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樹成
摘 要:如何提高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在中學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占主體地位,并從中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是中學語文教學追求的目標,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不過,如何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是一門教學藝術。尊重學生的主觀感受和個性思維,用多媒體讓學生全方位感知學習內容,采用多樣的活動形式讓學生動起來等都是激發和調動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中學語文;興趣;多媒體活動;綜合素質
語文,是人文社會科學的一門重要學科,是人們相互交流思想的漢文及漢語工具。它既是語言文字規范的實用工具,又是文化藝術,同時也是用來積累和開拓精神財富的一門學問。如此重要的一門學科,我們理應讓學生學好。但很少有人喜歡語文,語文課堂和學習過程枯燥無味。如何扭轉中學生語文學習的態度,如何提高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成了語文教師專注于研究的問題。當然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是一門藝術。在近幾年的教學摸索中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做了些嘗試,來激發學生對語文的
興趣:
一、尊重學生的主觀感受和個性思維
人具有個體差異性。盡管很多時候,學生對同一篇課文、同一個人物形象有共同或者很接近的理解,但學生的主觀感受不一
樣,甚至相悖。在這個時候學生的主體性得到了較好的體現,教師不應武斷地下結論,而應對學生的個性思維給予肯定,再適當引導。只有這樣學生在語文課上才敢表達自己的見解,從而做語文學習的主人,并讓語文課堂真正地“活”起來。我有意引導學生肯定“老信客”一生的貢獻,可是有個學生非常不以為然。他認為人就應該講誠信,哪怕一次,甚至一點點違背了這個原則,就不值得人們信賴了!雖然這個答案不是我想要的,可是他那義正詞嚴的樣子,太讓我喜出望外了!這不是歪曲理解,而是極為合理的個性
理解!
二、用多媒體讓學生全方位感知學習內容
多媒體進課堂,已是當前教學活動一項很重要的形式。它以有趣的音樂、圖像、顏色、畫面、動作,強有力地吸引著學生。結合課文內容,把幻燈片、錄像片、教學光盤等教學資料穿插到教學活動中來,會使學生興趣盎然。教學需要我們要盡可能地利用多媒體設備創設出濃郁的情境,使學生不由自主地調動多種感官,全方位地感知課文內容,積極主動地進行相應的課堂活動,在活動中激發學習興趣和提高效率,以達到完成教學目標的目的。
三、采用多種活動形式讓學生動起來
語文教學的形式可以多種多樣,辯論賽、演講比賽、詩歌朗誦、課本劇等多種形式的運用,既可以豐富課堂內容,又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心理學研究表明,競賽能刺激學生的自尊心和好勝心。好勝心強,不甘落后是青少年共同的心理特征,我認為恰恰可以利用青少年這一心理特征,使之成為激發學生語文興趣的重要因素。如,《奇妙的克隆》中關于克隆的利弊問題引發了人們的不同看法,就“克隆是福是禍”的話題,我組織學生進行了一場辯論賽。經過正反方和主持人的精心準備,這場辯論賽開展得相當成功,學生的思維敏捷、語言組織能力和心理素質都得到了很好的鍛煉,連平時成績不太好的學生也不放過任何反駁對方的機會,在辯論中學生對克隆的利弊問題也有了更理性的思考和更深
刻的認識。直到下課,學生都意猶未盡地說:“老師,這樣的活動
真好!”
四、廣泛閱讀,讓學生“好讀書”
很多學生在上大學之前一本課外書籍都沒有閱讀過,走進大學的圖書館借閱的第一本書籍很有可能就是他人生的第一本課外書。的確是這樣,我在上大學以前就沒有看過幾本課外書籍,大學時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我,總是在文學鑒賞和閱歷方面,自愧不如別的同學。學生非常感興趣,有很強的求知欲和閱讀欲。每周安排一節閱讀課,一個學期下來,你會發現學生讀書的時候越來越專注,還愛把好書藏起來自己一個人獨享,看到他們自私的同時也讓我看到了他們閱讀的興趣。
五、精批精講作文,比賽誰的作文被老師當作范文來念
兩個班的語文教學工作對我來說,無疑有些累,特別是作文的批改,讓我很頭疼。可是我從不敷衍任何學生的任何一篇作文。第一次寫作文的時候,學生怨聲載道,不愿寫。第一次作文發到他們手上的時候,他們都睜大眼睛笑著看評語,因為我的評語讓他們驚嘆:“老師改得好認真啊!”更重要的是我的精批和肯定、鼓勵讓他們感覺到了自己寫作的價值。我把寫得好的作文拿出來作為范文,并讓本人或本人推薦一個人來朗誦自己的文章,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都很高興,作文被朗誦的學生高興是因為優越感,其他的學生則有的是單純地聽并享受好作品,有的是體會站在講臺上讀的快樂。每每作文還沒有改出來時,學生就來問:“老師,什么時候再講作文啊?”“老師,我的作文這次能不能拿出來念?”能讓他們如此焦急地等待作文課的到來不正是他們寫作興趣的體現嗎?正所謂“我學習,我快樂”!看到學生語文學習的熱情,我喜上心頭。興趣真的是最好的老師!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