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林
摘 要:職中的數學教師都感到數學不好教,主要是因為職中學生的數學基礎太差,大部分對學習數學沒有興趣。本文從自己的教學實踐出發和結合他人的教學經驗,就如何提高職中數學課教學質量,提出了一些具體的做法,如提信心、激興趣,降難度,講學法,強習慣,強合作等。
關鍵詞:信心;興趣;降難度;學法;合作精神;提高
中圖分類號:G718.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3-010-02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職業教育越來越重視。然而,作為職中的數學教師,卻感到職中的數學越來越難教。尤其是農村職中,學生感到學習數學非常困難,數學老師也感到教書很吃力。他們在初中的學習中,數學就是弱科,甚至很大一部分學生不想學數學,對數學毫無興趣,這是數學老師感到難教的原因。比如,在我今年教的11春三個班153名學生的中,想學數學的只有一人,而不想學數學的就占近六成。如何讓學生學到盡可能多的數學知識,是每個數學教師都在努力解決的問題,下面談談我的看法,與大家共勉。
一、擺正心態
絕大部分職中學生的數學基礎很差,尤其是農村職中的學生,普遍感到數學是最難學、也是最不想學的課程之一。個別學生甚至還有抵觸情緒,不認真聽課、不想做作業和練習的大有人在。就更不用說預習、復習了。但是,作為一名職中的數學教師,一定要正確對待這些情況。
第一、要有信心。要相信學生內心深處是蘊藏著學好數學潛能的,只是由于在小學、初中的應試教育中受到了傷害,從而對數學失去了興趣,也要相信自己有能力把他們改變過來,決不能因此而看不起他們,排斥、放棄他們,如果我們老師都放棄他們了,那他們就很有可能放棄數學,甚至成為社會的累贅了。我們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哪怕有一點點的進步,都給予表揚和鼓勵,讓他們感到成功的喜悅,激發他們的成就感,提高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
第二、要有足夠的寬容心。很多學生對我們認為很簡單的問題,學習都非常吃力,要出錯,甚至與你對著干,老師要以寬容心態去對待他們,不能火往上涌、錘胸頓足、大動肝火,給學生臉色看,要想到做與不做好多了,至少你已找到了問題在哪里了。
第三、要有足夠的耐心。學生對數學的厭倦和抵觸、丟三拉四等壞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不要期望他們一朝一夕就能改變得了的。要相信他們會一點點進步、期待他們會一天天好起來的,只要我們正確地引導,有一點進步就多表揚、多鼓勵,這樣一點一滴地積累,給他們信心和力量,量變最終就能引起質變的。
二、營造氣氛,激發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是每一個數學教師,尤其是職中的數學教師首先要重視和解決的問題。
第一、在初入職中時,選一些數學與生活相關的簡單的數學故事或題型,讓學生學習、了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我校的校本教材第一章就舉了很多有趣的例子,如《西游記》里的倒數詩等,學生就非常有興趣。而我在教學時又加入了網上的一些趣味數學題,學生的積極性很高,趣味題如:有3個人去投宿,一晚上30元,三人每人掏了10元,湊夠30元交給了老板。后來老板說今晚優惠只收了25元就夠了,便拿出5元令服務生退還給他們。服務生偷偷藏起了2元,把剩下的3元分給了三個顧客,每人1元。這樣,一開始每人換了10元,現在又退回1元,每人只花了9元,三個人共同出27元,再加上服務生藏起的2元,一共是29元。請問還有一元錢哪里去了?學生們很來勁,參與積極性非常高。大大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以后的教學中,每一個月都出一兩個這樣的趣味數學題給學生,這樣有利于消除學生對學習數學的畏懼心理,為學習職中數學打下一個良好的心理基礎。
第二、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營造一個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盡量避免學生睡覺等或做與數學課堂學習無關的事。這就要求我們對每一堂課的課前導入都要做精心的設計,既要符合學生的實際,又要有趣,才能達到吸引學生注意力的目的。
第三、數學老師要盡量親近學生,和學生交朋友,要善于利用師生之間的情感溝通,而達到教學相長,消除學生對數學老師的畏懼心理,充分發揮教師的人格魅力吸引學生,讓學生因為喜歡老師而喜歡數學,達到提高數學教學質量的目的。
三、降低難度,降低要求,因材施教
在普高,數學是一門主科,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這是眾所周知的,大部份學生的數學基礎較好,學生學習興趣濃厚,不得不學。但是,在職中,數學應卻只是一門工具課,是為專業課服務的,學生的基礎差,對學習數學沒有興趣,報無所謂態度。我們每一個職中的數學教師都應該清楚這一現實。因此,適當降低難度和要求是理所當然的,有的內容甚至可以舍去。
第一、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所教內容要盡量符合學生的實際和社會需求的實際情況,盡可能地從簡單的內容入手,淡化知識體系的完整性和邏輯結構的嚴密性,擴大數學知識面,加強數學思想方法的學習和應用,有意識地增加數學建模與計算技術的內容,側重應用能力的培養 。
第二、根據不同專業對數學知識的實際需求,大膽舍教學內容,避免因難度過大而造成學生厭學情緒的擴大化,以便集中精力,加強對有用知識的學習。加強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教學。比如,對會計專業,就可以減少甚至刪去“立體幾何”的知識,多學“集合”、“函數”、“統計”的內容,而對機電、建筑等專業,則應加強“平面幾何”、“立體幾何”等知識的學習,真正做到教學生所學,有用才學,減輕學生學業負擔。
第三,做好分層教學,分層要求
職中數學差,一個班的學生差異也相當大,要解決這一矛盾,不能在教學中對學生統一要求,搞“一刀切”。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分層教學,力求做到因材施教,讓基礎好的學生吃飽,讓基礎差的學生力所能及。消除他們對數學的畏懼感,讓他們親近數學,做到以人為本。
第四、改變對學生甚至對教師的評價方法,不能單純以成績高低來評價學生,評價老師,應加以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參與程度和學習積極性、學習態度等因素。只要學生參與了,就應給予肯定和認可。增加平時成績的考核權重。
四、講學法,強合作
書到用時方恨少,有用能夠激發學習動機。有實踐表明,在必須用某個知識才能解決某實際問題時,去學習該知識,學生就能比較輕松地學會它。在平時的教學中,加強數學學習的方法的教學也是必不可少的,學生學會了怎樣學習,他這一生就能獲得無窮無盡的數學知識。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教會學生如何獲取數學知識是非常重要的。從新的就業市場來看,越來越多的崗位對技能的需求都在由單一型向復合型轉化,很多的工作它需要很多人的通力合作,這就對勞動者的合作意識與合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符合這一需求,數學課的教學中必須加強對學生的合作意識與合作能力的培養。
參考資料:
[1] 朱昌陽:《就業導向與職高數學教學》.
[2] 劉長潤:《職高數學教學經驗七則》.
[3] 王李軍:專業課教師分層教學能力粗略分析《丁》職教論壇2003(8).
[4] 張奠宇:宋乃慶.數學教學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