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靜
摘 要 情景化教學對于當今教育的不斷改革有極強的適應性,對教學質量的提高有促進意義,本文從情景化教學的意義以及必要性,結合現下小學數學教學的具體現狀,進行情景化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進行分析,以尋求情景化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最佳的切合點。
關鍵詞 情景化教學;小學數學;應用
隨著新課改的提出,在學生群體差異較大的小學生中,傳統的課堂教學已不能滿足素質教育的要求,傳統課堂的老師唱主角的教學形式已經不能適應多樣化的教學需求了,且面對小學生這個性格活潑、對事物好奇心強烈的特征,對于數學這種對邏輯能力和思維能力要求較高的學科,“一竿子教學”和“填鴨式教學都已經”不能很好地適應。情景化教學就是在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中融入生活,對課程內容進行情景化,讓學生能在容易熟悉的情境中進行有效的學習。
一、情景化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意義以及必要性
情景化教學是在將課程教學內容加入生活中的元素,使原來抽象難懂的內容以情景的方式出現,讓學生不陌生,愿意去接受。在這樣的教學方式中,學生不再是過去那種只能生硬地接受老師的教學,而是可以在情境中學習,在情境中理解,這對于小學生這個接受能力有限的群體來說是非常有益的。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學生主要就是一味地聽老師講,就算是自己原來一點不了解的,提前也不能有所告知,最終就只能全盤式接收,具體自己能吸收多少,學生也不得而知。但是情景化教學的實施,可以讓學生在自己熟悉的場景中進行知識的學習,首先理解起來就會比較容易,再就是可以有效激起學生的興趣,情景化教學可以很容易在學生的腦海中構成場景,學生也會身臨其境去體會,激起高昂的學習熱情,這對于學生的學習是非常有利,有長遠意義的。
在傳統教學中,老師只是一味講,而學生就是全盤式接受,最終學生的掌握情況只是表面地從考試中體現,這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不能有效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的。學生學習知識最終是要運用,傳統的課堂教學是先學后用,但是情景化教學是在運用場景中學習,然后再進行相應的場景運用,這就給了學生更深層次地理解。尤其是對于小學生,他們就算學了也不一定知道該用在哪兒,但是情景化教學就呈現給了他們一定程度上的運用場景,這樣能夠從根本上實現知識的傳遞的過程,在我們未來的不斷進步的教育改革中是必要的。
二、情景化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分析
1.情景的準備,構建最佳情景
情景化教學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老師的備課準備,老師對情景構建的準備,直接影響到了學生能夠接受,能否理解,也就是課程最終的教學質量。老師對情景的準備在形式上可以是多樣化的,可以讓學生進行表演,直接參與其中,也可以借助多媒體等現代信息技術,通過視頻或是動畫的形式給學生進行場景的呈現,或是讓學生自己進行場景的尋找,自己對于場景的提出。
譬如,在進行圖形的課程講授時,情景化教學的實施就有以下幾種:一是老師通過現代信息技術,制作很多圖形,用動畫進行播放呈現,同時老師再構建幾個問題,讓學生在觀看的同時思維可以進行同步地思考,最終通過自己找到問題的答案,實現有效教學的目的;二是老師可以通過自己進行實物的制作,制作很多的圖形,在課堂教學中進行呈現,讓學生對事物進行認知,最后回歸到課程的教學內容中;三是在課程教學之前給學生布置相關的情景構建作業,讓學生自己主動去進行課程相關內容的尋找,尋找生活中用到了圖形的地方,自己熟悉的環境中有哪些圖形,用得最多最少的是什么樣的圖形等等。總之,情景的準備是整個情景化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老師需要精心準備,也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讓學生自己親身去體驗情景的構建,這對于學生的理解以及掌握都是有積極的促進意義的。
2.情景的出現,實現課堂情景
精心的情景準備需要進行最佳的情景呈現,這個方式的進行就需要老師進行把握,老師在課堂教學中的情景引入要逐步進行,要分層進行,不能“一步到位”,也不能“傾注式”教學,否則會對學生造成接受上的困難,甚至有礙學生的吸收。譬如,同樣的是圖形課程的教學,老師不能一步到位就讓學生進行復雜圖形的認知,這樣學生會覺得是天方夜譚,聽課就跟聽天書是一樣的,在構建好的情景實施過程中,需要從易到難,從繁到簡,一步步地給學生呈現,讓學生在思想上形成層次性地接受。
例如,在學習能被3整除的數的特征的時候,我采取的方式是游戲教學法,為學生創設這樣的情境:一上課,我就對同學說:“同學們,今天我們做一個有趣的游戲,看看大家能不能考倒老師,你們隨便說出一個數,老師不用計算立即說出它能不能被3整除,可以找一個同學用電子計算機驗證。”游戲開始了,同學們個個摩拳擦掌,爭先恐后,都想考到老師,有的說158,有的說12568,有的說3625847等等,我卻對他們出的每一個數字都對答如流。同學們很震驚,為什么老師這么厲害呢,他們都急于想知道我的秘密,我趁此機會又說:“大家是不是很想知道老師為什么這樣厲害?那么,這節課我老帶領大家一起學習,你們也會掌握這個絕招的。”于是同學們學習的興趣更加濃厚,帶著疑問進入了新知的探求過程。
3.情景的回顧,學生自建情景
情景化教學的最終目的也是為了讓學生能夠自主地進行學習,因此情景化的構建和實施完畢后還需要對情景進行回顧,學生的自我回顧。情景的回顧可以有效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讓學生對知識的具體運用有更深刻的理解與熟悉,這可以利于學生未來自己進行情景的自建,這是一種真正意義上實現教學的目的的方法。
參考文獻:
[1]張曉.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踐行情景創建教學策略[J].成功(教育版),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