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早東
中職學校是培養國家一線勞動者的搖籃。所以,對于德育教育在學生成長中發揮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既然要進行德育教育,就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從而提高德育的教學實效。隨著住宿生的數量急劇增加,宿舍管理在學校德育管理工作中的地位與日俱增。老師在宿舍管理中扮演多種角色,起到潤物無聲的作用。
中職德育宿舍管理寢室教師角色中職學校是培養國家一線勞動者的搖籃。所以,對于德育教育在學生成長中發揮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既然要進行德育教育,就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從而提高德育的教學實效。經過一系列探索,我們對德育教育進行了較為系統的改革和創新,使德育在培養學生的職業意識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豐富了中職學校德育教學的形式。
隨著國家政策傾斜,中職學校不斷壯大,住宿生逐年增加。學生在8小時以外的管理顯得尤為突出。學生宿舍管理過程中也要滲透德育教育。筆者有著多年宿舍管理經歷,教師在宿舍管理中扮演多重角色,體會頗深。
我校情況特殊,和一所重點高中學生宿舍相鄰。不同的作息時間和學生情況差距造成管理上的不便。我主要管理男生宿舍。男生最大的特點就是好動。在學校里,他們會自覺地遵守班集體制定的規章制度,但是當到了寢室里的時候,就如同回家一樣,可以任意地放縱自己。現在的學生在家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幾乎不能自理。我們通常是一下班車就排隊進入寢室,除吃飯時間外,學生一直在宿舍活動,包括上自習和洗漱、休息等。寢室教師擔當著不同的角色,如老師,家長,督察,朋友,等等。
首先,是老師角色。放學后,宿舍教師又繼續上班,在宿舍管理學生,安排他們上自習。宿舍內的自習是和學校的要求是一樣的,不能覺得到了宿舍就可以放松,如邊上自習邊泡腳這樣的行為就應當立即制止,使學生養成好的自習習慣。熄燈時間以后不斷巡視宿舍,及時管理學生,保證睡眠質量。
其次,是家長的角色。教師要照顧學生的飲食起居,日常生活。比如,每到天氣突變要提醒他們多穿衣服,下雨時提醒他們帶傘;要照顧生病的學生,有時還要連夜送患急病的學生去醫院就醫。批評他們要像一位嚴父一樣,不能因為他們有情緒而不負責任。他們的年紀還小,沒有一個系統的對是非的鑒別能力。不是所有的問題都要通過這個處分的方式解決。例如,學生在寢室內影響到了別人的休息,在做完教育工作之后,可以讓學生給大家道歉,同時用打掃衛生的方式進一步彌補自己的過失。針對學生不同階段的不同錯誤批評他們,教育他們,讓他們學會做人。教師要擺正自己位置,不要高高在上,要理解學生遠離家鄉之苦。家長管學生是“二對一”或是“四對一”“六對一”,班主任管理班級是一對五十,宿舍老師是一對一百多,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不能隨意放棄后進生。
有時也要扮演督查的角色,要保護他們的安全,時刻去監督他們的日常行為,發現問題要及時處理。有一次,學生由于一點小事發生口角,竟然拿出了一米多長的片刀,正在他要犯下人生當中最大錯誤的時候,被我及時制止。
針對學生早上不愛起床,并且起床后又回去接著睡覺的問題,采取了起床后到走廊站排,等人員到齊后一起洗漱;針對學生洗漱吵架,采取洗漱站排輪換;針對學生半夜發短信不休息,影響白天上課,采取了晚上睡覺關機的規定;針對有的學生半夜不休息說笑、打鬧,影響別人休息,采取了關燈后不讓講話的措施。要根據學生出現的各種問題對管理的方式不斷地進行調整。不以事小而不管。如果學生經常犯小錯誤,導致他最后犯下大錯誤。讓學生學會對自己做的錯事負責。讓學生改掉原來的很多不好的行為習慣。比如,自私,宿舍是大家在一起生活學習的地方,不能只想著自己,要時該考慮是否影響了別人,并且要學會照顧別人。就是要在平時的一點一滴做起,規范學生的日常行為習慣。如果學生的管理是規范學生的學生習慣的話,那么寢室的管理就是規范了學生的日常行為,這是一個廣義的日常行為,包括了學生的衣、食、住、行、學習等。
有這么一句經典的廣告詞:“別看廣告,看療效。”一個老師對學生管的好與壞,不是自己說出來,講出來的,也不是空洞拔高出來的,而是學生自己做出來的,是在學生畢業后,功成名就的時候回來看我的那種欣慰。經過管理學生,形成了非常好的一套作息習慣,就連在家從來沒有疊過被子的學生,都能在5分鐘內完成,而且是部隊要求的“豆腐塊”。
再說朋友角色,有的學生家里有出現問題了,如父母感情有問題了,家里老人身體不好了,及時地與學生溝通,和學生談心,開導他。通過自己的事例感化他、教育他。對于青年教師來說,最大的優勢就是年紀與學生相仿,可以很容易地和學生相處。在閑暇時間和學生們一起組織活動。比如,為了照顧那些周末回不了家的學生,經常用電腦給學生放錄相,過節的時間用自己的工資給學生買禮物,冒著被批評的危險帶學生到住寢樓后做游戲。通過這些,拉近了和學生們心靈的距離。在日常生活中和學生一起吃飯,一起住,時間長了,自然就形成了像朋友一樣的感情。
總之,對學生的管理,要從家長、班主任、寢室管理老師,三方位“立體”管理。我們其實能給學生的東西很多,但不是所有你給的東西都是他們需要的,我們要針對學生的特點,看看他真正需要什么就盡量給予什么。這種給予不是討好,而是一種從職業角度來說你為符合規定的,這包括情感、親情、友情,等等,有時包括物質上的。
教師對學生的愛,應該是簡單、樸素、無私的;愛學生不是一種口號,也不是為了自己身上的一點業績。也就是說,老師對學生的愛要實實在在,不能做作,不能讓學生覺得像是在演戲,不要為了去愛而愛,要發自內心的,真真切切的一種愛。通過與學生的相處,也鍛煉了自己,先是由學生出現問題,為了能夠找出合適的處理方法而發愁,到了后來形成了一套系統全面的管理方式。這也包括學生的各個階段。比如,新生、放長假前,長假回來后等教育手段的調整。并且要針對學生出現過或是將來可能出現的任何問題,對《管理細則》不斷地進行調整。
德育效果的好壞,不僅受到德育內部各要素的影響,也受制于德育外部環境。在德育活動中,要發揮德育內部要素和外部因素的作用,始終離不開管理。在某種意義上說,德育管理決定了德育的實效。作為一名教師,作為一名德育工作的探索者、研究者和實踐者,任務重,責任大,是值得我們奮斗終身的。
參考文獻:
[1]楊進.關于新時期高校學生宿舍管理的幾點思考[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5,(01).
[2]張幼香.淺析高校學生宿舍管理存在的問題[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6,(16).
[3]王抗.加強學生宿舍管理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環節[J].航海教育研究,1997,(04).
[4]田昊.關于在宿舍管理中如何開展“零距離”教育的思考[J].吉林糧食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4,(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