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
摘 要:學生對知識的好奇與探索欲望越強,他們的競爭意識也就越強,小組合作學習可以讓學生在和諧輕松的氛圍中獲得知識與經驗,提高自身的表達與交流能力以及自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關鍵詞:課堂教學;小組;合作;交流
素質教育目標一直倡導學生之間的合作與交流,而實際上,合作學習也確實是學習方式當中有效的一種,通過小組同學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有助于教師實現教學平等,培養學生交流與合作的能力,而且還讓每一位學生都有了自由發揮的空間與機會,能夠自由地表達和評價,無形中也提高了學生自身的評價能力。
一、找方法,會合作
課改伊始,看到過很多熱熱鬧鬧一堂課,忙忙活活無所得的現象,找不到正確的方法與途徑,小組合作學習就會只注重形式而收益不大,所以教給學生正確的合作方法尤為重要。首先分組要有技巧性,不能隨機分組,每一組的學生素質一定要各個層次都具備才能取長補短;其次,分組之后,組內的角色設定要科學,一定要依據學生的個性、特長等展開合理的分配,才能做到組內同學能夠互相交流合作,各個小組之間又能有序競爭的預期效果。
二、引競爭,激興趣
學生對知識的好奇與探索欲望越強,他們的競爭意識也就越強,仔細觀察學生進入游戲的狀態,他們內心的求勝意識癡迷于一項項有趣的活動中,同樣道理,課堂上的競爭意識也會讓各個小組的學生躍躍欲試,所以教師在“讀書——解疑”的環節中首先要通過競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多設置一些“看哪組學生記得最快”“哪組學生認字最多”“哪組學生表達得最準確”等課堂競爭環節,調動全體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中來。
三、勤梳理,提能力
小組合作的形式特別需要重視問題的設計,問題要緊密圍繞文本,科學有序地提問;在議論問題之后,教師要引領學生梳理知識點,一堂課下來,學生既在交流合作中體驗到了主動創新帶來的成功、學生在小語課堂上進行合作與交流,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有著關鍵的作用。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課堂上,小組合作、探究交流不但能夠加強學生之間的溝通,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還能夠讓學生在熱烈、輕松的氛圍中學會表達、取長補短,讓他們的智慧火花互相碰撞,激發他們最大的潛能。這樣也是充分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的最好體現。使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提高,形成終身學習的意識和習慣,是我們教師的責任和使命。
(作者單位 山西省臨汾市鄉寧縣城東小學)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