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國明
【摘 要】初中階段體育活動是幫助學生放松身心的一種有效的方法。但是,體育活動采取的是一種動態的運動方式,教學過程中學生不可避免的會出現受傷的情況,因此,本文主要針對如何在體育教學活動中保證學生的身心安全提出幾點建議。
【關鍵詞】初中階段 體育教學 安全問題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12.182
素質教育是以通過教學活動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從而促進學生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為目標的一種教育形式。素質教育中所指的“德智體”中的“體”就是體育教育。因此,體育也是我國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初中階段學生正處在生理、心理的快速發育階段,荷爾蒙分泌旺盛,更加需要通過體育活動來消耗掉過剩的精力。因此,初中階段的體育課就顯得更加重要。而在體育教學過程中主要采取的是一種動態的運動方式,學生不可避免的會出現身體上的損傷,這就需要教師在體育教學活動中結合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教學模式,充分考慮到體育課堂中可能出現的種種意外狀況;并有針對性的做好應急預案,以保證初中生可以在安全的前提下通過體育課達到增強體質、放松身心的目的,以最佳的狀態投入到學習之中。
一、重視體育教學中的安全問題
在教學活動過程中學生是教學的主體。保證學生的安全是開展一切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基礎。隨著素質教育的開展,國家對體育教學方面也有了新的要求,學校體育教學活動的形式和內容也更加豐富多彩。在體育教育地位逐漸提升的同時,體育課堂安全問題也逐步得到了重視。
在實際教學的實踐中,一些基本的體育項目的教學都有相應的整體保護措施。如:鉛球、標槍等運動項目都配備了專門的場地和防護裝置。但是在課堂教學的活動中,一些細節方面往往會被忽視,正是這些毫不起眼的小問題存在的安全隱患經常造成大的安全事故。例如:體育課堂中教師往往忽略學生的運動準備活動,從而導致肌肉拉傷,挫傷等運動損傷的出現,更嚴重時會出現骨折等大的運動損傷,輕者給學生的正常的學習和生活帶來不便,重者會造成殘疾甚至會影響生命安全,給學校、學生、家庭帶來不必要的傷害和損失。因此,作為體育教師應該高度重視教學安全問題,提高警惕性,做好安全措施,這樣才能保證學生在身心狀況良好的狀態下進行日常的學習和生活。
1.在教學活動過程中教師自身要培養高度的安全意識,將學生的安全放在工作的首位,時刻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狀況,絕不放過一個小問題,忽略一個小細節,做到防患于未然。
2.作為體育教師還要具備專業的體育素養,對體育教育中的一切規則了如指掌。如:科學的進行活動場地的設置,正確的辨別體育器材并進行規范的放置,指導學生做好運動準備等。這樣才能減少意外的發生,從而保證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
二、提高課堂安全問題處理能力
(一)在體育教學的活動中,教師需要做好事前防范工作,強化課堂紀律,并嚴格要求學生
教師要以身作則,在體育課堂上要穿運動服和運動鞋,將身上攜帶的如小刀、鑰匙等鋒利物品或質地堅硬的物品放在指定的區域;特別是女生不要配帶胸針、發釵等飾品,以免在運動過程中出現劃傷,刺傷等意外損傷。另外,教師要嚴格按照教學程序和規則進行課堂教學,對學生的活動位置要做嚴格的限制,盡量讓學生遠離危險區域。如:在自由活動時要學生盡量遠離跑道和鉛球、標槍等投擲區域,在進行投擲訓練時,必須告訴學生等同組的學生全部投擲完成后才可以統一回收器材,其他組的學生不可以擅自離隊、亂跑、打鬧等。
(二)教師要監督并帶領學生做好課堂準備活動
如在跑步、跳高等需要鍛煉身體協調能力和柔韌性的活動之前通過彎腰、壓腿、活動手腳關節等動作提高身體的靈活性和伸展度。而在鉛球、鐵餅、標槍等需要力量和爆發力的活動中教師要通過引導學生做適當舉重、體轉運動、彎腰等動作來提高學生身體的柔韌性,激活爆發力。這樣才能避免學生在運動過程中由于準備活動不足而引發的身體損傷情況的發生。
(三)教師要科學的進行場地的設置和器材的檢查
場地、器材的準備是體育教學活動中最基礎的準備工作,也是最容易存在安全隱患,引發安全事故的因素之一。因此,在上課前,作為教師必須做好場地和器材的檢查工作,及時排除安全隱患以保證教學安全。如在組織學生跳遠時應檢查沙坑是否平整或有石塊等異物,在組織學生短跑比賽時要及時排除跑道上存留的沙或石塊等,避免學生在跑步過程中滑到或絆倒而引起不必要的傷害事故。
三、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
體育教學不僅要關注學生生理上的健康還要關注學生心理上的健康。
1.在體育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初中生正處在生理與心理的快速成長狀態,因此情緒容易出現大的波動,情緒作用于行為就可能會帶來嚴重的后果。作為教師,需要善于觀察和發現學生在體育課堂上出現的一些情緒異常現象,有的學生脾氣較為暴躁,甚至會借助體育活動來進行一些攻擊行為。
如若不注意就容易引發打架現象,對于這樣的學生,教師必須進行制止與批評教育,更要及時引導和進行情緒行的安撫。而對于一些性格內向、膽小的學生而言,由于不善言談容易有問題寧愿憋在心里也不和教師進行溝通,課堂上有身體不適也不告訴教師,若教師不留心也容易導致事故的發生。因此,在課堂教學中,作為教師,必須時刻留心學生的身心狀況,尋找機會與學生交流與溝通,消除學生對教師的抵觸心理,及時作出反應,避免不可挽回狀況的出現
2.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加強體育安全的宣傳工作,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現在的學生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家長手中的寶貝,自理能力弱,自我保護意識欠缺,這就要求教師要加強學生的安全教育,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教師可以利用一些案例給學生講解錯誤行為所引發的嚴重后果,并對學生在體育課堂上的一些錯誤行為進行及時的制止和批評,引起學生思想上的重視,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使學生真正意識到運動安全問題的重要性。與此同時,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教給學生正確的體育安全知識。如科學的進行課前準備活動,合理的使用器材,在受傷之后如何進行應急處理等。通過教師與學生共同努力,雙管齊下才能更好地保證學生在體育活動中的安全,保證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
通過教學實踐,對于體育運動而言,損傷是不可消除的,但教師可以通過合理、科學的方法來預防和避免大的安全事故的出現。只要學生與教師在思想上重視體育教學的安全問題,同時教師在教學活動過程中時刻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并按規則進行科學的教學,紀律上嚴格要求學生,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傷害事故的發生,讓學生在體育課堂上放松身心的同時,以最佳的狀態投入到學習和生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