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蕊
摘 要:遷移作用影響著英語教學。教師要使遷移規律產生最大的正效應,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果。試從教學體驗出發,談一談初中英語教學中如何科學地運用遷移規律。
關鍵詞:遷移;英語教學;舊知
遷移有正負之分。在英語教學中,科學運用遷移規律,對促進學生語言學習中的認識和記憶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在英語教學中充分利用正遷移
就英語學習而言,母語對英語、舊知對新知所起的促進作用,就叫正遷移。教師應盡量促成正遷移的形成。
1.新舊知識的結合與學習活動的準備狀態
一個人對知識的遷移效果與他已有的知識水平、認知結構、非認知因素等密切聯系。教師必須弄清學習者已有的情況,然后調整性地加入新知識、新經驗。例如,七年級學生學習英語,可以借助漢語拼音練習英語發音。
2.找出英、漢兩種語言的共同因素
大量的國外研究表明,完全排斥母語來學習外語的方法是不可取的。在初中英語教學中,要讓學生仔細觀察、認真分析對比,發現英語與母語的共同之處,使漢語正遷移成為可能。
二、在英語教學中避免負遷移的產生
母語對英語、舊知對新知所起的干擾或阻礙作用就叫負遷移。它會妨礙學生對英語知識技能的學習和掌握。
1.負遷移的產生和表現
①舊知干擾
新舊知識相關聯部分的可分辨性是影響遷移的主要因素。當新舊知識相關聯部分在內容和組織上雖相似卻不相同時,往往原有知識傾向于先入為主。例如,學生學習過go to school,go to bed,就很容易說go to home。
②語間遷移
學習者將母語中的規則、結構套用在目標語上,這種心理過程就叫語間遷移。例如,一些副詞在中英文句子中位置的放置不同,就會造成負遷移,很多學生會說I very like playing football.Lucy yesterday went to the park.
2.積極引導,避免負遷移的產生
①低年級的學生受英語負遷移的影響相對小,所以教學中教師要多創造有趣的情境,借助多種手段來呈現新知,用靈活多樣的練習來操練新知,從而使學生對其產生深刻的印象
②高年級學生的英語知識已不斷增長,教師應注意新知呈現的新穎性,舊知復習的高頻性,讓學生比較、分析,找出聯系與區別。同時教師應積極發現有可能產生負遷移的地方和時機,做好事前的啟發誘導工作
我們從不同角度分析遷移產生的原因,探究遷移發生的規律,目的是要拓寬對遷移的認識,從而科學地組織課堂教學,提高教學的實際效果。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