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玉 陳麗麗
摘 要:小學生在面對突發事件時,具有一定的安全自保意識和能力是保證他們能夠安全渡過危機的關鍵。學校和教師要重視培養小學生的安全自保意識和能力,幫助小學生健康成長。
關鍵詞:小學生;培養;安全意識;自我保護;能力;突發事件
一、培養小學生安全自保意識和能力的重要意義
培養小學生安全自保意識和能力,關系到小學生面對突發事件時,是否能夠有足夠的安全意識和知識,以正確的方式保護自己逃離危險。學校和教師要關注小學生的安全教育問題,實施有效的安全教育,預先做好安全準備,培養小學生安全自保意識和能力,促進小學生的健康成長,避免出現無法挽回的悲劇。
二、培養小學生安全自保意識和能力的措施
學校和教師要對學生實施安全教育,培養小學生安全自保意識和能力,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
1.自然災害下自我保護能力的培養
正所謂,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F實世界中,人類時刻面臨著自然災害的威脅,如果我們不具備一定的安全知識和自保能力,就會處于極大的危險中。而小學生作為弱勢群體,更需要學習關于面對自然災害時如何逃生的理論知識,并且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學校首先要針對小學生的心理特征和學習特點,將復雜的自然災害理論知識以相對簡單的方式教給他們,讓他們了解自然災害的發生原因和特點,讓他們掌握一定的逃生知識和技能。比如說,學校要讓小學生掌握有關地震、防火等安全知識,進行安全演習,訓練小學生在面對地震和火災的時候,選擇正確的逃生路線,有序地撤離危險地帶。
2.社會環境下自我保護能力的培養
相對于自然災害,社會上的危險更加花樣繁多。比如,拐賣兒童、安全事故等。學校和教師要教育小學生警惕陌生人,提高辨別是非的能力,遇到有危險或者不確定的事件及時向家長或者教師反映,尋求幫助。另外,要求小學生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預防病菌的侵襲。具體來講,小學生在校外游玩的時候,最好要有家長陪伴,不要輕信陌生人的言語,離開自己熟悉的地方。面對誘惑和威脅的時候,要及時向家長或者教師反映。比如,小學生在校外遇到被人勒索錢財的時候,要以保護自己為前提,先作出妥協,不能一味抵抗。事后要及時向師長報告并尋求幫助。
學校和教師對小學生實施必要的安全教育,培養小學生安全自保意識和能力對于保證他們健康、安全成長有重要意義。校方要從自然災害和社會環境兩個主要方面對小學生進行安全知識和安全措施的教育,增強小學生安全自保意識,從而提高他們的自我保護能力。
(作者單位 江西省贛州市尋烏縣實驗小學)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