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賢琴
摘 要:隨著我國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教學方法的不斷完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也得到了明顯的提高。數學作為一門比較抽象的學科,教師在教學時應該要從學生的學習出發,制定出有利于教學的教學方案。通過對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教學方法的研究,從學生的心理出發,降低學生學習數學的難度,保證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心理;積極性
小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教師需要研究學生的心理,并掌握相應的教學技巧,這樣才能夠更好地保證學生的學習質量,讓學生更多地認識數學,學習數學。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由于受到我國長期傳統教學方法的影響,許多教師在教學時還是采用滿堂灌的教學方法,使許多學生無法掌握相應的數學知識,增加了學生學習的難度,不利于學生今后的發展。除此之外,長期在這樣的教學方式下學習,會直接影響到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因此,教師需要改變自身的教學方式,為學生創建更加寬松的教學環境,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一、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效率的重要性
小學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找到科學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能夠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眾所周知,數學知識相對比較抽象,如果教師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就會影響到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小學數學課堂質量,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學習數學,還可以減輕教師的教學壓力。小學生性格活潑,教師教學時應該掌握學生的心理,充分利用好教學用具,積極引導學生進行探索,進而能夠大幅度地提升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當前應試教學中,許多教師只是為了考試和成績來教學,沒有顧及學生的學習需求,在這樣的教學中,教師就不能夠充分發揮自身的教學優勢,沒有結合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最終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質量。
二、提升小學數學教學效率的措施
1.利用教學工具
教師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時可以利用教學工具來進行,降低學生學習難度,讓學生產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小學生一般富有較強的好奇心理和求知欲望,教師在教學時可以充分利用學生的特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造力,讓他們能夠參與到數學知識的探索中。在以往的數學教學中,教師都是采用理論式的教學方式,但是單純的理論不能夠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這樣就會增加他們的學習難度。教師通過利用教學工具,可以有效地減少該類問題的發生。比如,教師在讓學生學習阿拉伯數字時,就可以充分利用教學工具,讓學生對其有比較深刻的認識。教師在講解“6”這個數字時,可以在黑板上擺放6根教學小棒,讓學生對6這個數字有相應的概念認識和所代表的數額,然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指出一些在實際生活中與“6”相近或者相似的物體,增加學生對該數字的認識。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用小木棒擺放出正六邊形、籬笆以及小房子等形狀,同時還可以趁此機會來啟發學生進行相應的思考,找到學習數學的興趣,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奠定基礎。
又如,教師在對學生講解西師版小學數學教材中有關四則運算的知識時,教師可以利用蘋果、梨等水果教學用具來進行。教師首先可以將相應的蘋果擺放在講臺上,然后再在黑板上寫下四則運算,學生通過講臺上蘋果數量的增減來學習四則運算,加深他們對四則運算的印象。學生在這樣的教學中可以降低他們對數學的理解難度,提升學生參與數學知識學習的興趣。
2.創建良好的教學情境
小學教師在進行數學知識的講解時,可以在數學課堂上為學生創建良好的教學情境,讓學生找到更加科學的學習方法。學生作為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最終達到小學教學的目標。比如,教師可以為學生營造比較寬松的學習氛圍,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提升學生學習效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創設一些與教學內容相符的教學環境,保證學生學習質量的同時還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建良好的教學環境,教師還可從實際生活出發,讓學生在生活中去發現數學知識,掌握數學知識,降低他們對數學的恐懼感。比如,教師在講解“可能性”這一知識時,就可以采用游戲導入的方式來進行,讓學生用“石頭剪刀布”的游戲方式來進行,為學生營造一個比較歡樂的學習氛圍。學生在聽到這樣的游戲時會感到新穎,產生一種躍躍欲試的感覺,為他們該知識的學習創造良好的環境。然后教師可以再問學生一些問題:“如果你覺得再玩一次,你會輸還是會贏?”回答的結果無非是兩個,可能會贏或者可能會輸。而教師可以在這樣的游戲中引出相應的課題,讓學生產生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愛好。除此之外,教師在這樣的教學中還能夠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與學生建立良好的關系,降低學生學習數學的恐懼感,在遇到問題時能夠及時與教師進行溝通,
促進學生學習質量的提升。
3.提升學生自主探究能力
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需要教師不斷提升學生自身的自主探究能力,提倡學生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讓更多的學生能夠了解自身學習中的不足,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因此,在今后的教學中,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大膽創新,敢于探索和發現數學中的奧秘,將自主探究活動作為教學的重點與關鍵,促進我國小學教學水平的提升。小學教學作為我國重要的教學階段,教師還要積極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發現問題時要及時解決,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提升學生的創造能力。比如,教師在講解有關三角形知識時,可以先設置一些問題:“大家可以量一量每個三角形的內角,然后大家再逐漸尋找這些內角之間的關系”“我們生活中有與三角形相似的事物嗎?”等這些問題,通過問題的逐漸引導,學生可以找到相應的答案,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探索能力,讓他們能夠掌握相應數學知識,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
提升學生自主探究能力,就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
學生參與到數學的學習中去。除此之外,教師還要提高學生的動手參與能力,調動學生的好奇心,讓他們逐漸去發現數學中的奧妙,促進我國小學教學水平的提升。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我國教學還存在比較多的問題,許多教師沒有認識到探究的重要性,最終會降低學生學習探究的積極性。教師只有改變自身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能夠認識到數學知識的重要性,找到科學的學習方式,提升他們學習的積極性,為他們今后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4.注重自身的教學反思
教師在進行教學時需要注重對自身教學方式的反思,這樣才能夠保證學生的學習質量,減少教學中的問題。教學作為一種明確的認知活動,它的質量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因此,在今后的教學中,教師應該及時調整自身的教學方式,在發現問題時可以與學生以及其他教師交流,從中找到科學的教學方式,降低學生學習數學的難度,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學習方法。除此之外,
教師還要調控好自身的教學狀態,在課程講解前做好充分的準
備,在課后也要認真總結,理順教學思路,積極引導小學生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
綜上所述,小學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時應該制訂科學的教學方案,這樣才能夠保證教學的質量,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更多的學生能夠發現數學的奧妙,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同時教師還要積極為學生創建良好的學習環境,讓學生掌握更好地學習方法,
提升他們對數學的認識,為他們今后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促進我國教學水平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劉秀蘭.運用多媒體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J].河南教育:基教版,2013(04):6-7.
[2]黎頌紅.淺談如何提高小學數學高效課堂[J].課程教育研究,2013(06):89-90.
[3]魏如根.淺談如何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J].讀寫算:教育導刊,2013(07):35-36.
(作者單位 重慶市合川區臨渡完全小學)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