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紹棟
摘 要:從時間上回歸“數學閱讀”就是讓數學教師從理性上充分認識數學閱讀的重要性,將數學閱讀納入到數學學習的基本環節中去。本文主要從“課前閱讀”、“課內閱讀”和“課外延伸閱讀”三個時間段來安排學生的閱讀內容。
關鍵詞:時間;把握;小學數學;閱讀例談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2-112-01
一、課前閱讀——體驗“腳手架”的魅力
將“數學閱讀”安排在課前,讓學生通過“數學課本的閱讀”初步感知并能應用所學的知識。既可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又能加強數學課堂上的調控。
如在教學浙教版第九冊中“我會用計算器嗎”這節課的時候,教師就有意識的要求學生提前閱讀課本,初步認識“計算器的常用操作鍵的名稱、用途”。
案例片段整理如下:
師:(在黑板上貼出一張計算器圖片)認識這個么?
生:認識!計算器。
師:是啊,地球人都知道。那你在哪些地方看到過呢?
(學生匯報)
師:昨天我們已經提前自學了“計算器”的使用。誰來說說計算器有哪些常用的功能鍵。
(學生匯報)
師:會使用嗎?咱們來算一算吧!
學生計算:①57734+7698= ②56÷7= ③2345-39×21=
學生逐題匯報結果。
師:同學們都非常了不起,通過昨天的自學閱讀已經初步掌握了使用計算的方法。只是在這一題上出現了不同的結果,讓我們一起來研究吧!
重點討論:2345-39×21=的結果。
生1:1526 生2:48426 生3:1358
師:究竟哪個答案是對的呢!
生:通過估算,先把2345約等于2300,然后把39約等于40,21約等于20,20乘40等于800,2300減800等于1500。所以正確的得數為1526。
此時一學生恍然大悟:老師,我知道為什么他們得數是48426。因為,他們的計算器是普通計算器,而不是智能計算器。它不能處理先算乘除,后算加減的運算順序。
師:那我們怎么來正確計算這一題呢?
生:那我們就只能先用計算器算出39×21=819。在紙上記錄下結果,再用計算器計算23456-819,得到結果應是1526。
師:不用筆記下中間得數,有沒有一般的通用方法呢?(給學生適當的考慮時間。)
師:(介紹方法)在普通型的計算器上是不是有這兩個鍵:“M+”“MR”?它們有什么用呢?讓我們一起來試一下吧!先按“39×21”,然后按下“M+”,計算器上顯示的數字是“819”,按“M+”的目的是將“819”儲存下來,就是把這個結果記在計算器里面了。然后輸入:“23456-”再按“MR”就把819調出來了。學生恍然大悟,興致勃勃地開始試驗剛才學到的方法。
學生通過課前的“數學閱讀”自學到了部分簡單的教學內容,課堂上教師在新課開始時安排是檢查的環節,讓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解決問題。進而引出本節課的教學關鍵所在:引導學生用計算器進行兩步的四則混合運算。這樣進行“課前閱讀”后就可以把較多的時間留在課堂中讓學生去探索計算器使用中的困惑和最后體驗“挑戰計算器”的一個環節。
在一些特殊的教學內容前,讓學生搜集一些必要的數學信息,不僅可以豐富課堂上學生的交流內容、滿足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且可以適當調節課內氛圍,增強學生分析、處理信息的能力,有效提高“數學閱讀”的興趣。
二、課內閱讀——品味“茶”的清香
課內閱讀,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主陣地。所以,教師要在課堂上有意識地開展“數學閱讀”活動。
例如,小學數學第九冊31頁例7:小數除以小數。由于學生已經熟練掌握了小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方法,新知的計算關鍵是運用商不變性質將除數是小數轉化為除數是整數。可設計這樣的閱讀指導題:(1)完成復習的填寫下表。(2)仔細觀察表中的數,說說要使商不變,被除數和除數應該怎樣變化?(3)仔細觀察例7虛線框中的內容,想:小數除法是怎樣轉化成整數除法的?運用了什么規律?(4)然后再看虛線框的左邊是怎樣做的。(5)仿照例7請你計算:91.2÷3.8。
三、課外閱讀——感悟“酒”的余味
數學知識源遠流長,集聚了人類的智慧。所以在一些教學內容過后,適當安排學生閱讀或收集一些相關的資料,對于學生自己的數學知識積淀是大有裨益的。加之有很多學生的學習是感性的,只要教師的進行適當的引導、激勵,多給學生創造一些交流、展示的機會,學生課外自由閱讀的積極性也會不斷提高。在學習完“我會用計算器嗎?”這節課后,筆者安排學生關于“計算工具的演變、發展過程”資料搜集和展示活動,不少學生繪聲繪色地的用圖文結合的形式展示出了計算工具的發展史。有一位學生收集到了一份比較祥實的可供閱讀的材料:(并配上了精致的畫面)
在遠古時代,人們是用石子計數或者結繩計數的。兩千多年前,我國使用的計算工具是“算籌”。一千多年前,我國有發明了算盤,使計算的速度加快了。四百多年前,法國和德國數學家發明了可以計算加減乘除的機械計算機。五十多年前,美國人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臺計算機,每秒可以運算五千多次。現在世界上運算最快的計算機每秒可運算一千萬億次,原來需要幾十年時間運算的題目,現在只需要一秒鐘就可以完成。將數學閱讀延伸至課外,不僅可以使學生利用更多、更廣的渠道獲取所需要的信息,更增加了學生在收集、閱讀、展示中的體驗,讓學生們在參與中感受到了數學的博大精深和魅力所在。
對于學生上后進的同學而言,他們更可以利用課余時間進行對數學課本的“二次閱讀”,鞏固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加深印象。這樣后進的同學也能夠通過自己的力量解決存在的問題,增強他們的學習自信心,同時也可以提高他們學習的主動性。
參考文獻:
[1] 羅雙輝.小學生數學閱讀能力的養成[J];新課程(中),2011,01.
[2] 唐文新.培養小學生數學閱讀能力[J];小學時代(教育研究),2011,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