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保存,朱青芝,袁 寧,周玉琴,任玉錄
(青海衛生職業技術學院,青海 西寧 810000)
臺灣護理教育對我院護理教育模式改革的啟示
李保存,朱青芝,袁 寧,周玉琴,任玉錄
(青海衛生職業技術學院,青海 西寧 810000)
臺灣;護理教育;教育模式
西部職業教育水平與全國相比較落后,但隨著經濟的發展、醫療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和人們健康需求的不斷提高,教育者的觀念也發生了重大變化,迫切想引入先進的教育理念及成功的辦學模式,并直接運用到教育教學中,取得最直接、最滿意的效果。臺灣職業教育發展迅速,已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特色鮮明、成效顯著的教育教學模式。為促進學校快速發展,我院本著學習、借鑒、交流、合作的態度與臺灣4所大學開展交流活動,分別在長庚科技大學、元培科技大學、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中華醫事科技大學就相關專業教育、教學、管理等內容進行了多種形式的學習交流,對臺灣護理教育現狀有了一定了解,尤其是護理教育理念和方法,對我們啟發很大。
目前,臺灣護理教育主要設有“五專”“四技”“二技”和“研究所碩士班”4個層次。“五專”即五年制專科教育,招收初中畢業生,修滿規定學分后,授予副學士學位;“四技”即四年制技術教育,招收高中畢業生,修滿規定學分后,授予學士學位;“二技”即二年制技術教育,招收“五專”畢業生和已取得護士或護理師證而從事護理與護理相關職業的在職人員(也有從未就業者),修滿規定學分后,授予學士學位;“研究所碩士班”則招收“二技”和“四技”畢業生,修業至少兩年,采取彈性學制,但一般不超過4年,最低修滿36學分,授予碩士學位。
以長庚科技大學護理系為例,課程分為院級必修(包括專業倫理、健康促進),一般必修(“五專”,含語言、數學、社會、自然、藝術、生活、體育7個領域共20門課程),共同必修(“四技”,含人文講座、英文一、英文二及圖書信息檢索等14門課程),專業必修(基礎醫學課程、護理專業課程),專業實習(基本護理實習、內外科護理學實習Ⅰ,內外科護理學實習Ⅱ及產科、兒科、精神科、公衛實習,臨床選習)和專業選修,通識選修七大類課程。采取學分制,“五專”學生修滿220學分(1 269小時各科護理實習27學分、必修196學分、選修24學分),選修課從三年級開始;“四技”學生修滿132學分(含1 138小時各科護理實習23學分,必修115學分、選修17學分),選修課從二年級開始;“二技”學生修滿72學分(含476小時各科護理實習10學分,必修52學分、選修20學分),選修課從一年級下學期開始。
3.1 濃厚的育人文化環境
秀美、整潔的校園,多元的學院、人文環境、專業和學科文化宣傳,溫馨、人性化的各種教育教學設施(實訓室供學生討論的圓桌、書包放置臺、鞋柜),豐富的學生社團活動、創意展示角和生活、學習輔導措施(班主任、輔導教師、社媽和供教師晚間輔導的迷你教師)以及樂器練習室、視聽休閑室等,潤物細無聲地將素質教育融入細節中,使學生感到愉悅,進而熱愛學校、熱愛專業、樂于學習。
3.2 突出的職業教育教學方法
3.2.1 技術練習 學生有較多時間進行自主操作或在教師指導下進行單項技術操作,實習前有兩周的集中技能訓練,主要訓練基礎護理和急救護理技術,考核嚴格(采用OSCE考核系統,即技能鑒定國家標準考場,學生考核教室與考官監控室間有單向可視鏡,考官可以看見學生,而學生看不到考官,并設有考官通道和學生通道,考官與學生互不見面,可以同時將12名學生的護理操作過程呈現在中心監控室供考官評分)。我們看到學生在技術練習時非常認真,即使是血壓測量、脈搏計數等簡單的基本護理技能,都能按規范完成。
3.2.2 情景模擬教學 各校護理系均設有情景模擬教室,配有智能化模擬病人和先進的設備,由教師將資料輸入智能化模擬病人后,學生分組對“病人”進行護理評估,并根據評估結果協作實施整體護理,教師和其他學生觀看后提出意見和建議,并進行評價。
3.2.3 案例分析 通過典型案例分析,培養學生知識遷移能力與評判性思維能力,加強對知識的理解性記憶。
3.2.4 體驗式教學 該教學方法在兒科和老年護理學教學中優勢突出,比如學生可以將“小安妮人”帶回家中照顧,具體照護情況可以直接反饋至指導教師的信息系統,不僅督促學生練習各種嬰幼兒護理技能,同時能使學生體驗父母角色,感受父母的辛苦,學會感恩;又如讓學生穿上有特殊設計的服裝、通過各種活動體驗老年人生活,揣摩照顧技巧,學會關愛與尊重老年人。該教學方法融教育于教學中,融人文教育于職業教育中,融教育于無形中。
3.2.5 重視長期照護 因濃厚的國學文化傳承和老年人口增加現狀,各校根據實際情況增設長期照護系、專業或課程,還設有銀發護理中心、老年(樂齡)服務教室,環境設計符合老年人的生活狀態,配有較多老年生活護理、疾病護理和康復護理儀器設備,如小型爬梯、電動升降坐便椅、下肢功率車、按摩儀等。
3.3 增加臨床選擇性實習環節
學生在完成專業實習后,根據自己的就業意向選擇科別,以一對一方式進行選擇性臨床實習,實習期間作息完全聽從帶教教師安排。
護理教育的發展是培養高水平、高素質護理人才的基礎,而護理專業教師數量和質量是促進護理教育發展的根本。一方面要加強護理專業教師臨床實踐能力培訓,縮短教學與臨床的差距;另一方面要加強情景模擬教學能力培訓,提高教師課堂駕馭能力。
4.2 構建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
通過充分的崗位調研,邀請各學科護理專家論證不同護理崗位所需的知識與技能,結合執業資格考試,重新梳理教學內容,編寫圖文并茂的校本教材,使學生知識結構和操作技能更接近臨床需求。
4.3 加強人文素質教育
加強人文素質教育已成為護理教育一項重要的研究課題。護理專業的人文性質不僅取決于其是以人為研究對象的學科,更為重要的是護理事業自身永遠充滿著人性,這就要求護士必
4.1 增加和提高護理專業教師數量與質量須具備廣博的專業知識、精湛的專業技能和較高的人文素質。可以通過增加文學、藝術、自然、美學、社會、生活、體育等領域課程來提高護理專業學生的文化品位、審美情趣、責任意識等人文素質,使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有機結合,提高護理教學質量。
4.4 提供豐富的選修課程
提供真正意義上的選修課程和課程說明,不僅設置專業選修課,而且設置跨專業選修課,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發展方向選擇學習內容,充分發揮選修課的作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充分挖掘學生潛力,拓展學生視野和能力,促進學生學業發展,增強就業競爭力,拓寬就業渠道。
4.5 強化實踐教學力度
在實踐教學環節,一方面,充分開放實訓室發揮現有儀器設備的作用,使每一名學生都能規范、熟練掌握所有單項護理技能,并逐一進行嚴格考核,真正將技能考核落到實處;另一方面,積極探索情景模擬教學法,通過主動參與和協作,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知識遷移能力和評判性思維能力,從而提高綜合職業能力。
G420
A
1671-1246(2014)23-006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