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衛紅 曾惠濤
[摘要]目的 探討運動干預對社區中老年臨界高血壓患者血壓調控及脂肪分布的影響。 方法 選擇患者100例,隨機分為兩組,各50例,觀察組采用運動干預方案,對照組則未進行運動干預,比較兩組患者干預后6個月,血壓和心率的變化及皮下脂肪、腰臀圍比值變化。 結果 觀察組干預后,隨訪6個月時發現收縮壓、舒張壓均低于對照組(P<0.05),且心率慢于對照組(P<0.05),皮下脂肪厚度顯著薄于對照組(P<0.05),腰臀圍比值低于對照組(P<0.05)。 結論 對社區臨界高血壓患者實施有效的運動干預,能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加強治療疾病信心與熱情,控制高壓,調整脂肪分布。
[關鍵詞]運動干預;社區;中老年;臨界高血壓;血壓;脂肪分布
[中圖分類號] R544.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2095-0616(2014)02-190-03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老年人群的生活條件得到了顯著的改善,由原先的為生活溫飽而奔波轉變為享受生活,但是運動量也隨之減少,甚至幾乎沒有,伴隨著不合理飲食以及缺乏運動、吸煙酗酒等不良生活習慣,越來越多的人們出現的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癥等養生疾病[1]。社區對于高血壓患者的診斷治療以及健康檔案的建立和隨訪等是工作的重點,本研究主要探討運動療法對社區中老年臨界高血壓患者血壓調控及脂肪分布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0年1月~2012年6月我社區確診的高血壓患者100例,隨機分為兩組,各50例,其中觀察組:男29例,女21例,年齡53~73歲,平均(65.3±2.9)歲,臨界高血壓病程1~12個月,平均(3.1±0.2)個月;對照組:男28例,女22例,年齡53~73歲,平均(65.4±2.8)歲,臨界高血壓病程1 ~12個月,平均(3.2±0.3)個月,兩組患者性別、年齡及臨界高血壓病程等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組前均簽署知情同意書,其中觀察組采用運動干預方案,包括慢跑步、騎自行車、快步走以及適合身體功能的爬樓梯、跳廣場舞和簡單的瑜伽操等方式,把握好運動的強度,并遵守循序漸進的方式,運動強度由小到大,運動時注意血壓變化以及其他生命體征的穩定,保持最大心率達到平均心率的120%以上即可,貴在堅持,以每周至少3次,每次至少30min或以身體適應為標準,每位患者根據自己的習慣愛好,選擇合適自己的運動方式。對照組則未進行運動干預,比較兩組患者干預后6個月,血壓和心率變化及皮下脂肪、腰臀圍比值變化。
1.3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13.0進行,計量資料以()表示,兩組間均數的比較使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隨訪6個月時患者收縮壓、舒張壓及心率比較
觀察組干預后,隨訪6個月時發現收縮壓、舒張壓均低于對照組(P<0.05),且心率慢于對照組(P<0.05)。見表1。
3 討論
臨界高血壓也叫邊緣型高血壓,即成人收縮壓在140~160mm Hg,舒張壓在90~95mm Hg之間。此類患者往往高血壓病程短,通過飲食、運動以及調整生活習慣等可以得到逆轉,本研究主要探討的運動干預即針對此類患者血壓調控特點,制定循序漸進的運動方案,避免部分患者對運動干預的錯誤認識,糾正其認為的日常的飯后散步、晨起其菜市場買菜以及接送孫子孫女讀書上學,甚至有些學者將靜坐下棋、打牌和釣魚等亦可達到運動鍛煉的觀點。正確的引導患者進行有效的運動鍛煉是必不可少的,我們針對每位患者的生活習慣與方式,建議患者選擇爬樓梯、跳廣場舞、快步走以及室內簡單的瑜伽操等為主,并以循序漸進的運動方案,實施有規律的運動鍛煉[2]。
在進行運動干預的過程中,我們要求每周定期要有醫務人員入戶進行一對一的指導和隨訪,其中重點是監督高血壓患者的用藥情況、運動堅持情況以及運動量,了解患者的血壓控制水平,更好的提高患者的運動治療依從性,減少治療并發癥,同時,通過這種方式,檢出無癥狀的高血壓患者及無條件或不愿就醫的高血壓患者并進行干預治療[3]。有研究稱有效的運動鍛煉,能顯著消耗患者的皮下脂肪,改善患者的營養狀態,尤其是對于腰圍和臀圍有一定的消減作用,促使身體脂肪的重分部[4]。本組發現觀察組干預后,隨訪6個月時發現收縮壓、舒張壓均低于對照組,且心率慢于對照組,同時觀察組隨訪6個月時發現患者的皮下脂肪厚度顯著薄于對照組,腰臀圍比值顯著低于對照組。對于老年患者進行運動干預,我們一定要注意患者的耐受性,保證患者的運動安全性及有效性,所以運動前做好熱身,運動中不可突然停止,要遵循運動程序,饑餓時或飯后1h內不應進行運動,建立良好的生物鐘,保證每日充足,高質量的睡眠,注意勞逸結合[5]。而且運動鍛煉不宜小不宜大,這是因為大運動量可以使血壓波動過大和心率劇增,而較小運動量則可使末梢血管阻力降低,心臟每分鐘輸出量減少,使血壓降低[6],所以必須長期堅持運動鍛煉,對于臨界高血壓患者,制訂切實可行的運動鍛煉計劃,了解運動干預過程中血壓波動情況[7],對于了解干預效果十分重要。
高血壓是一種常見的,體循環動脈壓增高為主的臨床癥候群,發病率高,危害大,可引起心、腦、腎等嚴重并發癥,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工作和生活壓力的增加以及不良生活方式的影響[8],中老年高血壓病患者人數逐年增加[9]。因此,加強對中老年人臨界高血壓患者進行早期干預勢在必行[10]。通過本組研究我們認為,對社區臨界高血壓患者實施有效的運動干預,能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加強治療疾病信心與熱情,控制高壓,調整脂肪分布。
[參考文獻]
[1] 宋秀菊.談運動對社區高血壓病的降壓效果[J].中國中醫藥咨訊,2010,2(11):62.
[2] 陳仙芳,洪凌,張智敏.農村社區中老年高血壓患者治療依從性調查分析[J].中國現代醫生,2012,50(26):13-15.
[3] 劉春萍,王娟,張萱.北京東四社區中老年高血壓患者社區健康教育指導的效果[J].心血管康復醫學雜志,2009,18(5):430-432.
[4] 王艷梅,高怡芳.中老年臨界高血壓病病人社區護理干預[J].全科護理,2008,6(17):1507-1509.
[5] 潘美紅.社區中老年臨界高血壓患者的行為干預[J].科技資訊,2013,21(3):217.
[6] 王萍.淺談老年高血壓病的護理[J].吉林醫學,2010,31(3):373-374.
[7] 李尚秀.高血壓患者的社區護理[J].吉林醫學,2010,31(30):5429.
[8] 孫澤艷.社區抗高血壓藥物聯合應用[J].中國社區醫師,2009,8(9):9-10.
[9] 王蘇中,吳永浩,于石成,等.社區高血壓“合作管理”干預效果評估[J].中國全科醫學,2009,12(2):25-26.
[10] 李淑婷,孫梅菊.老年高血壓患者的健康教育[J].寧夏醫學院學報,2006,28(5):468.
(收稿日期:2013-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