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瑛
摘 要:遼寧省作為全國溫泉資源大省之一,溫泉文化資源豐富,具有良好的開展溫泉文化旅游的現實基礎。然而,盡管溫泉文化旅游在遼寧省旅游整體發展戰略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但其發展并不成熟,在開發過程中還存在諸多問題,制約著遼寧省溫泉文化旅游的做大做強。只有正確認識、合理配置、科學開發溫泉文化資源,促進遼寧省溫泉文化旅游發展,推動遼寧旅游產品轉型升級,才能保障遼寧省溫泉文化旅游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遼寧省;溫泉文化旅游;溫泉資源;開發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05-0084-02
遼寧省作為全國溫泉資源大省之一,溫泉文化資源豐富,具有良好的開展溫泉文化旅游的現實基礎。積極開發溫泉文化旅游不僅是旅游市場發展的需要,也是遼寧省建設旅游大省的需要,更是對遼寧省溫泉文化旅游資源進行保護的需要。然而,盡管溫泉文化旅游在遼寧省旅游整體發展戰略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但其發展并不成熟,在開發過程中還存在著許多問題,制約著遼寧省溫泉文化旅游的做大做強。正確認識、合理配置、科學開發溫泉資源,促進溫泉文化旅游發展,推動旅游產品轉型升級,是目前遼寧省旅游工作的重中之重,具有重要的研究意義。
一、遼寧省溫泉文化旅游開發的優勢分析
(一)有力的政策扶持
遼東省是我國北方溫泉相對集中的地區,近年來,遼寧省政府對溫泉地溫泉文化旅游項目在立項、招商引資、政府支持、基礎設施配套等方面均提供積極支持,建設溫泉文化旅游大省成為遼寧省實現旅游強省目標的重要支撐。
2010年5月7日,遼寧省政府在營口鲅魚圈召開了全省溫泉旅游現場會,陳政高省長提出了建設中國溫泉旅游第一大省的目標,宣布了全省溫泉旅游工程正式啟動。2011年1月13日,省政府下發了《遼寧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發展溫泉旅游的意見》(遼政發[2011]2號),進一步明確了全省溫泉旅游發展的目標和推進措施,為溫泉旅游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保障。并建立起上下聯動、互相溝通的組織保障體系:省旅游局成立了領導小組,沈陽、大連、鞍山、本溪、丹東、營口、遼陽、盤錦等市也相繼成立了主管領導牽頭的溫泉領導機構,把溫泉旅游開發建設列入各級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
(二)便利的交通條件
遼寧省擁有全國密度最高的鐵路、四通八達的公路、通達世界的沿海港口和航空港口等多種運輸網。全省交通以鐵路為主,以省會沈陽為交通樞紐,且放射性狀向東西南北延伸,是溝通東北三省和內蒙古及關內的紐帶和橋梁。交通是連接客源地與目的地之間的通道,其發展程度決定了溫泉地的通達條件與可進入性。遼寧省交通四通八達,公路網、鐵路網及溫泉地內部便捷的交通線路,為溫泉地的可進入性提供了保障,為遼寧省溫泉文化旅游開發創造了條件。
(三)優質的溫泉資源
優質的溫泉資源是遼寧省溫泉文化旅游賴以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也是產生旅游吸引力的主要因素之一。遼寧省溫泉資源遍布全省14個城市,已探明儲量并具備開發的大約110處。這些溫泉各具特色,無論從數量、水溫、流量還是水質來看,都屬上乘的優質溫泉資,形成了遼寧省百里不同泉的風格。例如,鞍山湯崗子、丹東五龍背、遼陽湯河和營口熊岳并稱“遼寧四大溫泉”。這四大溫泉自然風光優美,且周邊有良好的旅游服務設施,建有理療醫院或溫泉度假村,服務系統完善。
二、遼寧省溫泉文化旅游開發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缺乏環保意識,溫泉資源保護工作不到位
溫泉旅游屬于資源依賴性較強的旅游類型,溫泉資源破壞和衰竭將對溫泉旅游產生毀滅性影響。目前,我國除了現行的《礦產資源保護法》以外,還未有專門的溫泉立法及行業規定。盡管遼寧省的安波、熊岳、玨龍背溫泉地也實行了溫泉水的統一管理制度,但畢竟法規建沒上尚沒有形成體系,存在很多漏洞。
從遼寧省已開發的溫泉資源來看,對資源脆弱性的認識明顯不夠,眾多開發商環境保護意識相對薄弱,旅游開發中往往忽視環境保護,溫泉資源利用的規范化措施不完善、科學化程度低等問題較為突出。例如,有些溫泉旅游區沒有合理配置足夠規模的污水處理設施,將洗浴后的臟水直接排入河道或農田;有些溫泉旅游區為片面迎合溫泉旅游需求的快速增長,重開發、輕保護,導致旺季資源過量開采等情況,極大地破壞了周邊環境和資源本身,給溫泉資源帶來了毀滅性的破壞,對遼寧省溫泉旅游的可持續發展是極為不利的。
(二)開發起點偏低,溫泉文化旅游基礎設施不完善
遼寧省的溫泉旅游資源絕大多數集中在經濟較不發達的縣城或是鄉鎮之內,由于對目前溫泉文化旅游的特點與潛力認識不足,其配套設施的建立和發展還遠跟不上城市的中低等消費水平,溫泉文化旅游區的建設不能完全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目前,遼寧省境內的溫泉文化旅游地有幾十個,但各自為陣,自發進行,缺乏高水平的統一整體規劃和設計。雖然開發出的賓館眾多,但功能單一、優化組合不力、洗浴方式雷同單調,還停留在注重溫泉的“療效”方面,SPA、健身房、酒吧、餐廳、景觀步道等戶外設施增值項目開發不夠。甚至部分溫泉區連賓館都不設置,出現了旅游者在溫泉區泡溫泉、到別的地方游玩、住宿的現象,極大地降低了溫泉文化旅游的經濟效益。
(三)開發模式單一,溫泉文化旅游產品雷同
現階段,遼寧省溫泉文化旅游的開發模式單一化,多是模仿日韓的模式,在主要的活動內容中基本上都是“溫泉+滑雪”或“溫泉+農家樂”等模式,沒有根據自身情況建立起具有當地特色、反映當地傳統的創新型模式。溫泉文化旅游產品的內容大多雷同,局限于療養、洗浴等功能,很少開發休閑、健身、會議、觀光、科普等綜合型項目,未能很好地整合溫泉資源和地域文化資源。長此以往,必然會導致各地溫泉旅游地建設相同定位、相互模仿,缺乏個性化和地域特色,對游客的吸引力不足。endprint
(四)宣傳營銷力度不足,溫泉文化旅游品牌知名度不高
遼寧省除了冰雪旅游外,旅游的旺季一般集中在5—10月,進人11月、12月之后基本處于淡季,而完全可以活躍冬季旅游市場的溫泉文化旅游沒有得到充分發揮。造成這一現象的重要原因就是溫泉文化旅游的宣傳營銷不到位,缺乏鮮明而具吸引力的品牌形象。
在網絡、電視高度發達的今天,宣傳營銷對一個區域的旅游開發顯得尤為重要。只有打好宣傳營銷這張牌,才能使旅游地迅速融入市場、并占領市場。目前,遼寧省溫泉文化旅游的宣傳營銷還不是很到位,各溫泉旅游地很少利用媒體來宣傳自己,或是宣傳營銷只在某一時期,而沒有長期堅持下去。這樣,就造成了人們對遼寧省溫泉文化旅游認知度的不足,成為遼寧省溫泉文化旅游發展的主要障礙。
(五)專業人才匱乏,溫泉文化旅游服務質量低下
溫泉文化旅游是集養生、休閑、度假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型旅游產品,與傳統酒店的接待、景點觀光相比,對人才素質的要求更高。目前,在遼寧省眾多培養旅游專業人才的培訓機構、大中專院校中,溫泉文化旅游方向的專業人才培養并不多,溫泉文化旅游管理和服務的專業人才主要靠民間企業進行獨自培養。由于遼寧省溫泉地所處地區多是較偏僻的農村小鎮,城市青年進人溫泉度假區的酒店及餐飲業相對較少,溫泉文化旅游服務人員多為當地居民,其個人綜合素質相對較低,多數沒有經過正規的服務行業的學習和訓練,為客人提供的僅僅是功能服務,在人性化服務方面較欠缺,甚至有些服務人員對技能的掌握還不十分全面,造成遼寧省溫泉文化旅游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低的局面。
三、遼寧省溫泉文化旅游開發的對策建議
(一)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加強溫泉資源保護工作
其一,制定相關法規制度,以法制化、規范化、科學化引導溫泉資源的有效開發。由溫泉地資源管理條例建設入手,盡快頒布遼寧省溫泉資源管理方面的法規、政策,通過廣泛的實踐,促進作為“公倍數”的溫泉法的出臺。
其二,加強對溫泉資源開發利用過程中的監控力度,引導溫泉資源科學的開發和利用。一方面,必須綜合考慮開發的合理性,進行可行性論證,要以不破壞資源本身和周圍的環境為前提,制定好保護規劃,實現可持續發展;另一方面,要遵循有限開發的理念,科學勘探溫泉資源,實現資源允許開采量與實際開采量的相對均衡狀態。
其三,加大資源保護宣傳,加強資源保護意識,引導游客參與溫泉地保護。要建立有效的機制讓游客參與溫泉資源保護,通過經濟手段來保證游客能夠參與保護,將溫泉文化旅游資源的保護與自身的經濟利益聯系起來。
(二)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提升溫泉文化旅游基礎設施水平
現階段,遼寧省的經濟活動程度以大連為先導,以沈陽市等中部城市群為依托,經濟發展已進入新的持續高速發展的時期,這為溫泉地資源開發和旅游發展提供了良好基礎。遼寧省要充分利用優越的地理位置及豐富的自然資源,在各地溫泉旅游項目的立項、招商引資、政府支持、基礎設施配套等方面提供積極支持,變資源為資本,吸引投資商來實地考察,投資遼寧的溫泉旅游業。
只有擁有一定的資本,具備了一定的物質條件,才能改變原來基礎設施落后的現象,改善溫泉場所各種硬件沒施,提高溫泉文化旅游檔次,從而滿足不同消費水平的旅游者,為旅游者創造舒適、輕松的氛圍。
(三)創新開發模式,豐富溫泉文化旅游產品類型
遼寧省溫泉資源分布廣闊,各地水質條件和資源特征各不相同,完全可以在開發模式上大膽創新,將遼寧省各地的溫泉資源與當地特色旅游組合推出,形成溫泉+生態旅游項目、溫泉+農家樂項目、溫泉+觀光項目、溫泉+民俗體驗項目、溫泉+冬季滑雪項目、溫泉+養生項目、溫泉+運動休閑項目等“1+1模式”。例如,本溪市在發展以水洞溫泉旅游度假區為核心的遼寧省山水旅游休閑基地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太子河豐富的水資源優勢,做足水文章。同時,將在現有的地質文化基礎上,將滿族文化、養生文化、宗教文化融入到水洞溫泉旅游度假區項目中來。
在具體設計溫泉文化旅游產品時,還要充分考慮到消費者的需求,根據不同的年齡結構、收入結構、知識結構、地區的消費水平設計出不同消費時段、不同消費檔次、不同消費內容的系列產品,并根據客人的喜好對產品進行整合、打包,體現個性化消費理念。
(四)強化宣傳營銷,提高溫泉文化旅游品牌知名度
1.塑造溫泉文化旅游地形象,開展品牌宣傳營銷
為保持和擴大溫泉文化旅游產品的市場份額,增加旅游受眾,建議將遼寧省優質的溫泉資源整合起來,樹立整體形象與產品主題,挖掘溫泉歷史內涵,突出產品品牌吸引力,加強對外促銷的力度。
2.建立溫泉文化旅游地信息服務平臺,開展網上宣傳營銷
一方面,充分利用各溫泉酒店和度假村已有的電子信息平臺,將全省所有溫泉文化旅游信息集中發布,盡可能地讓網上的潛在客戶產生強烈的旅游欲望。另一方面,要加強與著名旅游門戶網站和新聞網站的合作,全天候滾動式宣傳溫泉,不斷增加遼寧省溫泉文化旅游的知名度和吸引力。此外,還要利用電子商務和電子政務平臺,建立起完善的旅游咨詢服務系統。
3.開展溫泉文化旅游節事活動,開展事件宣傳營銷
結合各溫泉地的人文、地理、文化資源條件,積極舉辦各種節事活動,借勢聚力,提升遼寧溫泉文化旅游自身的知名度。如可利用遼寧清文化的積淀開展清溫泉文化節活動,在節日中可以把泡溫泉與欣賞清歌舞、品味清史文化結合起來,也可舉辦與溫泉有關的書畫、詩詞展覽活動等等。
(五)加強專業人才培養,提高溫泉文化旅游服務質量
1.加強溫泉文化旅游從業人員的崗位培訓
要以“溫”字為基礎大做文章,利用崗前培訓、崗位培訓、外派培訓等多種渠道和途徑不斷提高提高溫泉度假旅游經營管理人員的素質和服務人員的服務技能,確保溫泉文化旅游服務人員的每項工作都能讓旅游者感到“溫馨、溫暖、溫情”。
2.加大高校或旅游培訓機構對溫泉文化旅游專業人才的培養力度
遼寧省培養旅游人才的相關高等院校尤其是職業技術學校應針對市場需求,積極增設溫泉文化旅游專業或方向,加大溫泉文化旅游專業性人才培養力度,為市場輸送高素質、強技能的畢業生,以提升整個溫泉文化旅游業的服務質量,形成良性循環,促進溫泉文化旅游業的繁榮。同時,溫泉文化旅游企業也可以加強與遼寧省內高等院校或旅游職業培訓機構合作,通過委托培養、培訓人才,使溫泉文化旅游服務更加專業化、規范化。
參考文獻:
[1] 法義濱.遼寧溫泉旅游開發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2,(6).
[2] 黃芙蓉.我國溫泉旅游文化的建設[J].中國市場,2011,(9).
[3] 朱玉華.溫泉旅游發展趨勢及對策淺探[J].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1).
[責任編輯 高惠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