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nry Catchpole 王興宇





此時我們正穿過低矮的石墻,遠處的馬賽和地中海正在向我們招手。當精致的紅色指針逐漸逼近可怕的4000rpm,四只渦輪增壓器開始源源不斷地將新鮮空氣壓縮打包,之后一股腦地灌入那16個氣缸中,隨之而來的加速度簡直令人恐懼。無論你多么彬彬有禮或是落落大方,如果此時坐在副駕,應(yīng)該都會情不自禁地蹦出來幾個經(jīng)典的國罵詞匯。好吧,我承認即使我身經(jīng)百戰(zhàn)也不能自己,這絕對是人類的本能反應(yīng)。而當你坐在駕駛席,當身后發(fā)出一陣陣令人驚悚的爆炸聲之后,右腳也會立刻從油門踏板上彈回來,就像手突然碰到了燒紅的鐵柱,同樣出于生物本能的自我保護。這輛功率達到了空前的882kW的布加迪威航,快得令人發(fā)指。
一場充滿戲劇性的對決
但是顯然單純的速度并不是駕駛樂趣的全部,在路的另一邊停著的那個家伙或許就能給這輛布加迪上上課。首先,它是當今世界上少數(shù)幾輛可以跟得上布加迪的腳步的超級跑車之一,它帶來的加速感不亞于推力全開的噴氣式飛機;其次它曾經(jīng)在跑道上毫不留情地令邁凱倫MP4 12C顏面掃地。帕加尼Huayra的548kW在威航面前似乎有點小兒科,但是請別忘了,它比那個胖子足足輕了500kg。更重要的是,作為《汽車與運動evo》的年度車型之一,Huayra是當今超級跑車的標桿。但是這一切,都是在遇見布加迪威航G rand Sport Vitesse之前。事實上Huayra從來沒有同威航正面交鋒過,我們策劃的這場對決足夠吸引眼球。
然而我們的計劃并不是一帆風順,即使是以《汽車與運動evo》這樣的水準。這場戰(zhàn)爭本來應(yīng)該發(fā)生在周之前的意大利,但是我們用幾個月的時間,通過這個絕妙的創(chuàng)意把廠家說服之后,老天偏偏在最后刻決定捉弄我們一下——傾盆大雨伴隨著冰雹從天而降,我們所有的計劃隨之幻滅。我和小伙伴們在上周末惟一能做的事情,就是望著窗外的大雨發(fā)呆。然而Metcalfe(注:英國《evo》原撰稿人之一,在世界汽車國內(nèi)享有盛譽)卻是個不會輕易言敗的家伙,在連續(xù)打了三天電話之后,我們被神奇股地安排在了法國南部,并且身邊難以置信地出現(xiàn)了另外一輛Vitesse和另外一輛Huayra,以及一條令人稱奇的道路,當然,還有最重要的——和煦的陽光。
快速而靈15的胖子
我和Harry在等著攝影師Dean駕駛著他租來的西亞特趕到這里,雖然太陽已經(jīng)升到地平線之上,但是海岸上仍然傳來一陣陣習習涼風,我不得不躲到威航的車內(nèi)。打開車門就會立刻發(fā)現(xiàn)這輛威骯那不同尋常的身世:這正是那輛當年在法國創(chuàng)造408km/h的敞篷車速度世界紀錄的傳奇車輛,在迎賓踏扳上,當時的駕駛員劉旭(為了吸引中國人的眼球,布加迪特別邀請了華人賽車手創(chuàng)造了這項世界紀錄)的銀色簽名赫然在目。
移身坐入車內(nèi)那橙色的座椅中,你會發(fā)現(xiàn)這輛車的內(nèi)飾跟圖片中的視覺效果完全不同:通過圖片看到它的內(nèi)飾似乎有些老套而且缺乏設(shè)計感,但是當你置身車內(nèi),就會覺得身邊所有的一切絕對值回那170萬英鎊(折合1700萬人民幣,國內(nèi)售價不會低于4000萬人民幣)。跟他相比,全新A8L的內(nèi)飾簡直是山寨作坊的產(chǎn)品。車內(nèi)沒有觸摸屏,也沒有那些令人迷惑的高科技按鈕,但是各處細節(jié)絕對稱得上是完美,任何一個線條以及表面,都彌漫著奢侈的味道。它的觸覺也令人陶醉——將手指在方向盤中央輕輕滑過時,那巨大的鋁合金標志如絲般順滑。握住方向盤之后,那觸感同樣堪稱上乘——介乎于最好的麂皮和最好的橡膠之間。
盡管威航的外觀同內(nèi)飾一樣充滿了高檔質(zhì)感和完美的細節(jié),但是顯然停在它后面的那輛Huayra長得更加吸引眼球。雖然人們對威航那冰冷而機械的外觀嗤之以鼻,而對帕加尼那夸張的排氣管以及如同昆蟲觸角般的后視鏡卻趨之若鶩,但是當你站在布加迪前,就會發(fā)現(xiàn)它如同其他超級跑車一樣,具有令人著迷的神秘的魔力。
正當我對這倆車品頭論足之際,我們的攝影師Dean頗為得意地駕駛著那輛租來的西亞特姍姍來遲。由于這輛威骯下午就要去PaulRichard賽道參加一個客戶展示項目,所以我們需要一個離賽道相對較近的地方來進行工作。我們選擇了位于熱芒奧的D2公路,從照片中你可以看到,曲折的道路盤旋在伊甸園一樣的山間,對于我們策劃的這場大戰(zhàn)再合適不過。Dean看到這樣的場景立刻有了創(chuàng)作的欲望,指揮著這兩輛車在山間上下跑幾個來回,由于沒有什么急彎,所以我和Harry在接下來的幾個小時中做了不少漂亮的過彎動作。
在3500rpm以內(nèi),這輛威航駕駛起來輕而易舉。在我駕駛的大部分時間內(nèi),眼前的那個功率表顯示有1000多hp尚未發(fā)揮出來,但是這輛威航在山間輾轉(zhuǎn)騰挪時仍然不費吹灰之力,絲毫沒有不安分的跡象。它如同豪華轎車一般舒適,轉(zhuǎn)向反應(yīng)非常直接,并且比我之前駕駛過的威骯Grand Sport更加精準。在3500rpm以內(nèi),它是如此的矜持,以至于當你繼續(xù)向它施壓,那四個渦輪增壓器開始全力工作之后,隨之噴涌而出的力量會突然令你措手不及。當轉(zhuǎn)速低于3000 rpm,變速器處于2擋時將油門踏板踩到底,威骯隨即開始奮力向前,但是顯然這并不是他的全部——后面的那座火山還在刺刺作響。保持住油門,當指針剛過3500 rpm時,沉睡的四個渦輪增壓器隨即蘇醒。當轉(zhuǎn)速升至3750 rpm時,身后那個颶風鼓風機深吸了一口氣,隨著嘭的一聲,眼前的世界開始模糊,腦袋在那1 500Nm扭矩的推動下開始不由自主地晃動,而前胸甚至開始感覺室恩令人感到恐懼的是,這種感覺會持續(xù)不斷地向你襲來,即便升擋之后也絲毫沒有停止的意思。而在這狂風暴雨過去之后,你才有機會緩過神來,而后開始情不自禁地大叫……
在我們選的這條多彎的公路上,并沒有給Vitesse這樣的怪獸留出多少加速的空間。但是這反而令我們對這個家伙的超能力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因為在這條路上它會不斷地進行加速運動。在彎前大力的制動幾乎會令之前的速度清零,到達彎心之后深踩油門,身后的那門加農(nóng)大炮又隨即被點燃。這么強大的加速度令人印象深刻,令人沉溺其中無法自拔。
雖然Vitesse在加速的時候可以絲毫不用顧忌那肥碩的身軀,但是在剎車時它就沒有那么輕松了。駕駛這樣一輛速度怪獸不緊張是不可能的,因為對于我們這些不以駕駛F1賽車為日常工作的人們而言,如何準確地估計這車的速度以及判斷剎車點絕對是另一個層面上的挑戰(zhàn)。當你重重踩下剎車踏板之后,你可以感覺到Vitesse的重心立刻向前輪轉(zhuǎn)移,似乎全部車身重量都重重地壓在輪胎之上,而后開始掙扎著同身后那臺W16發(fā)動機發(fā)出的強大動能作斗爭,在剎車踏板上,你也可以輕微感受到ABS啟動帶來的振動。當然我不是在懷疑這套制動系統(tǒng)的能力,而是它的反應(yīng)有些過激,像是你用力喘到了這個接近兩噸的大家伙的腰眼上。
這輛Pagani會如想像中那么輕盈嗎?
由于這個胖子先要忙著去赴下午的約會,于是我跳入帕加尼的駕駛艙,奇怪的是、帕加尼比威航看起來輕快多了、兩者似乎不行一個數(shù)量級上。相比布加迪那幾乎豎直的坐姿,在帕加尼內(nèi)你感覺自己就如同一個F1車手仰面“躺”在了車內(nèi)。因此,你可以注意到那碩大的玻璃車頂毫不吝嗇將陽光鋪灑到車內(nèi),車內(nèi)各種bling-bling的操作按鍵因此顯得更加光輝燦爛。
轉(zhuǎn)動鑰匙,那雄壯的V12雙渦輪增壓發(fā)動機需要一點時間來喚醒。輕撥右手邊的換擋撥片,變速器得需要幾秒鐘來對你的指令進行反應(yīng),而后似乎很不情愿地掛上了1擋。車輛出發(fā)了,我仍然不得不吐槽一下這個單離合半自動變速器、它的電子控制系統(tǒng)總感覺慢了半拍。但是當它行駛在法國南部這樣的山路上時,透過前方那個寬闊的風擋(而不是側(cè)窗),我看到前面那昆蟲觸角般的后視鏡中,那個胖胖的布加迪正在逐漸的離我遠去……
過彎的時候,你會立刻注意到Huayra那沉重的轉(zhuǎn)向,我甚至懷疑它能不能自動回正。這個削平了底部并且用碳纖維、金屬以及真皮裝飾,如同雕塑一般精致的方向盤在轉(zhuǎn)動的時候,尤其是過比較急的彎角時,就會給人一種在摔跤賽場上的錯覺,這一點真令人始料未及。我的同事在它首發(fā)試駕時也遇到過同樣的問題,但是在我們的年度車評選時,那輛Huayra的方向盤卻令人贊不絕口,這有些令人迷惑。
令人不安的還有它的兩個踏板:它們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空行程,以至于在松開油門踏板進行剎車的時候總會有一點遲疑,讓沒有思想準備的人驚出一身冷汗。當采用左腳剎車的方式來處理時這種情況會得到一些緩解,謝天謝地這車的踏板位置比起威骯來要合理許多(威骯的空間讓給了那寬大的輪拱,導致踏板擁擠地布置在了中央),左腳剎車也沒有什么不適。不過當你繼續(xù)深踩剎車通過死點之后,踏板給你的回饋還是相當令人享受的,那種細膩、漸進的感覺甚至可以令你察覺到剎車卡鉗正在用多大的力量來擠壓剎車盤。
當我們繼續(xù)下行至Gemeno小鎮(zhèn)時,道路逐漸變得伸展開來,此時Huayra仿佛回到了它的故鄉(xiāng),行走起來頗有一種行云流水的暢快。相比威航,它的懸架行程更長,而且更加柔軟,尤其是在彎道中,你會明顯感到道路外側(cè)前方車輪的彈跳。一旦你忽略了方向盤上那可以忽略不計的助力的話,就會發(fā)覺從那里還能夠獲取更多的信息,比如說前方那兩條倍耐力輪胎的受力情況。但是Harry說要摸準這個方向盤的秉性,沒有點技術(shù)底子真的沒法撥云見日。
然而,這車最令我驚奇的是(好吧,我都不相信我將要寫如下的話),它并不會令你感覺非常快。我知道這聽起來有點不可思議,但是當你在一輛882kW威骯身后的時候,就會感同身受。值得稱贊的是它的動力輸出相當?shù)木€性,當然這是相比威航而言。打個比方,如果要將一個房間照亮,huayra就如同高功率的LED燈源,并且通過開關(guān)一點就亮;而威航的……它就像一個超級閃光燈,而在引閃之前需要耐心地等上幾秒,待它充滿電之后突然爆發(fā)的閃光足以令人短暫失明。當Harry從威骯內(nèi)爬出來的時候,同我一樣驚奇于這兩輛車居然會具有如此迥異的性格。
超級慷慨的Pagani車主和不淡定的攝影師……
繁忙的威航趕著去赴約,在這期間我們需要等待4個小時。對于渴望繼續(xù)這段極速天堂之旅的我們來說,這段時間恍若隔世。謝天謝地那輛布加迪重新出現(xiàn)在我們的視野中,車內(nèi)還載著Peter Reid——我們眼前這輛Huayra真正的主人(順便提一句,它也是全英國惟一一輛右舵的Huayra),他專程飛過來看看我們究竟要對他的寶貝做些什么。
在回程,我又回到了威骯的懷抱。有了在Huayra上的經(jīng)歷,令我愈發(fā)感覺到威航的操控是如此的精致而和諧。尤其是這臺雙離合變速器,雖然在低速的時候偶爾有些闖動,但是一旦你脫離了那不緊不慢的節(jié)奏,它就會表現(xiàn)得順滑無比。即便遇到發(fā)卡彎需要降到1擋,它也處理得干凈利落,絲毫沒有拖泥帶水。
我們到達了D2公路的底端,公路被兩旁那五顏六色的野花環(huán)繞著,路面上畫滿了無數(shù)的輪胎印(某些印記畫得并不十分淡定),這場景像極了某個拉力賽的特殊賽段。我稍稍俯下身子,準備好迎接在我肩膀后面那臺巨型鼓風機帶來的狂風驟雨。你一定知道對于威航發(fā)動機的聲音,所有經(jīng)歷過的人都不會給它什么贊美的詞匯。當它把車頂拆卸之后,這聲音一股腦地灌入車廂內(nèi),你可以想像當時我是什么感覺。首先,是8L發(fā)動機發(fā)出的那低沉而空洞的聲音,當渦輪介入后,頭頂那兩個碳纖維進氣口傳來了震耳欲聾的嗚嗚的聲音,如同巨浪拍打在卵石灘上。
當我再次坐到Huayra那封閉的駕駛艙內(nèi),就會發(fā)覺世界清靜了許多。然而當你拉動手剎后方那個開關(guān)(注意,不是門上的那個!),降下車窗,一陣從后方進氣口傳來的尖叫著的風聲瞬間傳來,似乎沒比威航強到哪兒去……這兩輛車都沒有保時捷Carrera GT或者帕加尼Zonda那樣可以令人產(chǎn)生共鳴的聲線,但是這種壓縮空氣帶來的瘋狂而顫抖的聲響同樣有著令人著迷的氣質(zhì)。
我注意到那個大方的車主Peter正同我們攝影師Dean一起在彎道中散步,順便用他自己的相機學習學習攝影技巧,于是有意識地放緩了節(jié)奏,小心翼翼地將Huayra降至2擋,優(yōu)雅地從他們身旁走過。過后我卻再也無法抑制內(nèi)心的火焰,轉(zhuǎn)速伴隨著噪聲突然上升,后輪冒著青煙竄了出去。隨后這輛屬于別人的、里程數(shù)并不高的、價值100萬英鎊(約合1000萬元人民幣)的超級車在彎心漂出了一道優(yōu)美的弧線。謝天謝地這個動作我完成得天衣無縫,隨后手臺中傳來了攝影師的吶喊……
我此時才意識到自己所犯的錯誤,惴惴不安地揚起車門,想像著Peter怒發(fā)沖冠地質(zhì)問我時的樣子……事實上通過我懇切地道歉之后,他只是仁慈地一笑,“別擔心,這些輪胎都不是我的,如果你愿意,這樣玩一天我都沒意見!”然而我卻在擔心那昂貴的碳纖維車身會被路上的碎石折磨成什么樣子,但是看到Peter如此輕松,我那緊張的小心臟也頓時緩解了不少。
誰是這場世紀大戰(zhàn)的贏家?
駕駛帕加尼時間越長,我越發(fā)意識到如果想要挖掘出它全部的潛力,就需要你全神貫注地去蹂躪它的后輪,讓它的車身不安分地擺動——即使在有些不平的直道上。它不需要你像控制自然吸氣發(fā)動機那樣精準地掌握節(jié)氣門的開合度,盡情地踩下油門踏板,被打包的巨大的扭矩在隨時待命,就看你有沒有能力駕馭它們了。盡管它的輪胎可以在眨眼問失去牽引力,但是得益于Huayra那長長的軸距,當后輪瘋狂空轉(zhuǎn)時,它在彎中仍可以優(yōu)雅地保持線路,一旦你適應(yīng)了這種特性,就會感到其樂無窮。
相比較而言,駕駛威航在彎角中會容易許多。它的轉(zhuǎn)向相當精準,并且車身狀態(tài)穩(wěn)定,你根本無需放更多精力在上面。即便感覺你已經(jīng)把它逼近了極限,它仍然保持了相當?shù)难E性,將四輪驅(qū)動的優(yōu)勢發(fā)揮得淋漓盡致。在彎中即使將發(fā)動機那全部的882kW發(fā)揮出來,它仍然不會像在直道上那樣令人抓狂。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兩輛車完全可以根據(jù)它們的驅(qū)動方式來定義它們的性格;帕加尼幾乎在任何時候都游走在輪胎打滑的邊緣,而威航則恰恰相反。在山間那彎彎曲曲的道路上布加迪要比帕加尼快了不少,因為在彎心和出彎時它的優(yōu)勢太明顯了。當Huayra在彎中將車尾無情地甩到外側(cè)(我懷疑即使換做科尼塞克Aera,情況也好不到哪兒去),駕駛員手忙腳亂地調(diào)整油門、反打方向的時候,威航卻勝似閑庭信步地沖入彎心,四條輪胎將發(fā)動機的全部動力都化作了恐怖的抓地力。即使威航的儀表盤上偶爾亮起黃色的ESP警示燈,你也根本察覺不到它的介入。
在直道上我和Harry做了一個不太嚴謹?shù)呛苡袇⒖家饬x的直線加速賽:兩車從2擋滾動發(fā)車,暖胎之后油門到底,帕加尼扭著身子沖了出去,并且并沒有損失多少牽引力——此時你會發(fā)現(xiàn)兩車幾乎在伯仲之間;而當輪胎溫度下來之后,帕加尼的動力就不得不開始跟輪胎的抓地力作斗爭,而后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威航越行越遠。
夕陽西下,我們的攝影師Dean收起了他那最新的尼康單反相機。Harry讓我選擇一輛車開回酒店。此次測試最為關(guān)鍵的問題來了:最終哪輛車是你的心儀之選?長相乖張的Huayra至少在外觀上令人印象深刻。如果給你一條寬闊的道路,如果你有足夠的勇氣去馴服548kW以及那不安分的后輪,它可以優(yōu)雅地畫出一道道弧線;而問題在于它使用了渦輪增壓發(fā)動機,你很難控制好它的動力輸出,尤其是當它碰上了威骯這樣的對手,沒有用盡全力幾乎就沒有獲勝的可能。
人們總是對威航那創(chuàng)世界紀錄的極速津津樂道,而在整個測試過程中,我最高也僅令它的速度表指針指向250km/h而已,但是我認為我沒有錯過它任何精彩的地方。說實話,就算將它的速度控制在兩位數(shù),你仍然可以感受到它帶來的樂趣。事實上,在直道上狂奔僅僅是它眾多本領(lǐng)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在法國D2這樣充滿彎道、落差、碎石,窄到不允許任何失誤的公路上飛馳,毫無顧忌地加速、剎車、過彎,將速度化為無窮無盡的快感,才是它最令對手望塵莫及的地方。
最后,要問我的選擇是帕加尼還是布加迪?答案或許有些出人意料:我每次都會奔向威航的懷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