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基文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對初中化學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化學教學是學生化學學習的起點,關系到學生對化學學科的興趣。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生自愿學習的動力,結合教學實驗對化學教學中學生興趣與能力的培養進行了研究,從巧妙設疑、借助實驗、依托歷史三個方面進行了探究,以期更好地提升教學效果。
關鍵詞:初中化學;興趣;能力;研究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當學生對一門學科產生濃厚的興趣,他們才會更自愿、主動地學習與探究。初中化學是初中生的啟蒙教育,使他們初次了解化學,感知化學。為了更好地激發學生對化學的熱愛,結合教學實踐,我認為化學老師應該從課堂的設疑、實驗、化學史進行創新。
一、巧妙設疑,引起學生好奇
初中生對很多事物都很好奇,老師在化學課堂的教學中要巧妙地設疑,使他們更好地關注課堂內容。九年級是初中生第一次接觸化學,他們本身對這門學科就充滿好奇,在課堂中,老師可以對化學實驗現象進行設疑。如,在講二氧化碳的性質時,可以用學生熟悉的例子問學生:為什么進入久未開啟的菜窖前,先做燈火試驗?一般的學生都會自然地回答:是因為里面太黑了,需要做燈火試驗。然后老師就接著問:在白天菜窖里很亮,為什么也做燈火試驗呢?這個實例會使學生產生疑問,使他們產生強烈的探究求知欲望。在初中化學教學中,老師要把握學生的年齡及心理特點,要結合化學教學目標,盡可能地激發學生內心對知識的好奇。只有當學生對化學的現象與實驗產生好奇,他們才會進一步認真聽老師的講解,才能隨著老師進入一個奇妙的化學世界。這種自發的學習會啟迪學生,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也不易使學生感到課程的枯燥,而是充滿魅力的課堂。
二、借助實驗,激發學生探究
在化學教學中做實驗是一個重要的環節,是學生深入了解化學、增強動手能力的重要途徑。在做實驗時老師要本著嚴格要求、嚴格訓練的宗旨,又要能照顧到教學的趣味性。在實驗前,老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行播放一段和實驗相關的視頻,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如,通過視頻展示兩種不同的溶液放在一起顏色就會發生變化,然后讓學生猜猜溶液的名稱,接著帶著學生一起做實驗。然后老師將黑色氧化銅與稀硫酸進行反應,這樣學生就會看到美麗的藍色溶液,神奇的變化必然會引起學生的興趣。在實驗教學前要盡可能地運用情景教學法,使學生進入創設的情景,然后投入到實驗中。在每次的實驗教學中情景教學法也要不斷創新,如有時是音樂,有時是多媒體,有時是故事等,盡可能地先引起學生的好奇心,這樣他們才能更關心實驗。
在進行實驗的時候,要盡可能地給學生分成不同的組,這樣不僅能鞏固教材知識內容,還能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每次實驗都會對學生的心理產生一定的影響,當實驗成功,他們的積極性會更高,自信心會更強;當實驗失敗,學生相對會失落,老師在教學中要注意對學生的評價,要鼓勵學生膽大、心細,克服懼怕心理,對不同的學生進行不同的激勵點評。在化學實驗中,老師可以設計某個實驗,然后讓學生親自動手來完成,在實驗的過程中也是他們學習與成長的過程。老師還可以把課堂的演示部分來讓學生自己嘗試著做,就會進一步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從而培養學生的觀察、思維、實驗和自學能力。
三、依托歷史,培養自主學習
當學生對化學產生了興趣,他們才會自主地進行學習與探究。任何學科都有其發展歷史,也有很多優秀與杰出的人物,在平時的化學教學中我會經常穿插著給學生介紹化學的歷史。如,講居里夫人一生榮獲兩次諾貝爾獎,講中國的四大發明對社會的改變,使學生認識到學好化學的重要性,使他們感受到化學的影響力。我及時對學生進行了化學史教育,講化學的發展和形成,結合書本介紹科學家探索化學奧秘的逸事。在平時的化學教學中,我會通過一些歷史人物為了研究化學所做的努力,如,我國化學家侯德榜在帝國主義對制堿技術和產品的嚴厲壟斷和封鎖下,堅定奉獻化學的決心,克服任何困難,自主研究出了“侯氏制堿法”的原理和技術。通過對化學歷史事件的描述,使其與化學學習的目標緊密結合,更能喚醒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激發他們學習的內在動機,這樣學生才會轉變學習觀念,更積極主動地學習化學。
初中化學是學生首次接觸化學,教學的質量與效果直接關系學生未來對化學學科的熱愛。本文從巧妙設疑、借助實驗、依托歷史三個方面來論述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化學教學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更是藝術的教學,培養學生的興趣與能力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只有每位化學老師真正熱愛學生,注重教學方法的創新,才能使學生真正熱愛化學,培養他們的自主創新能力。
(作者單位 湖北省十堰市竹山縣官渡九年一貫制
學校)
編輯 韓 曉