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菲菲
摘 要:隨著高等職業教育的規模越來越大,而同時高職院校的教學質量卻也出現了向下的滑坡,其中在我國高職院校中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就是學生學習動力的缺乏問題。新課程改革要求應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而教師則應充分地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因此,面對學生學習動力缺乏的問題,我們就應認真分析其出現的原因,制定出有針對性的改善對策,從而促進高職院校學生的全面發展。該文便對高職學生學習動力缺乏的原因以及改善高職學生學習動力缺乏的有效對策兩個方面的內容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和探討,從而詳細的論述了如何有效地解決高職院校學生學習動力缺乏的問題。
關鍵詞:高職學生 學習動力缺乏 原因及對策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11(a)-0152-01
1 高職學生學習動力缺乏的原因
1.1 主觀原因
(1)價值取向茫然,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大部分的學生在進入高職院校以后,他們就不再面對升學的壓力了,他們認為這一時間段是談戀愛的最佳時期,所以,很多學生進入學校都在忙著談戀愛,如果問他們畢業后應怎樣發展或是從事什么方面的工作,他們都會表現出一臉的茫然和無知。還有很多學生在學習專業課程以及擇業就業時會遇到一些問題,而他們又不知道該怎么解決這些問題,因此,他們的正常的學習進程就會受到阻礙,從而降低了他們的學習興趣;(2)學習觀念模糊,思想因素混雜。進入到高職院校后,很多學生認為只要通過學期最后的期末考試就可以了,考試成績只要及格,就能獲得畢業文憑,這樣是不妨礙他們將來找工作的,所以,他們在學習時只是應付了事,不愿意過多地進行思考。也有一部分學生認為高考過后就不需要再學習了,進入到大學后更應該提升自身的社交能力;(3)文化基礎較差,學習能力不強。通常情況下,高職院校的學生生源幾乎都是高考第四批或是第五批才錄取的學生,而一些技校和中職院校的學生也會同時升入高職院校中,這些學生的文化基礎都較為薄弱,上課時他們往往都跟不上老師的進度,并且也無法合理安排自己的學習時間,這些因素都會大大降低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1.2 客觀原因
(1)從高職院校的方面來看,學生們對于學校所安排的教學活動以及課程設置都是有一定意見的。他們認為所安排的這些內容并沒有讓他們學到更多更有用的知識,所安排的課程不具有針對性,同時為學生所安排的選修課也不夠多,大部分的課程都是不在多媒體教室里進行的,學生的專業就業前景分析以及電腦知識普及講座等學術活動在高職院校中也都沒有安排,并且學生在校園中也缺少提升自身實踐能力和動手能力的機會,學生對于教師的課堂教學效果也不夠滿意。(2)從社會的方面來看,社會大眾對高職教育的認識本身就存在著一定的誤區和偏見,他們認為高職教育是屬于不正規的、低層次的教育活動,那么進入到高職院校的學生就一定是成績較差的學生。隨著我國現階段就業形勢的不斷嚴峻,高職院校學生所承擔的壓力也越來越大,因此,在他們找工作以及尋求就業的過程中,往往都會流露出一些氣餒和無助的消極情緒。
2 改善高職學生學習動力缺乏有效的對策
2.1 重視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幫助他們樹立遠大的志向
(1)做好對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工作。要想充分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具備飽滿的學習動力,那么就要做好對他們的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大力地提升“兩課”教學內容的時效性,將中國近代史和現代史中的具體實例與當前形勢下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有機地結合起來,同時與學生的人生規劃以及思想狀態也應緊密地聯系起來,幫助學生吸收更為先進的思想政治理論,從而提升他們的思想水平。學校應教導學生其個人的理想與國家的命運都是密切相關的,幫助他們樹立遠大的抱負和志向,從而為社會的發展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2)幫助學生正確地認識社會,并敢于競爭。學校應通過對學生所進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讓學生真正地掌握時代的真正需求,在市場經濟體制逐步完善的背景下,用人單位要看文憑,同時更要看實際的水平,因此,高職學生在社會中也是大有用武之地的。在學校的學習過程中,學生應打牢自己的基礎知識,并且掌握先進的專業技能,從而提升自身的競爭力。
2.2 高職院校應重視管理工作,為學生營造舒適的學習氛圍
(1)重視師資隊伍的建設工作。要想充分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本身就應具備較高的教學水平,同時他們更應具備較高的人品和師德。水平不同的教師在處理同樣的教學內容時,所取得的教學效果是有著巨大的差異的,高水平的教學藝術就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因此,高職院校也應引入優勝劣汰的競爭機制,提高師資隊伍的專業水平和教學能力,從而保證課堂的教學質量;(2)強化就業工作的導向功能。要想有效地解決學生學習動力缺乏的問題,那么學校就必須能為學生提供一個有利于學生發展的職業,而對學生所進行的畢業指導和推薦工作就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環節。首先,學校應積極地處理學生在求職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和困難,以授課的方式一一解決這些問題,這樣即使學生又遇到了類似的問題,他們就能夠妥善地處理了,大大提升了他們就業求職的自信心;其次,學校應密切地關注當前的就業形勢,為畢業生提供最為有效、準確的就業信息,同時學校還應主動與用人單位聯系,借助于網絡積極地開拓學生的就業渠道。學校應將各類用人單位的實際需求及時地反映給學生,同時應定期開展就業指導講座,滿足學生對求職就業信息的各類需求,幫助他們找到最為理想的工作。
2.3 以地方區域經濟的發展為導向,保證高職院校教學的實效性和針對性
作為社會經濟發展與教育事業聯系最密切的部分,高職院校的教育工作應是面向產業、面向地方經濟并且面向大眾的,其所開展的各項教學活動以及學術研究也都應是圍繞地方經濟的發展而進行的,可見高職教育與地方經濟發展的關系是相互制約并且相互促進的。因此,高職院校應找到與自身發展相適應的教育規律,更應找到與區域經濟要求相適應的發展規律。現階段,社會上最需要的就是能夠在生產第一線工作的技術管理型人才,而企業所購置的先進設備也越來越多,這也就對在崗人員的專業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職院校應充分地提升人力資源的質量和數量,從而滿足現代產業對人才的需求。所以,學校應盡可能多地建設教學實踐基地,保證高職院校教學的實效性和針對性,從而充分地提升他們的學習動力。
3 結語
隨著我國就業市場競爭的越發激烈,高職院校要想有效地解決學生學習動力缺乏的問題,學校就應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入手,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的志向和抱負,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從而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符建利.高職學生學習動力不足調查及教育方法研究[J].職業教育研究,2011(2):48-49.
[2] 韓瑞功.高職學生學習動機的激發與培養[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07(7):11-12.
[3] 孫宏偉,孫勇,蔡學軍.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素質與學習動力缺乏問題的研究與實踐[J].計算機教育,2006(8):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