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梅
摘 要:為創建獨有特色的文化校園,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發展與校園文化的創建相結合,現就這一主題展開討論。
關鍵詞:綜合實踐活動;校園文化創建;結合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研發與校園文化的創建相結合,與學校的辦學理念、發展思路和學校精神相融合,創建學校的獨有特色。
我校《走近黃河》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最初的研究實施框架大體分為了這樣幾個方面:孕育華夏文明、黃河的歷史發展、黃河沿岸的主要景點、黃河歷史發展中的典型文化、黃河治污、對課程的思考以及由課程研發而提煉出來的黃河精神和學校精神的融合,以及學校辦學過程中要體現的重要思想——為人民服務。也就是從此開始,我校的校園文化創建與課程研發結合在了一起。
最初墻壁文化說明:
1.墻壁上的黃河文化教育
“華山秀作英雄骨,黃河瀉出縱橫才。”
黃河精神:奔流不息
偉大堅強
胸懷博大
孕育華夏文化
學校精神:終身學習
永不言棄
無私寬廣
桃李芬芳
2.學校門口的教育思想教育
學校大門的右邊是用醒目的大字書寫的學校名字,左邊是與之對稱的學校教育總思想——為人民服務。
3.校園內地面上的十種教育思想和倡導的學生學習方式
校園內地面上的十幅組圖配了十個詞語二十個大字,它們是開放、特色、安全、健康、讀書、禮儀、實踐、思考、創新和和諧。這十種教育思想都隸屬于“為人民服務”這一總的思想。
校園文化的創建會隨著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發展而不斷走向深入。我校現在最新的校園文化內容是根據綜合課程發展的最新框架主體板塊設計的。
一進學校大門是“我愛身邊美麗的黃河”“濱州城市建設研究”
“我愛美麗的家鄉”,這是對學生進行愛家鄉教育;“濱州區域農業研究”“濱州區域工業發展研究”,是和學生一起了解濱州經濟的發展;“黃河上游代表性子課題——地形地貌研究”“黃河中游代表性子課題——水土保持專題研究”“黃河下游濱州段外代表性子課題研究——黃河三角洲開發研究”,是引導學生走出家鄉,放眼全國和世界。校園外墻壁上的課程框架統領整個校內文化,校園的西部是最初課程框架的再版,是現在課程框架構建的理論部分;校園的東部是課程框架的第二和第三部分,完整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框架中的重點內容都和校園文化的創建結合在了一起。校園外墻壁上保存了我們的學校精神,進而我們又從課程研發中提煉出了我們的辦學宗旨、教師成長目標和學生學習目標。事實上,我們現在的校園文化創建是分了三個層次的,一是課程框架統領下的子課題校園文化,它構成了我們整個校園文化的基礎;二是在此基礎上我們提煉出來的辦學宗旨、教師成長目標和學生學習目標;三是將二者歸結到我們的學校精神和總的辦學思想上。我們的校園文化創建和我們的課程研發有機地結合起來。
課程的研發與校園文化的創建結合在一起是我們學校的特色。黃河有著豐厚的文化底蘊,是對學生進行愛祖國、愛家鄉以及愛人民教育的良好素材;對黃河文化的探尋和追隨之路,是學生能力提速的過程之路。我校綜合課程發展與校園文化創建相結合是我們的特色之路,其他學校則要根據本校的綜合課程內容和學校總體發展思路而定。
(作者單位 山東省濱州市濱城區市中中心小學)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