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青偉
摘 要:數學是其他學科的基礎,要運用一定的科學的辦法學好它。
關鍵詞:習慣;預習;復習
數學是其他學科的基礎。它促進著人類科技的發展進步,也是人類文明的一部分。當今社會,數學更是促進工業化發展不可缺少的因素,是人類要擁有的一種基本的素質。
作為高中生光是從主觀意識上想學數學是不行的,而且一定要能夠“會學”,還要運用一定的科學的辦法,用來提高學習效率,改變那種被動的學習為內心渴望學習知識的主動學習。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遇到困難的時候,教師該怎樣幫學生解決呢?下面來談談我個人的一些看法:
怎樣才算是好的學習習慣?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生在你上課前能夠提前預習課本內容,上課的時候認真聽老師的講課,對于教師講解的重難點,能做到好好把握,課后能夠好好地完成作業,并且能夠想辦法解決難題,還能夠開闊視野,學習課外知識。
課前預習,制訂學習計劃能夠使學習更加有目的性,在時間上也能搭配合理,不急不慌。當然學習是一條漫長的路途,制訂計劃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制定一個長期有效的合理的計劃,而且還要嚴格按照計劃實施,在學習中磨煉自己的意志。
在上課之前為了能夠提前找到疑難問題,要做好課前預習,這樣也能夠取得好的學習效果。既培養了自學的能力,還能夠增加自己學習新知識的興趣,使得上課的時候能夠有的放矢,主動投入到知識的海洋中,而不是一味地被老師的思路帶著走。課前學習要注重質量,爭取在上課前把教材參透,上課的時候主要抓住老師的思路,把握住重點,再沖破難點,盡量在課堂上解決掉遺留的問題。
課堂教學是老師講授知識的必要方法,是學生學習新知識,學習新的技能的重要環節。課前經過預習的學生,上課的時候能夠更加的專心致志聽課,他們明白老師的講課思路,能夠詳略得當,抓住老師的關鍵話語,能夠和老師進行很好的互動,使課堂氣氛活躍,不是死氣沉沉的。
及時地進行課后復習,這樣能夠提高學習的效率,這也是能夠增加記憶力的重要方法,通過反反復復的閱讀課本,再加上多多的練習,以及查閱相關的資料,能夠強化自己對于知識的能力,還能夠將新的知識和所學的舊的知識聯系在一起,并能舉一反三,活學活用。
對于課下作業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問題,透露出自己沒有牢固地掌握好知識或者是錯誤理解的內容,通過問老師或同學后解決掉疑難問題。作為學生一定要有這樣的精神,就是通過自己的方式找尋問題的答案,一定要堅持不懈地努力,做錯和理解錯誤的地方,要反復地思考,反復地去研究,把別人講的解決方案拿來消化成自己的東西。
參考文獻:
[1]張愛玲.高中新生數學學習適應性研究.河北師范大學, 2012-03.
[2]趙麗娟.高中生數學學習焦慮:問題與對策.現代中小學教育,2013(08).
(作者單位 河北省阜平中學)
編輯 郭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