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挺 方黛春
摘 要:校報是高校獨有的新聞載體與校園文化交流的重要樞紐,如何讓校報高質量地展現給大眾,與編輯人員的職業素養息息相關。校報編輯要具備“細心、專心、責任心”三顆心,同時必須具備“客觀公正、超前思考、尊重讀者、終身學習”四種意識。
關鍵詞:校報精英;四種觀念;提升途徑
1 校報編輯應具備三顆星
1.1 細心
編輯工作繁瑣而重要,不論事無大小,來不得絲毫馬虎。一個段落、一個文字、一個標點都可能給文章造成致命性錯誤,編輯必須反復斟酌、仔細推敲、方可定稿,一個極小的錯誤都可能給校報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和不利影響。微小之處到報紙圖片的擺放角度,偌大之處到報紙的所有內容,全都凝聚著校報編輯的心血,基于細心的前提下,編輯成為幕后默默工作的英雄;但如果稍有差池,編輯的功勞將會被抹得一干二凈,甚至還會造成過大于功的效果。
一名細心的校報編輯,其工作不僅只是在文章定稿前的審核,更重要的是排版結束定稿之后的復查。實踐證明,許多紕漏都是在復查中發現的,要清楚了解到一份報紙的出版,不僅僅是一名編輯的復查,而是經過許多編輯的再次檢查和校對才能出版,因此細心是校報工作的本源。
1.2 專心
專心也是校報編輯制勝的一大法寶。專心就是一心一意、全神貫注地做一件事。當校報編輯在工作時,必須確保百分百的精力投入,不受外界任何影響,專心致志地寫稿、改稿、審稿,若易被外界影響,則很有可能造成錯別字連篇、語句不通等各種錯誤,因此編輯在工作時絕不能懈怠,盡力防止一些報紙錯誤發生,以免影響報紙質量。
一名專心的校報編輯,可以為校報創造令人意想不到的效益。可能會因為一個版面的合理排版,擁有眾多的校報粉絲,又或許因為一條獨特的新聞,讓本校校報名揚天下,如此一來,吸引的不僅是本校師生,還是校外的廣大師生。反之亦然,若是一名不專心的校報編輯,整日懶懶散散,三心二意,這不僅會削弱讀者的閱讀興趣,還會引成他們對校報的反感,如果不懂得心無旁騖地工作,無疑是得不償失。在完成繁雜工作的同時,自己并沒有學到任何知識,而且還耽誤校報的工作。
1.3 責任心
新形勢下的編輯明確自己的責任心更是舉足輕重。首先編輯必須要以一種真誠的態度對待這份工作,精益求精地對待每一份稿件。如今電子版校報的傳播速度非常之快,倘若沒有責任心,草草了事,極有可能給校報造成不可估量的負面影響。而且因校報影響范圍之廣,間接會影響到廣大師生政治取向和價值觀,作為一個向導,校報必須應該對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積極作用,真正能夠構筑師生心靈的一座橋梁。
負責的校報編輯會主動承擔傳播優秀文化的重要角色,會以正確的輿論鼓舞和鞭策師生,其次在編輯稿件的過程中,不要害怕自己的時間付諸東流,要舍得并敢于在文章上花時間,通過自己努力的勞動,為讀者呈現真實生動的文章。具有強烈責任心是提升校報編輯個人素養中非常關鍵的一個因素,它能在版面上直接反射出文章的優劣以及報紙的可讀性。只有擁有強烈的責任心,才能將編輯工作做得有聲有色,弘揚本校優秀文化,形成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
2 校報編輯應具備四種觀念
2.1 客觀公正
校報新聞是對校園真實事件的回顧和反映,因此校報編輯必須遵守客觀公平的原則,不能違背事實的本質。假如校報喪新聞失了基本的真實性,那么它的價值將與日俱減。高校師生期望閱讀的是能夠積極發揮正確輿論作用,并能指引他們走向正確方向的真實校報,所以校報編輯須自覺維護校報的良好聲譽。
對于文章,應寫得客觀真實,不可以“報喜不報憂”,更不可以擅自篡改內容,或者過分修飾喜訊,這不是維護學校的聲譽,而是破壞學校的名聲。不論是喜是憂,都要將最真實的消息傳遞給讀者。對于各二級學院的來稿,校報編輯更是需要小心審核,必要時還應該親自去到采訪或活動現場,在旁聆聽,保證消息的真實性。在遵循客觀事實的基礎上,編輯對于文字的處理也不能過于死板,應適當運用語言文字的魅力,認真嚴肅修改稿件,在不影響客觀事實的前提下,斟酌字句,將文章活靈活現地呈現在讀者面前。
2.2 超前思考
在網絡時代,超前思考也納入校報編輯所需的一大基本素養了。因為只有具有超于常人的思維,才能為校報輸送更多新鮮的血液,超前的思考,可以為校報贏得更及時的新聞點,這無疑為校報創造了更豐厚的價值。超前思考并不僅僅表現在新聞點的采納上,還體現在對于校報理念的一種超前理解,這可以促使校報急速發展前進。相對于其他高校校報,會有更顯著的優勢,一種新穎的觀念,可以帶給讀者全新的閱讀體驗,讓他們享受校報另類的資源共享。
在讀者角度的超前思考,可以讓其在閱讀中更容易找到切入點,明白他們自身所需要的閱讀類型,版面更人性化的設計,也可以增加讀者對校報的歸屬感。因此,超前思考給校報創造的不僅僅是一種讀者數量的遞增,更是一種對于人文教育起到積極作用的新型導向標。
2.3 尊重讀者
校報的辦報初衷是為了使讀者通過閱讀校報,從而掌握校園最新動態以及在思想上的一種升華,既然明確了對象,編輯就需要強化讀者意識,認真研究不同讀者對于校報的需求,從而找到突破點,增加校報的貼近性。對于讀者提出的意見和建議,編輯應該高度重視,并不是置之不理,需要采納有用的建議,剔除無理的建議,針對讀者反映的問題,進行適當的改進。如此一來,也可以拉近與讀者的距離。
對于不同年齡和需求的讀者,校報可以設置不同的版塊,以增加他們的閱讀興趣。在排版方面,也可以進行一定的改變,根據各取所需的原則,適當調整版面的活潑程度,吸引更多形形色色的讀者。當一些新聞報道、文學作品栩栩如生地跳躍在報紙版面上,校報的發行量將會日益增多,也能將讀者理念詮釋地更加淋漓盡致。
2.4 終身學習
終身學習觀念是提升校報編輯最重要的一種素養。如果要將喜聞樂見的精品帶給讀者,需要編輯極強的挑選和加工能力,因為人無完人,不熟悉的領域和知識必定會不斷增多,這便需要用一種虛心的態度進行學習,經過學習和請教,可以快速地將不熟悉的知識轉變成自己的囊中之物,這樣能力就在不斷更新和提升。
校報編輯需要有熟練操作計算機的能力,因為隨著電子化時代的到來,利用計算機改稿成了必然的趨勢,編輯不能再墨守陳規,傳統地沿襲之前的辦報模式,需要充分利用網絡,將新聞發布在官網或微博上,以體現新聞的時效性。編輯更要有一雙發現璞玉的慧眼,通過不斷學習和進修,使自身具備一定的審美能力,能夠一望而知文章的優劣;通過專業培訓,掌握一定的編輯技能,不僅需要學習一些基本理論,還要學習各種哲學邏輯,從而充實自己,不斷豐富新聞精品的內涵。
參考文獻
[1]薛立明,輪新時期高校校報編輯的自身素質[J],西安航空技術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06.7
[2]高術剛,張露紅,新時期校報編輯應具備的素質[J],河北職工醫學院學報第四期,2012.12
[3]康群,略論信息化時代高校校報編輯應具備的素養[J],科教文匯,2010.4
[4]武榮,淺談校報編輯應具備的素質和能力[J],職業時空,2010.10
[5]黃三平,許憲國,高校校報編輯應具備的職業素養[J],高校媒體,2012
作者簡介
李挺,女,浙江寧波人,寧波城市職業技術學院信息學院11軌道交通專業學生。
方黛春,女,浙江金華人,寧波城市職業技術學院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