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偉迪
摘要:閱讀在英語聽、說、讀、寫四種基本技能中有著重要地位。為了提高閱讀學生的能力,基于閱讀能力的本質,以及文本的銜接,在教學過程中對閱讀能力的培養,以及對系統功能語法的應用,本文闡述了對語篇凝聚力的分析,旨在培養和提高閱讀的理解能力。
關鍵詞:閱讀能力;語篇教學;培養
傳統的閱讀教學通常只局限于識別單詞,語法結構,對閱讀材料的內容進行解讀,或者做一些閱讀理解的練習。它更專注于表面結構的語言,忽略了語篇的分析,以及通過主要的線索來了解整篇文章的內容,找出深層語義,結果使得學生缺乏熟練的閱讀理解能力和獨立的分析和問題解決能力。我基于閱讀能力性質的分析,以及文本的銜接,在教學過程中對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對系統功能語法的應用,對語篇凝聚力的分析是為了培養和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一、英語閱讀教學與語篇教學的意義
在中國的英語閱讀教學經歷了一段漫長的“傳統的閱讀教學模式”和“閱讀教學模式的整體計劃”階段,在目前的階段,語言閱讀教學是在語法的指導下,閱讀教學是重點。閱讀教學在翻譯理論的指導下,在教師的基礎上,通過句子的翻譯,教語法點或句子,課堂提問和課堂練習,等等。閱讀教學指導學生們專注于單詞,而文章的內容,結構,背景等等,都是由于思維的問題,結果,閱讀速度,單位時間的信息,文章或片面理解的偏差,阻礙了與外界的信息的傳遞。
近年來,隨著各種考試模式的改變,目前的閱讀理解也充分體現了信息時代的特征,主題也具有小說的真實特點,學生的詞匯量,閱讀速度,閱讀能力,以及理解能力,需要在閱讀理解的問題上有大量的表層層次的問題(從文章的字面上的答案)比例是小的,大部分的問題都是深刻的理解,比如猜指,數字運算,選擇清晰的標題,推理,以及事件的順序,作者的觀點,文章或觀點的泛音,等等。所以在英語閱讀課的開頭,就像對預期內容的開頭,所以,為了引導學生大膽的預測,檢查,無論如何通過閱讀來獲取信息,目的就是要解決閱讀理解的問題,這樣才能提高學生英語閱讀能力。
語篇教學的倡導者將語言作為連貫的話語,并將語言,社會文化的特點結合在一起分析。同時,注意語言的形式,以及交流的意義和功能,讓學習者接觸各種語言來提高語言能力并獲得對外界的了解。了解外界的知識,語言教學使學生科學地、有系統地分析相應的語言資料,如何產生意義,并確定這些模型的語篇結構模式和規律。所以,在語言水平閱讀訓練的單位中,可以有效地在詞匯,語法,句子結構中,以實現閱讀教學的缺陷,提高學生的語篇意識,提高學生的話語意識,提高閱讀量。在引導閱讀的同時,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學生可以根據閱讀理解的內容來獨立完成老師的教學,以及老師提出的一系列的問題,這些問題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產生了啟發和指導,因為老師的問題將會對教學活動產生很大的刺激,激發學生對學習的熱情。
二、語篇教學提高英語閱讀能力
英語閱讀法是一種語言的綜合運用的過程,運用英語閱讀理解語篇,無論長度如何,是完整單元的含義,每一篇文章具有自己的寫作思路、整個布局。因此,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必須使學生從話語中引導整體,宏觀結構,文章的標題,從而在句子層次上,在話語中學習句子,及段落和段落之間的邏輯關系,理解深層的含義,從而提高英語閱讀能力的目的。有很多方法可以做到:
1、“整體性”的方法
閱讀整個句子的教學過程,在整個閱讀的過程中,達到對整篇文章的正確理解,讓學生了解它的整體形象,引導學生閱讀完整的文本,并運用上下文來理解句子的含義,了解完整的文本。即層次的中心,散文的線索以及作者對角色和寫作意圖的態度,讓學員閱讀粗糙的文本,理解整個教學模式的總體。學習詞匯,全面而清晰的理解和認知地圖,關鍵詞,主題的理解,目標的理解,目標的分析和觀點。深化閱讀,可以優先,讓學生們做好心理準備,準備學習必要的知識,引導學生進入良好的學習狀態,激發興趣,對知識的渴求,以及對新教學內容的過渡。
2、背景知識介紹
在英語閱讀中,涉及到的主題更廣泛,反映了英語的歷史和地理,當地的環境,風俗,傳記,新聞,出版物,戲劇,文學,音樂,健康,自然災害,環境保護,空間技術,集郵,體育,電腦,食物,文化遺產,金錢,簡短,黑人婦女,兒童,問題,如學生思維的開闊程度。利用背景知識教學,閱讀不僅有利于學生掌握文章的主旨,并滲透思想教育的教學內容、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情感,提高文化素質。
背景知識也是英語文化的一部分,英語文化,以及外語教學的文化,也是英語的一種語言作為教學的體現。通過引入背景知識,學生可以更加明確英語和中文的語言差異,讓學生們逐漸擺脫了用中文思考的習慣,從而獲得自由的閱讀和使用英語的靈活性。
3、運用語境學習
學生通過語言的語境來學習語言,語言教學是為了幫助學生實現這種語境。在語言和語境的相互作用中,語言和其他主體的語言知識,反思在課堂上使用討論的教學方法,討論關鍵問題和正確的指導,讓學生們分組,站在不同的位置,掌握觀點,也就是培養學生的辯證觀點,培養學生用英語來表達他們的觀點。同時,并將英語環境的教學運用到英語語言環境中,創造出交流的情境,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性,主動性和創造力。
4、運用語篇學習
了解文章的基本結構,了解全文,就能引導學生進入特別的章節結構,對章節的具體了解。從寫作風格的角度,理解作者的意圖,組織的美感,思想,目的,寫作的風格和技巧,從而挖掘出隱藏在線條之間的文章的深層含義。指導學生欣賞文章的觀念,從理解的角度把握全局,理解文章的深刻內涵,提高學生綜合語言的能力。“語篇由語言資源的創造性構成”,注意將英語教學與陳述性知識結合,引導學生,形成連貫一致的話語,這是非常必要的。
結束語:
總之,語言教學的關鍵是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只有掌握語言知識才可以有效地閱讀。此外,培養閱讀興趣,提高閱讀的信心,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也是非常必要的。在正常的閱讀課上,我們選擇學生們感興趣的,這是知識和興趣的結合,以及課外閱讀材料的閱讀能力,讓學生們覺得閱讀是一種享受,而不是機械的閱讀,良好的的閱讀習慣會使人終生受益。
參考文獻:
[1]朱迎春.語篇理論與大學英語閱讀教學[J].嘉興學院學報,2004,(1).
[2]劉安琪.英語語篇閱讀教學模式初探[J].課程教材教法,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