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瑋
摘 要:初中美術是以對學生藝術能力的綜合培養,也是為未來的美術繪畫人才進行培養儲備為目的的學科。對于初中生來說,美術中所蘊含的各種文化精髓也是其不斷探索、學習的重要內容,對拓展學生的課外知識、提升綜合素質有著重要作用。
關鍵詞:初中美術;現狀;課堂;特色
初中美術教學作為一門綜合性的基礎學科在初中階段的學習中有其特定的地位和教學意義,其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藝術素養,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這對學生的終身發展都有著重要的影響。隨著新課標的出臺,對美術課堂教學也隨即提出了新的要求,學生個體主動性的發揮以及創造能力的提高無疑成為主要的課堂教學目標。同時對增強美術課堂的活力,提高美術教學的效率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現實中我們也看到,很多美術課堂卻存在課堂僵硬老化、功利化等問題,而這便有待于教育者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模式來適應新的美術教學課堂環境,從而打造出一個高效的美術課堂。
一、初中美術教學的現狀
1.師資力量的匱乏
眾所周知,初中美術在人們的心里形成了屬于初中教學中的副科的固有思維,美術處于一種“食之無味,棄之不能”的尷尬境地,這種局面至今存在。在很多教師、學生甚至家長的眼里,繪畫是“不務正業”,完全無法和數理化等重要學科相比,這也就決定了初中美術存在普及不足以及課時安排不科學的情況。同時,這種大眾思想也直接導致美術專業師資力量的匱乏。由于目前的美術專業教師存在不足,也就導致其教學工作難以開展。教師專業性的缺乏便使得教師無法針對專業問題給予學生更多的美術專業知識。久而久之,學生便會對美術課堂產生厭倦之感,失去學習的興趣。
2.美術知識的貧乏
在當下的初中美術教育中,美術教師通常把美術課堂當成一種既定完成的任務來對待,課堂敷衍,課堂內容枯燥無味。或者教師太過功利,對學生要求過高,把其當作美術專業的學生來對待,把每個學生按照要成為專職畫家的目標來培養。然而這些教師忽視了對基礎知識的攝入,殊不知基礎知識的真正掌握才能讓學生在美術領域有更多發展。初中美術教育更應當將學生的思維創新能力作為重點提升的方面來對待,而不是單調地進行簡單的知識傳授,把美術課堂當作是簡單的課堂技能訓練,這不僅會喪失學生對美術課堂的興趣,同時對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的鍛煉也會產生阻礙。
3.忽視學生的獨特性
學生是教學的主體,但是他們的特質各有不同,美術基礎也各有差異,對美術課的態度也就相應有所不同。雖然一個時期下學生會具備相似的特質,但在具體的方面卻存在巨大差異,包括氣質、知識、性格和智力發展水平上都存在個體差異。然而通常情況下,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美術教師容易忽略這些差異,對學生采取“一刀切”的傳統方式,長此以往,學生的優勢得不到充分發揮,對學生的個人素質的發展有所影響。
二、如何突出美術課堂特色
初中美術課堂是初中學科中必不可少的內容,肩負著培養學生藝術素養的重要課程之一。美術滲透出的藝術美要求初中美術課堂教學必須具有多樣性、綜合性和開放性。要發揮初中美術教學特色,教師應主要做到以下幾點。
1.發揮美術教師的主導作用,積極創新教學方法
對于初中生來說,主動學習的能力需要隨時培養,美術課堂同樣如此。想要讓初中美術課堂高效進行,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充分發揮美術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主導作用。可以說,美術教師的主導作用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基礎條件,將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相結合才能真正傳達美術課堂的精髓。而為了讓美術課堂真正發揮其自身的優勢,就需要美術教師打破傳統教學觀念的束縛,積極地創新教學方法,不斷地學習先進的教學經驗,更好地指導學生學習美術知識、技能、審美等。
在教學上不斷創新也是初中美術教師必須要加強的一項內容。伴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以及當下學生的身心的變化和發展,我們的初中美術教學也要跟隨外界環境的改變而不斷適應新的環境,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美術素養。當然,要不斷創新教學,還需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生理特點以及具體環境情況,隨時做好課堂教學方案的設計,不斷嘗試新的教學方式,盡可能地運用各種多媒體設備,豐富美術課堂。
2.營造良好的藝術課堂氛圍
初中美術教師要盡可能地創造良好的環境,供學生盡情享受藝術帶來的無盡美的享受。例如,可以針對美術課程的安排,設置一些相關的美術話題、教室背景等等。同時,由于美術課程與自然科學、人文科學都存在密切的聯系,此時,教師就可以利用美術課程的綜合性將相關的知識進行延伸和講解,拓展學生知識、提升學生綜合能力的同時,也不失為一個激發學生興趣的好方法。例如,在介紹美術作品的時候,可以適當地聯系作者的生平事跡、創作背景等進行講解;在介紹某個建筑物的時候,就可以對相關的時代背景進行介紹。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更為全面地了解美術與歷史、社會、生活等方面的知識,同時還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初中生還處在對外界充滿好奇的階段,美術教師可以很好地利用好這一時期學生的心理特質,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正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首先,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在課堂中親身體驗、感受美術帶來的美妙感覺。例如,教師可以選取年畫、風箏、剪紙等民間藝術形式組織各種豐富的比賽互動,讓學生在動手的過程中感受美術的魅力。其次,要利用鼓勵式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掌聲中感受自我學習的價值。在教師的鼓勵下,學生的創新能力可以大大增強。
4.合理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
由于考慮到美術課程中涉及大量的美術作品、相關介紹資料等,所以在傳統美術教學中這些內容只能通過教師口頭敘述,但是在高科技發展的今天的教學中,多媒體的充分運用便可以很好地為美術課堂帶來方便。圖片的展示、聲畫的充分結合可以在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同時,也可以形象生動地展示美術作品。例如,以電影放映的形式詳盡地介紹了《十里蛙聲出山泉》的歷史背景、傳奇故事、專家點評等再鏈接圖片和影片等資料使學生在興致勃勃觀看的同時了解了這件傳世之作的藝術價值及藝術魅力所在。
總之,初中美術教學的目的是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鑒賞能力、藝術創造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因此,初中美術教師肩負著重大責任不斷創新教學方式,不斷更新教學理念,為學生的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做出自己的努力。
參考文獻:
陳艷.面對初中美術教學困境的教改思路[J].文教資料,2010(30).
(作者單位 黑龍江省大慶市富強學校)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