構;將學生剛學習的新觀念與學生以前熟悉的觀念和事物進行類比,從熟悉的實物和現象出發,可以縮短學生的思維認識歷程,與熟悉的觀念進行聯系,豐富和發展觀念體系,并用觀念統整所學知識。
通過建構化學基本觀念來設計教學過程不僅可以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增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并促進知識向能力的轉化。我們傳授給學生的不僅僅是知識,更重要的是方法、能力和觀念。我希望學生在遺忘了這些具體的化學知識后,仍然能夠用化學的眼光來看待、處理身邊的事物,用化學的方法和手段來了解這個世界。
(作者單位:江蘇溧陽市戴埠高級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