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容
摘 要:數學是一切科學之母,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數學積極性,從而使學生在探索和交流中獲得掌握數學基本運用能力,這是很多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面臨的重要問題。而課堂教學則是數學教學的主陣地,所以在課堂教學環境中要創設一個自然、愉悅,有利于張揚學生個性的“場所”。如何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情趣性,主要從五方面加以論述:制造疑問,給學生充分的想象空間;引入游戲,讓學生樂中學,學中記;引入競爭,樹立競爭意識;創設民主平等,營造愉悅的學習氛圍;運用學習指導,消除障礙,增強信心。
關鍵詞: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興趣
興趣是一個人力求認識和趨向某種客體,并伴有積極的情緒體驗的心理傾向。興趣是在需求的基礎上產生,并在實踐活動中形成和發展的。興趣是及時學習的動力,又是學習的結果。只有擁有興趣,才能使學生產生愛好。那么,怎樣做才能給嚴肅而沉悶的數學課堂增添樂趣,給學生提供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呢?
一、制造疑問,給學生充分的想象空間
創設問題情景的實質在于揭示事物的矛盾或引起主體內心的充實,動搖主體已有的認識結構的平衡狀態,從而喚起思維,激發其內在的趨力,使學生進入問題探索者的角色,真正參與到學習活動之中,達到掌握知識、訓練思維能力的目的。而且,我們把抽象的數學知識設計成有趣的問題讓學生在探求、運動變化中尋求答案既激發了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又讓學生在享受樂趣中獲取了新信息、新知識。
例如我在教學用火柴棒搭6個邊長等于棒長的等邊三角形時,讓學生思考能擺出幾種不同形狀的圖形,它們各種分別是幾根火柴?這些三角形組成什么形狀?在擺出這些形狀時,你最多用了幾根火柴,最少用了幾根火柴,并把圖形表示出來。通過學生積極動手,師生共同探討,使問題自然解決。讓學生在輕松愉快中獲取了知識,培養了能力,培養了興趣。
二、引入游戲,讓學生樂中學、學中記
初中數學教學課堂雖不是很注重游戲的教學,但在教學時我們適當的引入游戲,能加深學生印象,而且能調動孩子們的積極性。通過游戲,能讓每個人積極地去想、熱情去做,通過說、做的統一,很快就達到了教學的目的。而且,游戲教學在結合學生帶來“樂”的同時,其知識也像磁鐵一樣的黏著你。學習氣氛的活躍促成了思維的活躍。熱情洋溢的微笑,瀟灑得體的手勢,都會不知不覺地感染學生。這種師生之情交織在一起,使學生沉浸在課堂的意境之中,縮短了師生之間的距離,最大限度地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學生在愉快的游戲中積極參與,不知不覺學會了知識。
三、引入競爭,樹立競爭意識
將競爭引入數學,是數學教師常用的方法。所以我將全班的同學分成四小組,以組為單位,發揚團隊精神,進行比賽。制定出組與組的比賽的規則,內容包括:上課的紀律表現;平時的作業情況;上課是否積極回答問題等。以月月清,月月獎的方式在限定的時間內,看哪一組獲獎人數多。這個游戲必須通過協作才能夠完成。當然,課堂上的競爭遠遠沒有社會上的競爭那么嚴峻,但通過課堂教學,培養學生從小樹立競爭意識和協作精神,這對孩子們的成長無疑是有現實的和深遠的意義。
四、創設民主平等,營造愉悅的學習氛圍
走進新時代,我們培養的是具有高素質的創新型人才。因此,我們必須重視解讀我們的學生。他們不再僅僅是被動接受知識的受眾,而是有血有肉,有思想的活生生的人。他們正處于身心發展之中,而且還存在個體差異,而教學是教與學的過程,所以在教學的整個過程,要給學生民主平等的權利,把學生當成知心朋友。注重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積極參與。同時,給學生真誠的鼓勵,讓學生揚起信心的風帆。所以在上課時,只要學生表現好,我都會給他們相應的表揚。語言看似平常,但真誠的話語說出時,會讓孩子們感到慈母般的愛,而且學習時會信心百倍,起到意想不到的鼓舞作用。我們知道,孩子們就像干旱的幼苗,多么希望老師愛的滋潤,愛的鼓舞,只要有了老師愛的奉獻,他們就像雨后的春筍茁壯成長。
五、運用學習指導,消除障礙,增強信心
葉圣陶先生有言“教為不教”,中學各學科教學最理想的境界正是如此。培養數學的學習方法,要培養學生學會觀察、思考、探討、討論、歸納的學習能力。養成自能讀書、自能思考、自能探究、自能歸納的習慣。所以,要求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指導他們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并且在學習時恰當地選擇和應用。
《論語》中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我國大教育家孔子在兩千多年前就已經認識到“樂之”是求知的最佳態度。求之者只有在好之和樂之的前提下才能夠自覺、主動、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中。也只有樂之,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為學習組織者和引導者——教師,也只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做到“好之”“樂之”。
參考文獻:
黃海生.數學課堂教學中的興趣激發.中學數理化,2005(2).
編輯 王愛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