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隨利
摘 要:轉變教學觀念,改善課堂教學模式,著力打造高效課堂。
關鍵詞:語文;高效;課堂;實施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2-278-01
當前實施素質教育、改革課堂教學勢在必行。語文教學改革要求教師必須跳出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用新的教育教學模式來教會學生學習語文,真正體現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主體作用。因此,我認為必須改革傳統的語文課堂教學,實現學習方式的根本轉變。才能開辟出語文教學的新天地。 傳統的語文課堂教學壓抑了學生的能動作用;剝奪了學生的個體體驗;泯滅了學生的創造潛能;扭曲了學生的人性人格;異化了學習的根本目的。新世紀的教師要切實改變課堂教學方法,做好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使學生的自主學習真正落實在課堂教學之中。
一、運用創新教育教學模式,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 。
真正從“人的發展”、“個性”的角度選擇教學方法,并且讓學生在教師的導評、表揚等激勵下,主動地、自由地獲取新知、形成技能,參與整個學習的過程。因此,我校采用了“三助五段學本式課堂”教學模式。
教師要通過創設真實生動的情境,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通過引導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進行積極的學習探究;通過有價值的提問,啟發學生思考、討論領悟新知;通過指導多種訓練,促使學生對自己的學習進行調控,讓課堂“活”起來,使學生動起來要真正體現了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觀。其具有以下五個特點:
1、自主。即學生作為學習的主人,其主體地位得到了真正地、實在地體現。
2、互動。即要充分體現“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互動過程”的觀念。
3、愉快。即學習不再是一種煩悶、乏味地活動,愉快將貫穿整個學習的過程。
4、發現。即要強調學習是一個發現的過程,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從而使學習成為真正獲得知識、技能,培養了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
5、開放。即它不單指向當前的學習,更指向今后的學習,學習將成為一種無止境的追求。
那么如何開展自主探究、合作討論的教學呢?我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教師應以“導”為主,全面服務于學生的“學”。
比如我在上完議論文單元后,先請同學們利用議論文的知識點來回顧、梳理學過的課文內容,然后把學生分成四組,給定一個題目如“論持之以恒”進行口頭作文比賽,列出系列打分要求,全組討論八分鐘,每組推一名同學陳述,評比最佳小組,看誰論點最鮮明,論據最準確而典型,論證最充分而有力。又特別是論證方法在議論文中的運用。通過此項活動,我認為同學們基本上掌握了議論文這種文體。因此,我認為教師的導很重要。
二、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主動地學。
1、加強自主實踐,促進主動發展 。
課前學案自主合作學習融入課堂教學,打破集體授課“一鍋炒”的僵化教學程式,讓學生擁有自主語言實踐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能夠主動、愉快地參與學習議論,交流匯報,互參互學,成為學習的真正主人。
比如在學吳晗的《談骨氣》一文后,課后練習題三中給我們展示了一個課外閱讀片段:“有一位打工青年在外國老板制造的罰跪事件中,寧愿被開除也決不下跪”。圍繞中國工人該不該向外國老板下跪,展開辯論,一方贊成,一方不贊成,討論很激烈。
這樣,通過小小的辯論,就順利地把現實生活與課本相結合起來,從而水到渠成地解決了課本,輕松地完成教學任務,使議論文教學不枯燥乏味,樂于學生接受。
2、創設學習氛圍,培養創新精神。
我在上曹明華的散文《美》時,課前導入我擬了一個大家非常感興趣的話題,搞了一場辯論賽。題目是:曾老師要不要燙卷發。正方觀點:曾老師保留直發好。反方觀點:曾老師燙卷發好。自由分組,并向他們許愿哪方獲勝老師就尊重哪方的意見。題目一宣布,同學們像炸開的油鍋,這場面,簡直要把房頂來掀了。同學們那撕聲力竭的辯論場面,現在都還記憶猶新。別小瞧學生的那張巧嘴,把這問題從現象到本質、從為人師表到教師形象、從外在美到內在美,都剖析得頭頭是道。
小組合作學習氛圍的創設,滿足了學生樂于交往的心理需要,學生無拘無束地自由發表自己的見解,相互啟發,取長補短,發展思維能力。
3、拓展教學時空,面向全體學生 。
使課堂教學的有限時間和空間得以拓展,學生的參與面廣了,不同層面的學生的學習感受和存在的困惑都能得到學習伙伴的充分關注和熱情幫助。它避免了學生在課堂上被冷落的可能。
三、在開展“三助五段學本式課堂”教學模式時應注意的問題。
1、靈活運用教學模式。既要掌握模式的基本特點,又不要拘于模式,要因班級而異,因教材而異,因目的而異,因教學內容而異,活用模式。
2、處理好朗讀與討論的聯系。在運用模式教學的過程中,要正確把握朗讀與討論的聯系,做到朗讀感悟為討論的基礎,討論是朗讀理解的深化。
3、注重合作交流能力的培養。在“自主探究,合作討論”運用模式的實施過程中,為了使學生真正意義上的參與,提高合作學習的效率,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口述能力、傾聽能力、說理能力和互助能力。
總之,要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必須自覺地更新教育教學觀念,以學生為本,不斷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培養學生的參與能力。這樣,語文課堂才能充滿生機活力,學生的整體素質才能得到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