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莉
[摘要] 目的 為了更深入地分析泮托拉唑鈉與木糖醇合并使用對消化道出血病患的臨床治療效果。方法 選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進行治療的消化道出血病患46例,使用抽簽方式將這些病患隨機分成兩組,治療組與對照組,每組共有病患23例,兩組病患均使用常規治療,治療組中的病患在此基礎上使用泮托拉唑鈉與木糖醇合并藥物給予靜脈注射,對照組中的病患在此基礎上使用泮托拉唑鈉與0.9%的氯化鈉合并藥物給予靜脈注射。觀察兩組病患的臨床治療有效結果。結果 經過一段時間的藥物治療后,治療組總成功率為91.3%明顯比對照組70.0%的總成功率高(x2=3.45,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治療組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t=4.38,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在治療過程中治療組1例惡心,對照組1例頭暈,都表現較輕,經過對癥處理后,不良反應消失。結論 在治療消化道出血病患時,可以將木糖醇作為泮托拉唑鈉的稀釋藥物,尤其適合使用在消化道出血聯合產生腎病、糖尿病等合并癥狀的病患中,治療效果良好,服藥時間短。
[關鍵詞] 消化道出血;泮托拉唑鈉;木糖醇;氯化鈉;治療效果
[中圖分類號] R573.2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2095-0616(2014)03-93-03
消化道出血在臨床治療中屬于一種常見急癥,有著很高的死亡率[1],嚴重威脅到病患的生命健康。目前,消化道出血病患主要使用藥物進行治療,主要治療方式為控制胃酸分泌。泮托拉唑鈉為新型的抑制質子泵藥物,通常選擇性作用在胃黏膜細胞中,控制胃黏膜細胞中氫離子與鉀離子ATP酶的活性,使胃黏膜細胞壁中的氫離子不通過運轉就可以進入胃中,可成功阻斷胃酸的分泌。木糖醇對糖尿病患者來說,即可以代替糖的作用,又不會提高血糖濃度,使機體保持一定能量,是氯化鈉與葡糖糖之后又一種廣泛使用在臨床中的新型營養注射液[2]。文章對在我院使用泮托拉唑鈉與木糖醇注射液聯合治療消化道出血病患的臨床治療效果以及臨床資料展開回顧分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治療的消化道出血病患46例,使用抽簽方式將這些病患隨機分成兩組,治療組與對照組,每組共有病患23例,兩組病患均使用常規治療,治療組中的病患在此基礎上使用泮托拉唑鈉與木糖醇合并藥物給予靜脈注射,對照組中的病患在此基礎上使用泮托拉唑鈉與0.9%的氯化鈉合并藥物給予靜脈注射。治療組中男17例,女6例;年齡最小49歲,最大83歲,中位年齡為(52.7±11.6)歲;治療組男15例,女8例;年齡最小51歲,最大81歲,中位年齡為(53.4±2.5)歲。兩組病患的年齡、性別等臨床基本資料經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治療組中的病患使用80mg的泮托拉唑鈉(杭州中美華東制藥有限公司,H20010033)與木糖醇(佛山雙鶴藥業有限責任公司,H20044632)給予聯合靜脈注射;對照組中的病患使用80mg的泮托拉唑鈉與0.9%的氯化鈉給予聯合靜脈注射,每天為兩組病患分別提供1次。治療過程中,不可以同時使用其他抑制胃酸藥物,同時按照病患的實際病情需求進行輸血、補充體液、使用止血藥物等對癥措施進行治療。
1.3 療效判定
按照規定觀察兩組病患使用藥物前后,臨床病癥、出血狀況、不良反應、腎功能、血紅蛋白等變化情況。停止出血的臨床判定標準是[3]:(1)黑便、吐血癥狀消失,心率、血壓、血紅蛋白、脈搏保持平穩;(2)臨床表現病癥好轉顯著,腸鳴音不再亢進,潰瘍組織不再出血,胃管中沒有新鮮血液吸出或是第二次使用胃鏡檢查沒有出血痕跡;(3)糞便變成黃色、大便潛血呈陰性表示停止出血。以上條件符合任意一條,表明胃部已經停止出血。顯效:病患在使用藥物治療后24~48h內消化道停止出血;有效:病患在使用藥物治療后49~72h內消化道停止出血;無效:病患在使用藥物治療后超過72h依然出現活動性出血[4]。總有效率為:顯效+有效。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1.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使用()表示兩組病患的數據信息,使用x2對兩組病患的治療總有效率進行檢驗,使用t值對兩組病患用藥時間進行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病患的臨床治療效果比較(表1)
2.2 兩組病患的藥物使用時間比較(表2)
2.3 兩組病患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治療組中的病患在治療過程中有1例惡心,對照組中的病患在治療過程中有1例頭暈,兩組病患的不良癥狀都表現較輕,經過對癥處理后,不良反應消失。
3 討論
消化道出血在內科急診中屬于一種十分常見的病癥,同時有著很高的死亡率,臨床治療中最常見的發病原因為出血性糜爛肺炎、消化潰瘍、消化道腫瘤、胃低食管靜脈曲張出血等[5]。泮托拉唑藥物是一種繼奧美拉唑之后又一代新型抑制質子泵藥物,這種藥物只要進入胃壁分泌細胞管中,在pH值低于2的酸性環境下,會立即和氫離子發生作用,使脂肪親和性丟失,不需要經過細胞膜就被濃縮。在強酸環境中,泮托拉唑產生化學反應,產生活性代謝物——亞磺酰胺,這種活性物質能夠控制胃酸的分泌[6]。亞磺酰胺對質子泵的控制是不能逆轉的,也就是說質子泵一旦被控制,直到新的質子泵合成,胃黏膜才能重新分泌胃酸。可以說亞磺酰胺是繼蘭索拉唑和奧美拉唑之后第三批投入市場的PPI藥物,但與前兩種藥物相比,亞磺酰胺更具優勢,一是亞磺酰胺的擇藥性更為靈活,二是亞磺酰胺的藥效較前兩者而言更穩定,對目標體的專一度較高,耐酸性更強[7],所以可以更有效地作用于胃部,修補胃黏膜組織,從而止血和修補潰瘍。據試驗結果顯示,2012年8月~2013年5月間某醫院對984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使用亞磺酰胺類藥物進行治療,治療時間為1周,結果顯示961例患者在用藥后的第3~5d止血,其余患者則胃部出血以及潰瘍面積明顯減少,聯合其他藥物合并治療,患者病情得到痊愈或好轉。實驗證明使用亞磺酰胺類藥物在7d內的止血率為95.84%,治療全程患者治愈率為90%之上,用藥有效率為96%。木糖醇屬于一種五碳多元醇,在人類糖代謝中屬于正常中間體,溶解熱很大,加熱時不變性變色,在體內可以減少胰島素分泌量,透過細胞膜為組織提供營養,產熱量和葡糖糖差不多,能夠代替葡糖糖提供能量。
綜上所述,傳統泮托拉唑鈉載體輸液藥物為葡萄糖與0.9%的氯化鈉注射液,這為消化道出血并伴有糖尿病與腎病的病患帶來治療困難。因此,泮托拉唑鈉與木糖醇聯合靜脈注射,更適合治療消化道出血病聯合糖尿病。腎功能不好、急性腎衰竭病患中,可以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 郭錫華,朱培貴,陳華棟,等.法莫替丁與泮托拉唑靜脈滴注治療消化性潰瘍出血的療效比較[J].中國藥業,2011,12(7):189-192.
[2] 張松青,游鵬程,鄭笈,等.木糖醇在醫藥領域的應用[J].中國醫院藥學雜志,2012,18(11):258-263.
[3] 梁茂本,周天紅,葛東明,等.泮托拉唑鈉在木糖醇注射液中的穩定性考察[J].中國藥師,2012,11(5):160-164.
[4] 陳百紅,張小霓,湯冰,等.術中應用木糖醇對血糖、胰島素及C肽的影響[J].福建醫科大學學報,2011,18 (4):109-111.
[5] 方淳,陳克敏,李明華,等.泮托拉唑鈉和木糖醇注射液配伍后治療消化道出血的臨床療效研究[J].介入放射學雜志,2011,12(6):141-144.
[6] 陳平有,仇俊華,楊守俊,等.泮托拉唑鈉和木糖醇注射液配伍后治療消化道出血的療效分析[J].介入放射學雜志,2012,13(1):108-112.
[7] 黃國鑫,竇永充,張彥舫,等.注射用泮托拉唑鈉治療上消化道出血的臨床觀察[J].介入放射學雜志,2013,7(4):102-105.
(收稿日期:2013-11-07)endprint
[摘要] 目的 為了更深入地分析泮托拉唑鈉與木糖醇合并使用對消化道出血病患的臨床治療效果。方法 選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進行治療的消化道出血病患46例,使用抽簽方式將這些病患隨機分成兩組,治療組與對照組,每組共有病患23例,兩組病患均使用常規治療,治療組中的病患在此基礎上使用泮托拉唑鈉與木糖醇合并藥物給予靜脈注射,對照組中的病患在此基礎上使用泮托拉唑鈉與0.9%的氯化鈉合并藥物給予靜脈注射。觀察兩組病患的臨床治療有效結果。結果 經過一段時間的藥物治療后,治療組總成功率為91.3%明顯比對照組70.0%的總成功率高(x2=3.45,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治療組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t=4.38,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在治療過程中治療組1例惡心,對照組1例頭暈,都表現較輕,經過對癥處理后,不良反應消失。結論 在治療消化道出血病患時,可以將木糖醇作為泮托拉唑鈉的稀釋藥物,尤其適合使用在消化道出血聯合產生腎病、糖尿病等合并癥狀的病患中,治療效果良好,服藥時間短。
[關鍵詞] 消化道出血;泮托拉唑鈉;木糖醇;氯化鈉;治療效果
[中圖分類號] R573.2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2095-0616(2014)03-93-03
消化道出血在臨床治療中屬于一種常見急癥,有著很高的死亡率[1],嚴重威脅到病患的生命健康。目前,消化道出血病患主要使用藥物進行治療,主要治療方式為控制胃酸分泌。泮托拉唑鈉為新型的抑制質子泵藥物,通常選擇性作用在胃黏膜細胞中,控制胃黏膜細胞中氫離子與鉀離子ATP酶的活性,使胃黏膜細胞壁中的氫離子不通過運轉就可以進入胃中,可成功阻斷胃酸的分泌。木糖醇對糖尿病患者來說,即可以代替糖的作用,又不會提高血糖濃度,使機體保持一定能量,是氯化鈉與葡糖糖之后又一種廣泛使用在臨床中的新型營養注射液[2]。文章對在我院使用泮托拉唑鈉與木糖醇注射液聯合治療消化道出血病患的臨床治療效果以及臨床資料展開回顧分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治療的消化道出血病患46例,使用抽簽方式將這些病患隨機分成兩組,治療組與對照組,每組共有病患23例,兩組病患均使用常規治療,治療組中的病患在此基礎上使用泮托拉唑鈉與木糖醇合并藥物給予靜脈注射,對照組中的病患在此基礎上使用泮托拉唑鈉與0.9%的氯化鈉合并藥物給予靜脈注射。治療組中男17例,女6例;年齡最小49歲,最大83歲,中位年齡為(52.7±11.6)歲;治療組男15例,女8例;年齡最小51歲,最大81歲,中位年齡為(53.4±2.5)歲。兩組病患的年齡、性別等臨床基本資料經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治療組中的病患使用80mg的泮托拉唑鈉(杭州中美華東制藥有限公司,H20010033)與木糖醇(佛山雙鶴藥業有限責任公司,H20044632)給予聯合靜脈注射;對照組中的病患使用80mg的泮托拉唑鈉與0.9%的氯化鈉給予聯合靜脈注射,每天為兩組病患分別提供1次。治療過程中,不可以同時使用其他抑制胃酸藥物,同時按照病患的實際病情需求進行輸血、補充體液、使用止血藥物等對癥措施進行治療。
1.3 療效判定
按照規定觀察兩組病患使用藥物前后,臨床病癥、出血狀況、不良反應、腎功能、血紅蛋白等變化情況。停止出血的臨床判定標準是[3]:(1)黑便、吐血癥狀消失,心率、血壓、血紅蛋白、脈搏保持平穩;(2)臨床表現病癥好轉顯著,腸鳴音不再亢進,潰瘍組織不再出血,胃管中沒有新鮮血液吸出或是第二次使用胃鏡檢查沒有出血痕跡;(3)糞便變成黃色、大便潛血呈陰性表示停止出血。以上條件符合任意一條,表明胃部已經停止出血。顯效:病患在使用藥物治療后24~48h內消化道停止出血;有效:病患在使用藥物治療后49~72h內消化道停止出血;無效:病患在使用藥物治療后超過72h依然出現活動性出血[4]。總有效率為:顯效+有效。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1.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使用()表示兩組病患的數據信息,使用x2對兩組病患的治療總有效率進行檢驗,使用t值對兩組病患用藥時間進行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病患的臨床治療效果比較(表1)
2.2 兩組病患的藥物使用時間比較(表2)
2.3 兩組病患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治療組中的病患在治療過程中有1例惡心,對照組中的病患在治療過程中有1例頭暈,兩組病患的不良癥狀都表現較輕,經過對癥處理后,不良反應消失。
3 討論
消化道出血在內科急診中屬于一種十分常見的病癥,同時有著很高的死亡率,臨床治療中最常見的發病原因為出血性糜爛肺炎、消化潰瘍、消化道腫瘤、胃低食管靜脈曲張出血等[5]。泮托拉唑藥物是一種繼奧美拉唑之后又一代新型抑制質子泵藥物,這種藥物只要進入胃壁分泌細胞管中,在pH值低于2的酸性環境下,會立即和氫離子發生作用,使脂肪親和性丟失,不需要經過細胞膜就被濃縮。在強酸環境中,泮托拉唑產生化學反應,產生活性代謝物——亞磺酰胺,這種活性物質能夠控制胃酸的分泌[6]。亞磺酰胺對質子泵的控制是不能逆轉的,也就是說質子泵一旦被控制,直到新的質子泵合成,胃黏膜才能重新分泌胃酸。可以說亞磺酰胺是繼蘭索拉唑和奧美拉唑之后第三批投入市場的PPI藥物,但與前兩種藥物相比,亞磺酰胺更具優勢,一是亞磺酰胺的擇藥性更為靈活,二是亞磺酰胺的藥效較前兩者而言更穩定,對目標體的專一度較高,耐酸性更強[7],所以可以更有效地作用于胃部,修補胃黏膜組織,從而止血和修補潰瘍。據試驗結果顯示,2012年8月~2013年5月間某醫院對984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使用亞磺酰胺類藥物進行治療,治療時間為1周,結果顯示961例患者在用藥后的第3~5d止血,其余患者則胃部出血以及潰瘍面積明顯減少,聯合其他藥物合并治療,患者病情得到痊愈或好轉。實驗證明使用亞磺酰胺類藥物在7d內的止血率為95.84%,治療全程患者治愈率為90%之上,用藥有效率為96%。木糖醇屬于一種五碳多元醇,在人類糖代謝中屬于正常中間體,溶解熱很大,加熱時不變性變色,在體內可以減少胰島素分泌量,透過細胞膜為組織提供營養,產熱量和葡糖糖差不多,能夠代替葡糖糖提供能量。
綜上所述,傳統泮托拉唑鈉載體輸液藥物為葡萄糖與0.9%的氯化鈉注射液,這為消化道出血并伴有糖尿病與腎病的病患帶來治療困難。因此,泮托拉唑鈉與木糖醇聯合靜脈注射,更適合治療消化道出血病聯合糖尿病。腎功能不好、急性腎衰竭病患中,可以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 郭錫華,朱培貴,陳華棟,等.法莫替丁與泮托拉唑靜脈滴注治療消化性潰瘍出血的療效比較[J].中國藥業,2011,12(7):189-192.
[2] 張松青,游鵬程,鄭笈,等.木糖醇在醫藥領域的應用[J].中國醫院藥學雜志,2012,18(11):258-263.
[3] 梁茂本,周天紅,葛東明,等.泮托拉唑鈉在木糖醇注射液中的穩定性考察[J].中國藥師,2012,11(5):160-164.
[4] 陳百紅,張小霓,湯冰,等.術中應用木糖醇對血糖、胰島素及C肽的影響[J].福建醫科大學學報,2011,18 (4):109-111.
[5] 方淳,陳克敏,李明華,等.泮托拉唑鈉和木糖醇注射液配伍后治療消化道出血的臨床療效研究[J].介入放射學雜志,2011,12(6):141-144.
[6] 陳平有,仇俊華,楊守俊,等.泮托拉唑鈉和木糖醇注射液配伍后治療消化道出血的療效分析[J].介入放射學雜志,2012,13(1):108-112.
[7] 黃國鑫,竇永充,張彥舫,等.注射用泮托拉唑鈉治療上消化道出血的臨床觀察[J].介入放射學雜志,2013,7(4):102-105.
(收稿日期:2013-11-07)endprint
[摘要] 目的 為了更深入地分析泮托拉唑鈉與木糖醇合并使用對消化道出血病患的臨床治療效果。方法 選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進行治療的消化道出血病患46例,使用抽簽方式將這些病患隨機分成兩組,治療組與對照組,每組共有病患23例,兩組病患均使用常規治療,治療組中的病患在此基礎上使用泮托拉唑鈉與木糖醇合并藥物給予靜脈注射,對照組中的病患在此基礎上使用泮托拉唑鈉與0.9%的氯化鈉合并藥物給予靜脈注射。觀察兩組病患的臨床治療有效結果。結果 經過一段時間的藥物治療后,治療組總成功率為91.3%明顯比對照組70.0%的總成功率高(x2=3.45,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治療組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t=4.38,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在治療過程中治療組1例惡心,對照組1例頭暈,都表現較輕,經過對癥處理后,不良反應消失。結論 在治療消化道出血病患時,可以將木糖醇作為泮托拉唑鈉的稀釋藥物,尤其適合使用在消化道出血聯合產生腎病、糖尿病等合并癥狀的病患中,治療效果良好,服藥時間短。
[關鍵詞] 消化道出血;泮托拉唑鈉;木糖醇;氯化鈉;治療效果
[中圖分類號] R573.2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2095-0616(2014)03-93-03
消化道出血在臨床治療中屬于一種常見急癥,有著很高的死亡率[1],嚴重威脅到病患的生命健康。目前,消化道出血病患主要使用藥物進行治療,主要治療方式為控制胃酸分泌。泮托拉唑鈉為新型的抑制質子泵藥物,通常選擇性作用在胃黏膜細胞中,控制胃黏膜細胞中氫離子與鉀離子ATP酶的活性,使胃黏膜細胞壁中的氫離子不通過運轉就可以進入胃中,可成功阻斷胃酸的分泌。木糖醇對糖尿病患者來說,即可以代替糖的作用,又不會提高血糖濃度,使機體保持一定能量,是氯化鈉與葡糖糖之后又一種廣泛使用在臨床中的新型營養注射液[2]。文章對在我院使用泮托拉唑鈉與木糖醇注射液聯合治療消化道出血病患的臨床治療效果以及臨床資料展開回顧分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治療的消化道出血病患46例,使用抽簽方式將這些病患隨機分成兩組,治療組與對照組,每組共有病患23例,兩組病患均使用常規治療,治療組中的病患在此基礎上使用泮托拉唑鈉與木糖醇合并藥物給予靜脈注射,對照組中的病患在此基礎上使用泮托拉唑鈉與0.9%的氯化鈉合并藥物給予靜脈注射。治療組中男17例,女6例;年齡最小49歲,最大83歲,中位年齡為(52.7±11.6)歲;治療組男15例,女8例;年齡最小51歲,最大81歲,中位年齡為(53.4±2.5)歲。兩組病患的年齡、性別等臨床基本資料經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治療組中的病患使用80mg的泮托拉唑鈉(杭州中美華東制藥有限公司,H20010033)與木糖醇(佛山雙鶴藥業有限責任公司,H20044632)給予聯合靜脈注射;對照組中的病患使用80mg的泮托拉唑鈉與0.9%的氯化鈉給予聯合靜脈注射,每天為兩組病患分別提供1次。治療過程中,不可以同時使用其他抑制胃酸藥物,同時按照病患的實際病情需求進行輸血、補充體液、使用止血藥物等對癥措施進行治療。
1.3 療效判定
按照規定觀察兩組病患使用藥物前后,臨床病癥、出血狀況、不良反應、腎功能、血紅蛋白等變化情況。停止出血的臨床判定標準是[3]:(1)黑便、吐血癥狀消失,心率、血壓、血紅蛋白、脈搏保持平穩;(2)臨床表現病癥好轉顯著,腸鳴音不再亢進,潰瘍組織不再出血,胃管中沒有新鮮血液吸出或是第二次使用胃鏡檢查沒有出血痕跡;(3)糞便變成黃色、大便潛血呈陰性表示停止出血。以上條件符合任意一條,表明胃部已經停止出血。顯效:病患在使用藥物治療后24~48h內消化道停止出血;有效:病患在使用藥物治療后49~72h內消化道停止出血;無效:病患在使用藥物治療后超過72h依然出現活動性出血[4]。總有效率為:顯效+有效。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1.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使用()表示兩組病患的數據信息,使用x2對兩組病患的治療總有效率進行檢驗,使用t值對兩組病患用藥時間進行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病患的臨床治療效果比較(表1)
2.2 兩組病患的藥物使用時間比較(表2)
2.3 兩組病患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治療組中的病患在治療過程中有1例惡心,對照組中的病患在治療過程中有1例頭暈,兩組病患的不良癥狀都表現較輕,經過對癥處理后,不良反應消失。
3 討論
消化道出血在內科急診中屬于一種十分常見的病癥,同時有著很高的死亡率,臨床治療中最常見的發病原因為出血性糜爛肺炎、消化潰瘍、消化道腫瘤、胃低食管靜脈曲張出血等[5]。泮托拉唑藥物是一種繼奧美拉唑之后又一代新型抑制質子泵藥物,這種藥物只要進入胃壁分泌細胞管中,在pH值低于2的酸性環境下,會立即和氫離子發生作用,使脂肪親和性丟失,不需要經過細胞膜就被濃縮。在強酸環境中,泮托拉唑產生化學反應,產生活性代謝物——亞磺酰胺,這種活性物質能夠控制胃酸的分泌[6]。亞磺酰胺對質子泵的控制是不能逆轉的,也就是說質子泵一旦被控制,直到新的質子泵合成,胃黏膜才能重新分泌胃酸。可以說亞磺酰胺是繼蘭索拉唑和奧美拉唑之后第三批投入市場的PPI藥物,但與前兩種藥物相比,亞磺酰胺更具優勢,一是亞磺酰胺的擇藥性更為靈活,二是亞磺酰胺的藥效較前兩者而言更穩定,對目標體的專一度較高,耐酸性更強[7],所以可以更有效地作用于胃部,修補胃黏膜組織,從而止血和修補潰瘍。據試驗結果顯示,2012年8月~2013年5月間某醫院對984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使用亞磺酰胺類藥物進行治療,治療時間為1周,結果顯示961例患者在用藥后的第3~5d止血,其余患者則胃部出血以及潰瘍面積明顯減少,聯合其他藥物合并治療,患者病情得到痊愈或好轉。實驗證明使用亞磺酰胺類藥物在7d內的止血率為95.84%,治療全程患者治愈率為90%之上,用藥有效率為96%。木糖醇屬于一種五碳多元醇,在人類糖代謝中屬于正常中間體,溶解熱很大,加熱時不變性變色,在體內可以減少胰島素分泌量,透過細胞膜為組織提供營養,產熱量和葡糖糖差不多,能夠代替葡糖糖提供能量。
綜上所述,傳統泮托拉唑鈉載體輸液藥物為葡萄糖與0.9%的氯化鈉注射液,這為消化道出血并伴有糖尿病與腎病的病患帶來治療困難。因此,泮托拉唑鈉與木糖醇聯合靜脈注射,更適合治療消化道出血病聯合糖尿病。腎功能不好、急性腎衰竭病患中,可以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 郭錫華,朱培貴,陳華棟,等.法莫替丁與泮托拉唑靜脈滴注治療消化性潰瘍出血的療效比較[J].中國藥業,2011,12(7):189-192.
[2] 張松青,游鵬程,鄭笈,等.木糖醇在醫藥領域的應用[J].中國醫院藥學雜志,2012,18(11):258-263.
[3] 梁茂本,周天紅,葛東明,等.泮托拉唑鈉在木糖醇注射液中的穩定性考察[J].中國藥師,2012,11(5):160-164.
[4] 陳百紅,張小霓,湯冰,等.術中應用木糖醇對血糖、胰島素及C肽的影響[J].福建醫科大學學報,2011,18 (4):109-111.
[5] 方淳,陳克敏,李明華,等.泮托拉唑鈉和木糖醇注射液配伍后治療消化道出血的臨床療效研究[J].介入放射學雜志,2011,12(6):141-144.
[6] 陳平有,仇俊華,楊守俊,等.泮托拉唑鈉和木糖醇注射液配伍后治療消化道出血的療效分析[J].介入放射學雜志,2012,13(1):108-112.
[7] 黃國鑫,竇永充,張彥舫,等.注射用泮托拉唑鈉治療上消化道出血的臨床觀察[J].介入放射學雜志,2013,7(4):102-105.
(收稿日期:2013-11-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